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系列:自由自在的人生(複習)

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鬼打牆的人生,在XX後(每個人可以填的東西都不同),慢慢又轉向其他方向。
結果,突然有種奇妙的感覺:「那就什麼都不要追求了啊」。(明明幾年前就知道了,但中間又忘了,然後現在才想起來)
正常合理的人生,過去成功的人士,總教著我們要懂得規劃,而對那些比較龜毛的(或許就是現在這個小我),那些成功人士則會這樣說:「那就先做吧!先做就對了」。
但這「那就先做吧」,也不會是真理的:就拿最近XX來說(一樣每個人的例子都不同)...。
至於一開始說的「先規劃」,也不保證就一定可以成功,和「那就先做吧」是一模一樣的:最後是否會成功,很大的因素還是決定於「不確定性」。
「不確性」來自很多地方,光是「資源」這件事,像是爸媽或家族有沒有足夠的人脈或金錢,這點對於一個人的人生就會造成莫大的影響,而除了「資源」,更多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都會在追求目標的路上出現,而其樣貌究竟為何,應該除了神之外,是沒有人可以預測的。
總之,追求目標是否會成功,說穿了,就是「運氣」:
只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以這個「我」的第一人稱在活著,是「我」在做這件事,所以「我」會覺得,今天某件事情「我」做得成功了、或失敗了,都是因為這個「我」或周遭人的「努力或拖累(或其他負面詞彙)」,是「紮紮實實」的, 「運氣」可能有,但大部分的我們都不會把它當作是一個「主要」「原因」。
但今天這個「我」或「周遭人」,會做什麼、會成為怎樣的狀態,追本溯源(只是我們都不會記得),都是從一個(些)「因果」開始的,都不是我們這個「我」在「控制」的:
但「我」總會覺得,這個人生怎麼不會是自己控制的呢?至少「我」現在決定要吃什麼要做什麼(或XXX,每個人覺得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腦中想到的都不同),就沒人可以管我呀?
可是,光是想要做什麼、想要吃什麼,這種「貌似」「我」可以「控制」的事情,這些「想法和行動」,難道從來不是來自於過去種種「因果」的影響嗎?
從小到大我們吃過了什麼、做過什麼事,或說「看過、聽過、羨慕過」誰誰誰吃過了什麼、做過了什麼事,沒有這些過去種種的「因果」,也不會有「現在」「這個當下」這個「我」的種種想法,所以,又怎麼能說「想吃什麼、想說什麼」都是「我」能夠「控制」的呢?
剛才說的是「因果面」,在這個面向之外,還有「經濟面」,像是如果「想吃的東西、想做的事情」,所費不訾,光是一般人,又怎麼都如自己控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呢?(其他更多現實面的面向就省略不提了,要提也提不完,且每個人想得也都不同)
所以才說,「追求目標,是否會成功」,不會是這個「我」可以「控制」的。
而既然追求目標成功與否,這個我無法控制,難道就真的要像上面所說的,「那就什麼都不要追求了呀」,人生就什麼都不管了、擺爛了、荒廢了、躺著不用動了?
在這邊就是釐清「那就什麼都不要追求了呀」的時候:這個「」內所指的,是指「將我全然交出給這個世界」,而不是「消極、負面」。
而這句話的意思,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人生就什麼都不管了、擺爛了、荒廢了、躺著不用動了」,對於一個人,可以說是「中性」詞彙(如果可以)的話,那未嘗不是一種「將我全然交出給這個世界」。
這個觀念一說出來,有種在宣揚基督或天主信仰的感覺,但真正在宗教活動中活得「自由自在」的人,應該不管信仰什麼,都是在「追求」這件事情:
而這邊產生了一個「大矛盾」,宗教核心精神在於「將我全然交出給這個世界」,這個境界是「什麼都不用追求」的境界(是實質面的無追求,不是表面上有沒有什麼目標),而既然什麼都不用追求,那「追求」「這個境界」,就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大妄想」。
人的一生很多時候,都可以達到(或說回到)這個境界(狀態),每個人應該都有過一種「讓這個我感到舒適自在」的時候,就筆者言,大部分出現(回到)這種狀態的時候,是在「運動的時候」、「身處大自然的時候」、「和單純只為吃、只活在這個當下的貓狗或其他動物,相處在一起的時候」。
而整理這種時刻,共通點都是「在這些時候的核心」,「這個我」都是「無思無想」的時候,「沒有語言、文字,沒有邏輯」,「讓這個大腦進入語言文字邏輯思考都暫停」的時候
這個時候,也就是以前看過的某系列書中所提到的「當下」。

最近除了再次提醒人生的「自由自在」,「從來不是來自於追求,而是活在這個當下」。
也順便確認人生「表面上」「所欲追求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十年內退休」(一樣每個人表面上的目標都不同)。
而所謂想要十年內就退休不工作,只是想離「人」越來越遠就好,這邊是說,「不用和人互動」最好,再說更細,是「不用和人有價值判斷的互動」(畢竟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脫離其他人)。
為什麼呢?
