哲普市場飽和了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前兩天的講座中,有人問我:哲普市場飽和了嗎?
這個問題讓我有點訝異,因為我從沒覺得哲普市場飽和過。事實上,坊間的哲普書越來越多、許多講座或營隊都積極加入哲普元素,而各式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思辨力的養成。最直接有力的證據就是,相較於九年前我剛開始在高中講課,哲普給我帶來的收入成長了許多倍。
但我也依稀記得,在幾年以前,有位參與哲普的大學教授說過,他認為哲普只是一種風潮,可能會漸漸沒落。
因此我對這一問題的基本想法是,特定類型的哲普很可能面臨飽和,尤其在不考慮客群開發與技能增長的情況下。但如果我們把哲普工作看成是一種價值增添,亦即在本有的市場需求(各式演講、稿件或教育課程等)上,既滿足原先的基本需求,又能增添「訓練思辨」的價值,那市場規模顯然正在成長,或說潛在產值其實很高。
更直白地說,如果只懂得教哲學,市場很有限;如果能教的領域很廣,並能引入哲學思維,市場很龐大。譬如同樣是兒童教育,你能教兒童哲學,就能贏別人一截;同樣是教高中寫作,你能教哲學式的寫作,就能贏別人一截。當然大前提是,你提供的有業界基本水準,且能很好地融入哲學元素。
尤其是,雖然無法明確估算,我認為可開發的潛在產值還很高。這裡我把「市場」理解為潛在產值,並區分出決定產值的三大要素:價格高低、客群大小與內容多寡。
簡而言之,如果你提供的東西能收高價格、想聽的人很多、又可以講很多次而,產值自然會超級高。當然現階段而言,要做到三者皆高很困難(有些哲學系的明星教授辦得到),但三要素中只要一到兩個能穩定成長,產值(或說個人收入)就會持續升高。
因應價格、客群與內容這三要素,我提出了拉高產值的三種策略:客製化、擴大行銷與延續方法。哲普工作是一種服務業,那就有服務如何對應到需求的問題,這三種策略其實就是在說,如何更對應到特殊需求、讓更多人知道這項服務,以及讓服務延續更多次。
所謂客製化,就是更滿足不同客群或不同人的特殊需求,以提升單價(或說時薪)。
大部分人應該會覺得,想要提升收費價格,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強服務品質,譬如開發更好的課程或演講內容。這當然是最穩紮穩打的基本功,也是促進業界良性競爭的思路,但卻未必是拉高產值的好方式,尤其在演講、課程與稿件大多已有公定價的情況下,服務品質和價格高低未必成正比。
當然,有人功力深厚,可以爭取到好價格,這我絕不否認。但我現在討論的是整體產值,是希望找到所有業界人士都能受益的方式,而非業界頂尖可以爭取到多好的條件。
總之,我認為更可行、更有彈性的策略,是用新服務模式來爭取重新訂價,而新服務必須對應到更特殊的需求。譬如目前我們的兒童哲學,正在考慮親子共作,就是家長和小孩子一起上思考與討論課,因為有些家長會想和小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創造更多共同記憶或經歷。
或是個人的、小班制的學習指導(也可以說是家教),譬如閱讀或寫作等,因為我見過一些學生很有學習慾望,但卻不太清楚哪些書籍或課程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至於擴大行銷,其實就是宣傳打廣告,或努力提升內容品質,讓更多人知道你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或說滿足地更好。這點應該不用多做解釋,就是提升付費人數,或說培養客戶、加強客戶的信任感,經營網路社群(譬如臉書的粉絲專頁或line群組)就是一種比較長期的手法。
所謂延續方法,就是讓人們盡量能多次重複使用這類服務,不會覺得「那我試過一次就夠了」,以提升收費次數,或說客戶忠誠度(這裡預設了論次收費,將來可能會有其他收費模式也說不定)。
你有很好很棒的東西,大家願意花錢來聽,但如果只能收一次費,那除非你能持續產出同等水準的內容,否則無法長久維持下去。當然,也許有人知識量夠深夠廣,能夠一再產出優質內容,但絕大多數知識型工作者,多少都會碰到自家內容枯竭的問題。
面對這一情況,或者你持續引入新知識(最常見的模式是說書、介紹新書),或者你轉作熱點評論(譬如講財經或政治,因為有源源不絕的新題材),如果要堅持耕耘某一特定領域,勢必得有延續方法。
比較常見的、能夠同時進行的幾種方法:
一是廣泛蒐集各種時事案例,但用相同的架構或模式去解釋說明,譬如我擅長講歧視,那就蒐集各式各樣的歧視案例,但在分析解讀上是類似的。
二是內容模組化,也就是把你能提供的知識內容,切割成半小時到一小時不等的長度,然後在不同課程當中交替運用,那麼每次課程都可能會有部分重複,但也不至於完全相同。
