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跳脫「比較」的迷霧,換取心靈的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拿別人的強項來和我的弱項相比,有何意義?在我欽羨他人的同時,一定也有人以同樣的目光看待我(怎麼能確定沒有?)。然而,我們都不會知道別人實際的生活,不會知道我們所羨慕或自以為贏過的對象,經歷過什麼樣的人生。
因此,「比較」的基礎永遠建立在偏見之上。
為什麼需要比較?我們只要承認就好了。承認這世上我不是最美、最好的,承認每個人都有傑出、令人尊敬的部分。同時以同樣的眼光看待自己:我有很多缺點,但我也有別人未必擁有的特質。
只要知道每個人都不一樣就好了,不需要逐項打分數,更不需要以此為自己訂定優劣的標準。
人生是動態的,此時看到的面向,不能定義一個人——不能定義別人,也不能定義自己。帶著清晰、開放的視線去觀察和學習即可。沒有誰比誰更好或更差,我們只是不一樣而已。
最重要的是去認識「我是誰」,因為彼此的不同而去更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從而發揮個別的潛質,活出獨特的生命。
「比較」,會讓我們不知不覺想要追求「和某人一樣」,會更失去對自己的認識。即便得到了和別人一樣的東西,也不會快樂,即便得到某種虛榮,也是短暫的,因為長久而持續的滿足感,必定來自自己內在真實的渴望,而解開這答案的鑰匙——很幸運地,並不在外人手上。
我們都會習慣性地羨慕別人,看不到自己所握有的寶藏。所以,有時候我真覺得人生像是一場遊戲,而我們被設定的人性既有無限潛能又充滿陷阱,誰能跳脫、不被迷惑,就會看到往下一關邁進的路徑。
或許可以從跳脫「比較」的迷霧開始。一旦從這陷阱脫身,你就會知道你既不是最棒的、也並不矮人一截,你是你,你是自由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K會員
61內容數
出版《成為自由人》之後,我仍持續體會何謂自由、自由應如何實踐。我會在這裡分享我的心得看法,我的人生觀,我從閱讀、旅行、工作等層面學到的東西,以及與世界相處和打交道的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由人進行式 的其他內容
想談談這個題目。 我曾在書裡提問,如果人生是一齣安排好的劇本,你已知所有的劇情,這樣的人生,還值得活嗎? 就是因為不知道,才值得探索。不是嗎?:) 但我現在想談的,並不是沒有恐懼、或是不需恐懼,而是我們對「未知的恐懼」,存在著許多謬誤⋯⋯
很多來諮詢的朋友都對企畫工作表示興趣,只是擔心自己沒有相關背景,不知從何著手。其他朋友雖沒提到企畫工作,但是在各自領域中所遇到的難題,有時也間接與企畫能力有關。 但是,我並不認為沒有企畫背景就做不了相關的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力,一如每個人都有創意一樣,只是我們需要把開關打開。🙂
我們一直都說要「追隨你的心」、要「找出你的熱情所在」,但是,最近讀到一個新觀點,對我很有說服力。 我喜歡的智者說,不需要跟隨熱情。因為,熱情意謂著你已作出分別:這是我喜歡的、其他是我不喜歡的。那麼,這是定論,也是侷限。 如果沒有明確想做的事,應該找什麼工作? 「世界需要什麼,你就去做什麼。」
分享一個具挑戰性的觀點:不要追求目標。 所謂目標是什麼?「目標」是奠基於你已知的經驗或基礎,然後放大。 所以「目標」不會給你超乎想像的結果。 薩古魯說,因為他們沒有設目標。 「你專注地把眼前該做的事做好,成果自然發生。」 而且因為你沒有設目標,沒有設限,結果可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發生。
今天終於有空看那篇 Dcard 上的文章「低薪工作不用太認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們總以為自己的行為能懲罰到別人,事實上,我們是自己言行的最大受害者⋯⋯
各種報導都說未來不能只有單一技能,但我認為這並不是要大家產生新的恐慌,趕快去學更多的技藝,其實解法非常簡單⋯
想談談這個題目。 我曾在書裡提問,如果人生是一齣安排好的劇本,你已知所有的劇情,這樣的人生,還值得活嗎? 就是因為不知道,才值得探索。不是嗎?:) 但我現在想談的,並不是沒有恐懼、或是不需恐懼,而是我們對「未知的恐懼」,存在著許多謬誤⋯⋯
很多來諮詢的朋友都對企畫工作表示興趣,只是擔心自己沒有相關背景,不知從何著手。其他朋友雖沒提到企畫工作,但是在各自領域中所遇到的難題,有時也間接與企畫能力有關。 但是,我並不認為沒有企畫背景就做不了相關的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力,一如每個人都有創意一樣,只是我們需要把開關打開。🙂
我們一直都說要「追隨你的心」、要「找出你的熱情所在」,但是,最近讀到一個新觀點,對我很有說服力。 我喜歡的智者說,不需要跟隨熱情。因為,熱情意謂著你已作出分別:這是我喜歡的、其他是我不喜歡的。那麼,這是定論,也是侷限。 如果沒有明確想做的事,應該找什麼工作? 「世界需要什麼,你就去做什麼。」
分享一個具挑戰性的觀點:不要追求目標。 所謂目標是什麼?「目標」是奠基於你已知的經驗或基礎,然後放大。 所以「目標」不會給你超乎想像的結果。 薩古魯說,因為他們沒有設目標。 「你專注地把眼前該做的事做好,成果自然發生。」 而且因為你沒有設目標,沒有設限,結果可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發生。
今天終於有空看那篇 Dcard 上的文章「低薪工作不用太認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們總以為自己的行為能懲罰到別人,事實上,我們是自己言行的最大受害者⋯⋯