這就回到上一主題所說的了,「因為『無思無想』才是最舒服的了」。
應該沒有人沒有過這種經驗吧?不管是和家人、朋友,或是同事、長官,當之間的互動是需要動用到「價值判斷」時(開始動用到語言、文字、邏輯),那真的是一個災難。爸媽覺得去哪裡不好,做什麼不好,這是價值判斷;朋友覺得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很過分,這是價值判斷;同事或長官,覺得你要怎樣做事才比較好、怎麼態度面對民眾比較好,這是價值判斷。
而佔據人生最多的部分,人生前十多年約莫都是和家人和同學、朋友,而剩下的部分,則幾乎是被家人和同事、長官所盤據。
或許有人會覺得工作上有所謂的「SOP」,也就是「標準作業流程」,可以減少一些「價值判斷」,但用心體會,不管一個工作有再多的SOP,其他「和人互動的部分」,也還是存在著一堆「價值判斷」。
這部分真的是「煩惱」的來源,永無止盡,找不到盡頭,看到這邊,或許有人會覺得太悲觀了,有人會覺得很認同。覺得悲觀的,是因為剛好周遭的人和自己的價值觀、做事方式相仿,覺得認同的,則反之。
又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合群一點不就好了」,「別人價值觀怎樣,自己就跟著怎樣,不就沒事了」,但事情也沒這麼簡單,如果因為跟隨別人的價值觀,常常會讓自己陷入更多「不確定性」,學生時代還好,大不了就被師長罵一罵、記記過,但出了社會,茲事往往體大:
例如,如果今天周遭工作團隊,「價值觀」是「偷偷A錢(貪汙)」,跟隨之,雖然讓自己當下因為沒和周遭起爭議,而少去了一些煩惱,但也讓自己未來有機會招致更多煩惱,因為一旦涉身其中,未來自己的「需要價值判斷的與人際互動」就「潛在」被擴大到更廣更遠,會和「查緝貪汙的執法人員連結在一起」,讓他們有機會可以破壞人生的舒適狀態:「自由自在」。
以上,但其實還有更多更多,每個人腦中所想到的,也都不同(這句話重複第三遍了)。
所以,可以離需要「價錢判斷」的「人際互動」越遠,人生才越容易「回到」「自由自在」
但是,如果「我」可以「回到」「讓這個我隨時回到『自由自在(無思無想的當下)』」,「忘記」「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也是可以不用著力在「離開」這件事:
但回到真實的人生要「離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越遠越好」或「忘記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讓這個我隨時回到自由自在」,都太難了
前者是因為我們生活都需要錢,而需要錢就需要工作,而這個過程,對一般人來說,佔據的人生是非常長的;而在涉及對價關係的工作人生中,需要價值判斷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說遠離好像有點奢望;後者則是因為,「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對於每個「我」,吸引力是非常強大的,要「隨時(特別是工作上遇到不如意時)」「忘記他」,「回到」「自由自在」,當下真的很難調適。
上面末提到了工作,但這不是強調「只有」有關工作的「需要價值判斷的人群互動」才要這樣,應該是說,「整個人生」,都是這樣。
每天打開通訊軟體,光是打開新聞,新聞的內容、底下的留言,不管是針對政治人物、還是網紅藝人;不管是一面倒的正面評價(為國爭光、好棒棒),還是一面倒的負面聲浪(渣男、噁心、整形塑膠),通通都是在「價值判斷」:
有人敢說,這些內容和留言,從來沒有影響過自己的心情,或看了還可以讓自己很自由自在的嗎?
而這邊也指出了,所謂的「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也不盡然是「實質」上有和真人互動的過程,光是看個網路新聞,看內容,自己心裡的聲音;看留言,自己內心的附和或反對,也通通都是在「默默地」「和人群進行價值判斷」,而這也讓「煩惱」不斷地產生。
而這邊可以和上一篇章所提及的「語言、文字、邏輯,」,有所連結:
對,「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關鍵就在於「這些互動」,通通都是透過「語言、文字、邏輯」的運作所產生的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把看網路新聞造成煩惱這件事,覺得很蠢、很小家子氣,覺得對自己的人生根本一點屁影響都沒有,但是往往當未來真正走到「自己覺得」的「人生好煩」的「檻」時,這種「看網路新聞哪裡會造成煩惱啊」的負面反饋,可是會紮實把自己砸得體無完膚的。
所謂「看網路新聞造成的煩惱」,只是一個舉例,泛指所有「生活小細節」中涉及的「價值判斷」,都可能造成煩惱,屬於每個人的例子,不會完全相同。
而這種情況,就算是「和所愛的人、很合得來的人,所產生的人際互動」,也還是一樣會造成煩惱」。看到這點,應該也不少人會覺得很奇怪,明明是和自己很合的人相處,以及和自己所愛的人相處,怎麼還會產生煩惱呢?