三是強化聽眾之間的互動性,譬如課程內容雖然很類似,但能跟不同人討論或辯論,或是有不同討論、辯論題目,就不會覺得這是只參加一次就好的東西。
而壽命最長的延續方法,或許是加入競爭性質,譬如籃球、足球的規則都是一樣,但由於加入了競爭性質,大家怎麼打、怎麼看都不會膩。這一想法的直接體現,就是開發哲學思辨型的桌上遊戲,而且要有競爭機制。
講了這麼多,來做個小小總結。簡而言之,如果我們承認,上述這些策略的實行和嘗試空間還很大,那哲普工作的潛在產值也就絕對不小,尤其是哲普已漸漸往更低的年齡層扎根,無形中就是培養了各式各樣的潛在客戶。
事實上我認為,哲普能夠有現在的初步成果,正是近十年以來有意無意培養出支持群眾的結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07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中女中,知性寫作(9)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引發知性寫作的興趣?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怎麼做兒童哲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為臺灣疫情卜了一卦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怎麼教學生放大亮點?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台灣就業市場已經淪爲下流社會了嗎? | Joyce的職場視界#10355大轉職動力 如何搶先拿到外商或海外工作機會,成就你的職涯夢! 在我們的公開課程及Linkedln上,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 「我是應屆畢業學生,我有機會進入外商工作嗎?」 「我已經在本土企業工作數年,還有機會轉職外商嗎?」 「哪種人格特質的人適合外商公司?」 「英文程度要多好才能進入外商?」 外商
Thumbnail
avatar
Joyce的職場視界
2021-09-02
每週市場分析:一直說要縮減購債真的要縮了嗎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美元指數就是用來檢視美國(美元)是否被看好或是資金是否回流至美國(美元),而美元也常被當作一種避險資產的概念(現金為王),這怎麼影響台股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avatar
行動藥師-良藥苦口
2021-08-25
你被Apple綁住了嗎?談App Store的壟斷爭議與市場影響/Manny Li全球多數產業的競爭狀態都有地域性。然而以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以及附帶的應用市場為例,其雙頭壟斷現象幾乎是全球性的;而這也是近代科技產業的「規模經濟」與「網路效應」對市場監理所帶來的全新挑戰。​
Thumbnail
avatar
吐納商業評論
2021-06-10
現在經營YouTube市場飽合了嗎?現在經營YouTube的必要因素YouTube市場的確已經很飽合,競爭也很激烈,但並不表示無法在這個市場獲利。如果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做出有特色或有個人風格的東西,一樣可以在YouTube裡闖出一片天。
Thumbnail
avatar
科一文
2020-09-06
實況市場容不下新平台了嗎?從微軟Mixer的失敗看實況的生態擁有上千觀眾的實況主若是跳槽到其它平台,那麼這幾千人的觀眾便會注意到該平台的存在;儘管這些觀眾並不完全願意隨著實況主跳槽,但至少起到了聚焦的效果。對於新平台來說這是個好機會,如果能趁勢把握焦點,好好宣傳自家的優勢,那自然是有益。 然而說是這麼說,這樣的策略也早已有許多平台付諸實行了。但它們成功了嗎?
Thumbnail
avatar
Moonrogu
2020-07-14
你瘋狂了嗎?市場進入上帝也瘋狂的走勢!台股黑K拉回,完全沒有反彈意願,走勢持續弱勢!但還是要小心,跌深乖離過大,留意反彈回法槍! 陸股長黑拉回破底,空方趨勢難以改變! 市場恐慌持續,走勢進入上帝也瘋狂的走勢!川普放大絕,降息與QE,但還是救不了市場!在疫情尚未控制之前,就算大撒錢,就看的到NBA開打嗎?出去吃飯群聚就不會被感染嗎?
Thumbnail
avatar
股海的諾亞方舟
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