各種報導都說未來不能只有單一技能,但我認為這並不是要大家產生新的恐慌,趕快去學更多的技藝,其實解法非常簡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常常與他人有過交集,卻忽略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與其將時間花在無謂的比較上,讓自己陷入焦慮,不如專注於提升自我,並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學習「彩虹數字」,必須明白「實務經驗」比「理論」更重要!「練習」可以獲得「實務經驗」,藉以補強「理論」的不足。然而,多數人領悟不到「練習」到底是在練習什麼?我這十年以來,都是在練習「解決問題」啊!如果學習彩虹數字不能用於解決現實生活所致的困惑,我絕不會耗費這麼多時間去做研究。
比較的意義是什麼?這世界有人,就存在比較這件事。為了社會的遊戲規則而比較,或為了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比較,人們各司其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與性格適合不同的位置,而這所謂的「不同」就是比較出來的。比較沒有不好,世人看待比較的心態負面了才會產生不好的行為和影響。
Thumbnail
視覺故事+比喻=不無聊 描述惡性通膨: 人們把一夕之間失去價值的現金裝袋,堆上推車,卻只能在當地銀行換來一小搓的新貨幣。 公司的會計錯誤導致虧損: 就好像名車經銷商,每個月讓一名試乘客人免費開走一輛豪車不歸還一樣。 醫療死亡人數: 想想一個棒球場有多少座位就好,這些人數整座棒球場都容不下。
Thumbnail
格友們有聽過「昆蟲收納人格」嗎?這個月發現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想和大家分享(๑´ㅂ`๑) 作者卡桑德拉‧阿爾森在發現了自己不適用於傳統的整理方式之後,結合自身經驗,創立了『昆蟲收納人格分類系統』,從視覺呈現和收納方式的不同,用簡潔(Simplicity)和豐富(Abundance)兩個單詞來分類
Thumbnail
2024 半年過去了,有沒有朝著年初設定的新年目標前進一步呢? Kiyo 真的覺得日文是一個相當神祕的語言,不管是用語、說話習慣還是單字的組成。 今天要來介紹幾個極具畫面感的單字—「短暫」的描述。 玉響(たまゆら)、儚い(はかない)、泡沫(うたかた)....
Thumbnail
本書架構 簡評 本書以『收穫心態』和『落差心態』瞭解自己與理想的距離,看完這本書,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差異。覺察到自己的落差心態,並從中認知到正確衡量心態的方式。並非用未來來衡量自己,而是由過去的事實來衡量自己的進步。這種想法,是基於認知到現有手上的東西,然後不要花過多時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常常與他人有過交集,卻忽略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與其將時間花在無謂的比較上,讓自己陷入焦慮,不如專注於提升自我,並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學習「彩虹數字」,必須明白「實務經驗」比「理論」更重要!「練習」可以獲得「實務經驗」,藉以補強「理論」的不足。然而,多數人領悟不到「練習」到底是在練習什麼?我這十年以來,都是在練習「解決問題」啊!如果學習彩虹數字不能用於解決現實生活所致的困惑,我絕不會耗費這麼多時間去做研究。
比較的意義是什麼?這世界有人,就存在比較這件事。為了社會的遊戲規則而比較,或為了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比較,人們各司其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與性格適合不同的位置,而這所謂的「不同」就是比較出來的。比較沒有不好,世人看待比較的心態負面了才會產生不好的行為和影響。
Thumbnail
視覺故事+比喻=不無聊 描述惡性通膨: 人們把一夕之間失去價值的現金裝袋,堆上推車,卻只能在當地銀行換來一小搓的新貨幣。 公司的會計錯誤導致虧損: 就好像名車經銷商,每個月讓一名試乘客人免費開走一輛豪車不歸還一樣。 醫療死亡人數: 想想一個棒球場有多少座位就好,這些人數整座棒球場都容不下。
Thumbnail
格友們有聽過「昆蟲收納人格」嗎?這個月發現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想和大家分享(๑´ㅂ`๑) 作者卡桑德拉‧阿爾森在發現了自己不適用於傳統的整理方式之後,結合自身經驗,創立了『昆蟲收納人格分類系統』,從視覺呈現和收納方式的不同,用簡潔(Simplicity)和豐富(Abundance)兩個單詞來分類
Thumbnail
2024 半年過去了,有沒有朝著年初設定的新年目標前進一步呢? Kiyo 真的覺得日文是一個相當神祕的語言,不管是用語、說話習慣還是單字的組成。 今天要來介紹幾個極具畫面感的單字—「短暫」的描述。 玉響(たまゆら)、儚い(はかない)、泡沫(うたかた)....
Thumbnail
本書架構 簡評 本書以『收穫心態』和『落差心態』瞭解自己與理想的距離,看完這本書,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差異。覺察到自己的落差心態,並從中認知到正確衡量心態的方式。並非用未來來衡量自己,而是由過去的事實來衡量自己的進步。這種想法,是基於認知到現有手上的東西,然後不要花過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