而這就要先回到上頭所說的,「需要透過『語言、文字、邏輯』運作所產生的,通通都會導致煩惱」、「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都會導致煩惱(程度不一)」:
再合得來的人、再相愛的人,「透過語言、文字、邏輯」所運行的思考模式,不可能一模一樣,進而這些語言、文字、邏輯運行的產物「價值判斷」,自然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而不屬於上述兩類人的各族群之間,更是有著歧異的「價值判斷」:相同內容,就算當下不會煩惱,也不保證下一個當下不會煩惱;相同內容,就算現在在意,也不等同未來就還是會一直在意;相同內容,自己是表示XX想法,但對方卻會覺得是OO。
而這也難怪乎,再好的朋友、再好的戀人、再好的夫妻,都還是會有爭吵的一天,不要說完全不可能,有些人看起來沒有,但局外人怎麼知道一定沒有?
PS:在這邊,又可以再細分,純粹「只用」「語言、文字、邏輯」的訊息,會比「同時用了」「語言、文字、邏輯」和「表情、動作」,更容易造成煩惱(誤會):
這點只要親身實驗過,就會知道那種感覺。可以「比較」看看,今天和一個人溝通互動,「只傳訊息的方式」,對比「用視訊的方式」或「面對面的方式」,哪一種方式,「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造成的煩惱」,程度最嚴重。
(這點筆者深深有感觸,常見面和相處的家人不算,因為天天都會碰到,所以不太會有只傳文字訊息的人際互動,但是,對於畢業後(或其他原因)而分道揚鑣的同學,如果還有持續在聯絡,且聯絡的時間夠長,有好幾個人,都和自己產生了誤會,造成了煩惱)
這點在網路時代的現今,又特別明顯,以前和家人、戀人或夫妻,可能因為常常相處時間不多,所以就算仍會因為「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造成彼此的煩惱」,但「珍惜短暫相處」的正面想法,卻會彌補不少「價值判斷所造成的負面」;而就算相處時間仍多,但也會因為「生活夠單純」,「需要價值判斷的地方」很少,而不太會因為「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造成太多的煩惱」。
但走到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大家相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打開網路、打開社群軟體,就能問對方在幹嘛了),而這種「需要透過『語言、文字、邏輯』運作所產生的,通通都會導致煩惱」所造成的影響,就放得更大了;而就算是相處時間短的,也因為現在生活複雜太多,產生太多「可以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EX:隔天XX又賺了多少錢,OO的小孩又考了幾分),所以煩惱自然比以前的人多了太多太多。
其他還有更多例子,而每個人都可以舉出屬於自己的例子。

而既然一時半刻沒辦法「減少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或離得夠遠)」,這個我還是還是需要用到很多很多「價值判斷」(工作上真的是無法避免地多);或著,整家的經濟重擔,都在自己身上,根本『完全無法』「離開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那這樣,該怎麼調整?」
答案是「不要太相信別人,也不要太不相信別人。」還有另一點則是古早民間流傳的書上的答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第三點則是「時時提醒這個我,大家都是一樣的」(看每個人的狀況,決定出屬於自己的這句話,可以說「每個人都一樣可憐的」、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一樣幸福的」)
上述狀況,可以分成幾個情境:
一、第一個情境:彼此之間「沒有」「對價關係」。這時候可以使用「不要太相信別人,也不要太不相信別人。」
通常(是通常,但有例外)我們會對眼前所見的內容(真實面對面,或網路上見到的內容)覺得「好(不好)」,這種價值判斷都是我們植基於過去的想法,加上邏輯,讓我們這樣判斷,像是:
1.「看到有人扶老奶奶過馬路,助人之事,我們直覺會覺得是『』,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導助人是一件好事」;但今天,如果我們得到更多訊息,像是知道該名扶老奶奶過馬路的人,其實是詐騙集團,正打算博取老奶奶的信任,所以極盡能做的一切好事,打算等到一定程度後,再把老奶奶的財產和家當一掃而空呢?
2.「看到有一個人鬼鬼祟祟正在跟蹤前方另一個人,我們直覺會覺得是『不好』,則是因為我們看過太多新聞、聽過太多教訓,不管是要搶劫、性侵,還是擄人勒贖,壞人的前置動作好像都是這樣,先偷偷摸摸跟著被害人,然後再伺機而動。」但今天如果我們得到更多資訊,在知道跟蹤別人的人是警察、調查局、移民官、或其他執法人員,那我們再聯想到的,就會完全反轉過來了,我們會覺得跟蹤的人反而是正義,而被跟蹤的人,才是做盡壞事的王八蛋。
而第一個老奶奶的例子,就是「不要太相信別人」;第二個例子,則是「不要太不相信別人」。而不管在哪一個例子,這「兩種」想法是要並存的,不該偏廢的:
上述狀況,只有提到「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都會產生煩惱」的一方,但如果我們也有可能是另一方,譬如說正被跟蹤的人、或正被扶著過馬路的老奶奶,或正扶著老奶奶的人、正跟蹤別人的人。
不管是哪一方,在面對到「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時」,「都要」體認到:「不要太相信別人,也不要太不相信別人。」
因為如果不保持這種「中性」的態度,未來很有可能就會導致「煩惱」。
第一個例子:
老奶奶要保持「中性」,「太相信人,如果對方心存惡意,那事後出事,自己就產生煩惱(財務損失)了。」「太不相信人,如果事後證明對方真心助人,那也會產生煩惱(例如:愧疚)。」
至於扶老奶奶的人,也要保持「中性」,「太相信人,例如第三方看到的人,看到你正在做的事而拍照錄影,你就大方給他拍,如果對方故意拍奇怪的照片或影片(機率低,但還是有機會發生,如果有人故意要找你麻煩的話),然後隨便編故事,說你正在挾持老奶奶或幹嘛,那也會產生煩惱(事後澄清)」,「太不相信人,例如第三方看到的人,真心覺得你在做好事,而決定拍照錄影上傳,那你因為有戒心而對鏡頭露出敵意,那上傳到網路上,會不會一樣有討厭你的人藉此看圖說故事,栽贓你曾經是詐騙集團,因為被人攝影會露臉,所以會不爽,結果這樣又會產生煩惱(事後澄清)」
第三方也要保持「中性」,「太相信人,相信扶老奶奶的人真的在做善事,而完全沒有戒心,那事後得知該名扶老奶奶的人真的是詐騙集團,騙了老奶奶很多錢,那會產生煩惱(沒有及時幫助到老奶奶)」;「太不相信人,覺得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扶老奶奶的人一定是詐騙集團,而上前爭吵,那如果事後聽了許多人評價或其他訊息,確定對方是真心到處樂善好施的人,也會產生煩惱(愧疚)。」
第二個例子:
「被跟蹤的人」要保持「中性」,「太相信人,覺得後面疑似有人跟蹤,只是自己想太多,那如果真的遇到有心人士,那憾事可能就難以避免了,會產生煩惱(被搶劫或性侵或性騷)」;而「太不相信人,覺得後面就TMD有人在跟蹤,馬上大聲嚷嚷有變態、有跟蹤狂,那如果對方真的只是剛好跟你同條路、加上步調很接近,只是想要回家,那就尷尬了,也會產生煩惱(不好意思、羞赧)」。
至於「跟蹤別人的人」也要保持「中性」(這邊當然是假設跟蹤別人的人是執法人員),「太相信別人,例如第三方看到你在跟蹤,而上前了解錄影拍照,你還相信人到露自己的身分證件給對方拍下,那如果對方是想要對你不利的人派來的,故意上傳你跟蹤別人的影片,然後隨便編故事說你濫用職權跟蹤妙齡女子之類,那就產生煩惱了(事後澄清)」;「太不相信別人,例如第三方看到你在跟蹤,而上前了解拍攝錄影,你因為存有戒心,連證明自己執法身分的文件都不想拿出來,那對方因為不清楚,所以更是據錄下的片段,而上網公審,那仍舊會產生煩惱(事後澄清)」。
第三方也要保持「中性」,「太相信別人,想說跟蹤別人的人,看起來就一臉警察樣,或隨便就相信他拿出來的偽造身分證件,而任由他逕自跟蹤或押走被跟蹤的人,那如果跟蹤別人的人,就TMD是個罪犯,那會產生煩惱(愧疚和後悔,沒救到人)」;「太不相信別人,想說跟蹤別人的人,看起來一臉猥瑣,一定是個變態或通緝犯,所以大聲呼救,讓被跟蹤的人或周遭人直接被認定是壞人,那如果事後發現跟蹤別人的人,還真的是正在執行公務的執法人員,那也會產生煩惱(不好意思,尷尬)。」
上述情境,對「這個我」來說,「沒有保持中性」所產生煩惱的程度,當然是越身處核心,產生的程度越大,像是「老奶奶、扶老奶奶的人、跟蹤的人、被跟蹤的人」,畢竟最切身相關。而比較局外人的第三方,大不了就只是因為「不好意思」而稍微「拍謝」「一下」而已,很快就忘了(PS)。
PS:而這也是現在「酸民文化」會產生的源頭,因為在網路上不管說了什麼,反正事後就算證明自己是錯的,那就「拍謝一下」就好了,根本事不關己,不會產生煩惱。
上述的簡單案例推演,用在臺灣政治文化,也一堆案例可以套用,「不管是執政者,還是在野監督方」,都太習慣「在出現不利於己的消息後,忙著說對方的不是(直接說對方抹黑最快)」,而不是「著重在」「說清楚自己所作所為(質疑)的依據、想法,和科學實證」:其實就算有比較「中性」的一來一往,但往往報章媒體、新聞快訊,強調的重點,都是在「主觀上」的「價值判斷」(誰又批評什麼,誰又被批評什麼,而不是focus在真正處理問題的討論)。
當局者和監督者,所提出的論點、所作所為,究竟「是否存在惡意」,我們是否可以「很確定」地判斷出來,「不確定性」太高了:上面兩個例子,是很簡化的方式來看,說「事後澄清」或「事後驗證」,但往往現實中要驗證、要澄清,不是那麼容易。
而這部分,也是希望未來執政者可以做的:「制度」怎麼制定、制定者當初的考量,執行怎麼執行、誰來執行、預算怎麼編、編多少,監督者誰來當、怎麼監督,出現可能問題怎麼制衡執行者,或說,怎樣是有問題的執政,「公開透明」、「客觀標準」、「有力制衡」,民主政治,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回到個人面,「沒有(明顯)對價關係下」,不管是看什麼事情(包括上面的政治),如果真的能「盡可能遠離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或「無法遠離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中,但可以保持中性」。加上,確定、找到可以讓自己「回到」「無思無想狀態」的活動、方法(筆者方法是運動處在大自然,以及三句話提醒),那人生的煩惱就會少很多了,就更能讓自己常保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下。
PS:上述是「心理」的「自由自在」,至於「生理」上的「自由自在」,當然就是要「保持健康」。
二、第二個情境:彼此之間「有」「對價關係」。這時候則是使用「不要太相信別人,也不要太不相信別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及「時時提醒這個我,大家都是一樣XX的。
有對價關係,自然是「處在工作之中」,「這個我」和「同事」、「客戶」、「上司」之間,通通都具備「對價關係」,彼此都會想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當然自己也要對應付出些什麼,這在「營利事業」中,大家應該都司空見慣,但其實公立教育業、或公務員,畢竟一樣是工作,所以仍有這種「對價關係」的味道在:像老師,或許沒有要在學生身上得到什麼金錢利益,但學生未來有好的出路、好的學校,難道老師或學生的名聲或招生(假設有需要),不會得到提升嗎?而這種老師付出,和老師(校方)所得之間,也是一種對價;而學生方呢?雖然公立教育體系,政府補助甚多,但基本還是一種支出,而稍有上進心的學生(家長),也勢必想要學生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成長,有支出、想要有獲得,自然也是一種對價關係了;至於公務員,雖然洽公民眾不會直接給付利益給公務員,但如果將公務員認同為國家,全國民眾都有納稅,則就可以說是支付對價給國家(公務員),以獲得更好的公共服務(雖然不同稅目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和使用用途,但簡化來說,就是對價)。
而活在這種「對價關係」之中,存在的「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相對「不用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自然多的更多,可能造成的煩惱自然也比較多。相較第一個情境,這邊多了兩句話拿來用:
不要太相信別人,也不要太不相信別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兩句話的實際效果,簡單說也就只是「不要節外生枝」。
人生(特別是工作)中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實在是太多太多,如果還額外「防人不周」,或存有「害人之心」,那未來會衍生出來的「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肯定多了更多更多。
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會有「害人之心」,但「防人之心」就不一定了,有些人會因為某些人外表(呈現)或第一印象或其他(很多因素,因人而異),而對某些人放鬆太多的戒心,實際上可以真正落實這一點的人,往往都是吃過苦頭的(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
至於「不要太(不)相信別人」,在現在,就台灣目前的社會氛圍,城市都會人比較是「太不相信人」,鄉村人則是「太相信人」,不管是哪一種,「只」偏向一側,最終也是很容易落入「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舉例來說,像是太相信投信投顧進行投資,結果投資的錢財大筆虧損,事後證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價值判斷),損失大筆財富,又怎不會造成一定的煩惱呢)。
至於「時時提醒這個我,大家都是一樣XX的。」筆者的XX是放「可憐」,在佔據人生一大部分的有對價關係的工作生活中,相信都曾經或長期因為「客戶、同時或長官」,而產生許多的煩惱。
這些煩惱,如同上面一大堆文字所說,就是來自於「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而更具體地說,可能是「對方(客戶、同事或長官)態度跋扈、瞧不起人」(像是一些客戶就覺得某些業務就只是為了利益奔波的狗,沒資格跟她平起平坐說話)、「做事方法不同」(工作上沒有所謂的SOP,或是,公司規範和社會的規範又有衝突,而自己不管選擇遵循哪一邊的規範,都會得罪另一邊。一邊覺得XX做比較好,另一邊覺得OO做比較好,這就是價值判斷),或「不知道為什麼,對方(同事或長官)就是看自己不爽(工作氛圍)」(對方覺得你(做事能力或手段)就是爛、就是不好,這自然也是價值判斷)。
而面對上段的種種情況(每個人一定可以提出更多屬於自己的狀況),如果「時時提醒這個我,大家都是一樣可憐的」,那情況「或許」(不敢肯定說,因為每個人被「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所拉扯的狀況,本來就會因為更多不確定因素,而有不同力道)「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的程度,會緩解不少: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社會上的「每個我」,都在被「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所荼毒著,而「這個我」,在面對另一個正在被荼毒的人,如果繼續「過於強調」「評價」對方所作所為的「壞(PS)」,那也只是再落入「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的坑之中時,陷得更深。
PS:其實連「評價」「好」也太不建議,原因是,因為如果過於強調「某個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是「好」,那未來遇到另一個相反狀況,「心理上」會非常快速且直覺地認為自己落入「壞」。
時時提醒這個我,大家都是一樣可憐的」:「可憐他人,就是可憐自己,也就是放過自己,回歸自由。」
而這邊可以再提到一下因果:一個人身上可以累積很多很多的「因果」,而這些因果自然也包含「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每個人的人生,都累積大大小小不等的煩惱,這種累積,會讓人處在一個「不自由」的狀態(「失衡」的狀態)。
每個人的一生,在累積一定程度的「失衡」(心理上,還有生理上PS)後,真的很痛苦後,都會尋求「平衡」的方法(程度大一點,甚至會說想要「解脫」):
就佔據大部分人生的工作來說,有些人或許會選擇換工作(環境)、嘗試溝通、循其心理諮詢或法律途徑,也或許只會選擇工作之餘,吃吃美食、出遊踏青,轉換一下心情。
不管使用哪種方法,無關好壞,但總該提醒「這個我」,「大家都是一樣XX的。」
不然,下一次「失衡」(這邊比較指「心理上」的)又會很快來到(可能面對類似狀況就又「失衡」了),而要再從「失衡」拉回,又必須費好大一番力量。
常常用上面三段話提醒自己,讓人生的「失衡」變成是一種「淡淡出現、淡淡離開」的狀態,讓「這個我」處在「平衡」的時間,充斥越來越多個「當下」。
PS:另外,人生還有一種「失衡」,是「生理上」的「失衡」。這點說明起來比較簡單,就是組成「這個我」的「實體部分」,生病了:
要求一個「病人」,一位正為了身體的不適而痛苦不堪的人,可以在面對生活中更多事情(很多還是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的事情,是可能產生更多煩惱的東西,會讓心理上也跟著失衡了),像是工作上的事情,可以「理直氣和、態度和緩、節奏輕快、觀察入微、細心溫暖…(還可以打更多正面的詞彙)」地應對所有人(包括這個我),真的是太強人所難了。
時時提醒這個我,大家都是一樣XX的。」除了上段的應用,在「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發生時使用;也可以用在「每天一段時間經過後」,藉由一種回到自己身上的回饋,在每一分每一秒(每個當下),或每一天結束,回頭檢視看看,自己今天的狀態如何,是否在處理某件事情上「失衡」了?並思考這種「失衡」,是「心理上」的「不自由」,還是「生理上」的「生病」了?(心理上不自由,自然也是「生病」,這邊刻意區分開來,只是做個比較明顯的對比而已)

延續上一篇,不管是在家庭中,或和朋友之間,或在工作上,如果一個「需要價值判斷的人際互動,所導致的煩惱」「不斷不斷地重複發生」,而「這個我」除了不斷藉由習慣性的「三段話」「緩解」,以及「屬於自己的回歸平衡的方法」,可能還需要「了解」「如何避免這個煩惱不斷重複發生」。
這個段落,實際上要怎麼操作,只有當事人的「我」最清楚,也因此沒有標準答案。最誇張、解決力道最大的,或許是「離開」「導致煩惱」的「家庭、朋友和工作」,不過一樣沒有所謂的「好或壞」,一切端視自己內心的聲音,在整合一段時間的紛紛擾擾(幾秒鐘、幾天、幾年,都可能)和許多資訊(來自網路、他人、師長,或是更多更多的地方)後,「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仔.憨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這一部踢爆影片,說明東森背後的現在進行式的東西,再想想以前到現在看過聽過的事情,會覺得這世界到底怎麼回事。 影片很長,長達26分鐘,但如果懂三個字的就知道大意了:「老鼠會」。 想想老鼠也真可憐,明明主觀上也沒有什麼惡意,但從古至今就被人類冠上一個負面的評價:他只是想好好活在那,就中標了。 就
(上述兩個影片是用在這一段) (故事一)「吼!我要告老師!」(然後老師就上法院了(大誤)) 這句話完整應該是說「吼!我要告訴老師!」是常見於小朋友因小事發生爭吵,而找老師告狀的現象。 詳細過程可能是這樣: 小朋友A:「吼!你再這樣,我要告訴老師喔!」 小朋友B:「你去啊,你去啊!」 (故事
(前言) 政治本來就是一來一往,但真的很少看到有人可以每個政黨、政治人物都可以監督的(對人不對事),所以一般市井小民看到才會不以為然啊,而那些「只」「針對一個黨、幾個人」的公眾人物,在屬於他們的「同溫層」裡面,也很難發現這個問題:反正只要有一定數量的人支持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只」「針對一個黨、幾個
  開頭直接破題:以下言論純粹只是十多年來的個人小樣本的觀察和親身經驗,並沒有(查證過)科學說明力。所以相關現象也僅代表個人心得,不一定適用在每個人身上。   高中時候讀的是男校,而因為那個年紀的男生正處在最精力旺盛的時期,所以大部分周遭男生同學(異性戀)最不能接受的,是讀到了一個和尚學校(雖然
圖片來源:網路 基努.李維這張梗圖平常鄉民大概是用在「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但我懶得跟你這個笨蛋爭辯,所以才都說你是對的。」 又五月天的《最重要小事》這樣說:「世界紛紛擾擾、喧喧鬧鬧,什麼是真實」   所謂「爭論」,可以這樣說嗎?通常是用在雙方意見不同,而為了讓對方確信己方所說「為真(對的)」,而採取
《古人的價值觀》 關於疫苗,最近郭董的永齡基金會和股價指數一動盪大盤就跟著升天或烙賽的護國神山台GG(形容詞拉得太長了)傳來了簽約的消息。  而今天駐德大使謝志偉旋即發言說道:這一切讓他想到了一個人,那個人是負責和德國相關單位書信往來的臺灣疾管署公務員Yuchen (有種會被肉搜之感…),並強調這
看完這一部踢爆影片,說明東森背後的現在進行式的東西,再想想以前到現在看過聽過的事情,會覺得這世界到底怎麼回事。 影片很長,長達26分鐘,但如果懂三個字的就知道大意了:「老鼠會」。 想想老鼠也真可憐,明明主觀上也沒有什麼惡意,但從古至今就被人類冠上一個負面的評價:他只是想好好活在那,就中標了。 就
(上述兩個影片是用在這一段) (故事一)「吼!我要告老師!」(然後老師就上法院了(大誤)) 這句話完整應該是說「吼!我要告訴老師!」是常見於小朋友因小事發生爭吵,而找老師告狀的現象。 詳細過程可能是這樣: 小朋友A:「吼!你再這樣,我要告訴老師喔!」 小朋友B:「你去啊,你去啊!」 (故事
(前言) 政治本來就是一來一往,但真的很少看到有人可以每個政黨、政治人物都可以監督的(對人不對事),所以一般市井小民看到才會不以為然啊,而那些「只」「針對一個黨、幾個人」的公眾人物,在屬於他們的「同溫層」裡面,也很難發現這個問題:反正只要有一定數量的人支持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只」「針對一個黨、幾個
  開頭直接破題:以下言論純粹只是十多年來的個人小樣本的觀察和親身經驗,並沒有(查證過)科學說明力。所以相關現象也僅代表個人心得,不一定適用在每個人身上。   高中時候讀的是男校,而因為那個年紀的男生正處在最精力旺盛的時期,所以大部分周遭男生同學(異性戀)最不能接受的,是讀到了一個和尚學校(雖然
圖片來源:網路 基努.李維這張梗圖平常鄉民大概是用在「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但我懶得跟你這個笨蛋爭辯,所以才都說你是對的。」 又五月天的《最重要小事》這樣說:「世界紛紛擾擾、喧喧鬧鬧,什麼是真實」   所謂「爭論」,可以這樣說嗎?通常是用在雙方意見不同,而為了讓對方確信己方所說「為真(對的)」,而採取
《古人的價值觀》 關於疫苗,最近郭董的永齡基金會和股價指數一動盪大盤就跟著升天或烙賽的護國神山台GG(形容詞拉得太長了)傳來了簽約的消息。  而今天駐德大使謝志偉旋即發言說道:這一切讓他想到了一個人,那個人是負責和德國相關單位書信往來的臺灣疾管署公務員Yuchen (有種會被肉搜之感…),並強調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Thumbnail
Spline是一款輕量化的3D建模工具,只需在網頁上登入就能輕鬆繪製3D物件並加上互動效果,創作出的成品還可以轉成程式碼應用在網站或app上,也能轉成其他3D格式或影片、圖片...等。而Spline其實在去年時就有推出AI生成3D設計了,最近官方又有發布AI更新訊息,新版的 Spline AI 專注
Thumbnail
Rachel選擇到澳洲留學,鍛鍊自己要在海外發展的決心,在伯斯,經歷了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最終成為澳洲公民。每個起心動念的原因都很單純,你能維持最重要的初衷嗎?
Thumbnail
身為一個23歲的年輕小伙子,相信很多人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會想說:「一個小屁孩懂車嗎?」沒事的,首篇文章讓我好好地先介紹我自己,我是Moose,來自男性媒體雜誌公司的企劃執行抑或是你可以說是「廣告業務」,身在男性雜誌的編輯部門,時常接觸到車、酒、錶等時尚精品的工作內容,讓一個23歲的年輕小屁孩也可以是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田中達也和他的新繪本《壽司買衣服》。 我想大家對田中達也都不陌生, 從2017首次來臺辦微型展覽就吸引高人氣, 每次的作品總是吸睛度十足。 🖊️跟無印良品的合作中, 把書桌上的文具用品化身為廚房和餐廳, 把眼影盤轉化為迷人的冰淇淋攤位, 只有我們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跨領域的觀念學習」是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必修的主要課程,也唯有跨域合作的創新,才能帶領企業擺脫傳統進入新的里程碑,科技的進步與變化趨勢的快速,就足以讓我們警惕與借鏡,跳脫舒適圈,進入跨領域的學習,才可讓人生有更多的掌控權及選擇權,為自己或為你的事業創造另一片天地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劉澔真的好棒喔!好幾年前只看到他才國小,沒想到現在是朝著夢想前進的有為青年,好感動今天的講座喔!謝謝劉澔跟Jessica 的分享。 學習到:父母給孩子發展的天空,孩子就會長出自己的力量,但很重要父母需要陪伴跟支持。
Thumbnail
同溫層這個詞,在兩年前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尤其是在討論公共議題時常常被提及,許多意見領袖都鼓勵大家跳脫同溫層,開始與異溫層對話,聆聽不同族群、不同觀點的看法,來建立一個友善的溝通環境並消除仇恨對立。 然而有一系列的問題似乎沒有被完全解答:如何跳脫同溫層?與異溫層對話就代表跳脫同溫層嗎?為何要跳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Thumbnail
Spline是一款輕量化的3D建模工具,只需在網頁上登入就能輕鬆繪製3D物件並加上互動效果,創作出的成品還可以轉成程式碼應用在網站或app上,也能轉成其他3D格式或影片、圖片...等。而Spline其實在去年時就有推出AI生成3D設計了,最近官方又有發布AI更新訊息,新版的 Spline AI 專注
Thumbnail
Rachel選擇到澳洲留學,鍛鍊自己要在海外發展的決心,在伯斯,經歷了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最終成為澳洲公民。每個起心動念的原因都很單純,你能維持最重要的初衷嗎?
Thumbnail
身為一個23歲的年輕小伙子,相信很多人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會想說:「一個小屁孩懂車嗎?」沒事的,首篇文章讓我好好地先介紹我自己,我是Moose,來自男性媒體雜誌公司的企劃執行抑或是你可以說是「廣告業務」,身在男性雜誌的編輯部門,時常接觸到車、酒、錶等時尚精品的工作內容,讓一個23歲的年輕小屁孩也可以是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田中達也和他的新繪本《壽司買衣服》。 我想大家對田中達也都不陌生, 從2017首次來臺辦微型展覽就吸引高人氣, 每次的作品總是吸睛度十足。 🖊️跟無印良品的合作中, 把書桌上的文具用品化身為廚房和餐廳, 把眼影盤轉化為迷人的冰淇淋攤位, 只有我們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跨領域的觀念學習」是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必修的主要課程,也唯有跨域合作的創新,才能帶領企業擺脫傳統進入新的里程碑,科技的進步與變化趨勢的快速,就足以讓我們警惕與借鏡,跳脫舒適圈,進入跨領域的學習,才可讓人生有更多的掌控權及選擇權,為自己或為你的事業創造另一片天地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劉澔真的好棒喔!好幾年前只看到他才國小,沒想到現在是朝著夢想前進的有為青年,好感動今天的講座喔!謝謝劉澔跟Jessica 的分享。 學習到:父母給孩子發展的天空,孩子就會長出自己的力量,但很重要父母需要陪伴跟支持。
Thumbnail
同溫層這個詞,在兩年前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尤其是在討論公共議題時常常被提及,許多意見領袖都鼓勵大家跳脫同溫層,開始與異溫層對話,聆聽不同族群、不同觀點的看法,來建立一個友善的溝通環境並消除仇恨對立。 然而有一系列的問題似乎沒有被完全解答:如何跳脫同溫層?與異溫層對話就代表跳脫同溫層嗎?為何要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