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系列:關於精蟲衝腦(性衝動)、男女分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開頭直接破題:以下言論純粹只是十多年來的個人小樣本的觀察和親身經驗,並沒有(查證過)科學說明力。所以相關現象也僅代表個人心得,不一定適用在每個人身上。

高中時候讀的是男校,而因為那個年紀的男生正處在最精力旺盛的時期,所以大部分周遭男生同學(異性戀)最不能接受的,是讀到了一個和尚學校(雖然學校有音樂班和語資班有女生,但人數畢竟寥寥可數)。
長大(這邊說的長大,不只是身體,還包括經驗和心靈)後,交過女朋友後,也認識比較多的女生後,才慢慢體會到:
其實所謂的男女分校,那個部分專家不以為然的制度,設計得並不過分。這邊指的,是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而言。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就是要「男女合校,男女彼此正常互動,這樣才可以學習「正常」的人際交往,才是合理的教育」:這點倒是沒有要反對的意思,但個人經驗,在年過三時再回頭看,其實男女分校的好處(指哪方面,後面說明),真的比較多。
一、就男生言,比較不容易精蟲衝腦
在看到異性後,男生擁有的「性衝動」(只是個人的一種形容,和醫學上定義的性衝動不同)真的是非常大的,這點應該是和性激素的濃度有關,大概從青春期就開始這樣,一直要到三十歲多歲,差不多都是這樣「『性』致勃勃」,再年長一點,才開始會有下降的趨勢,而之後狀態如何,比較就和個人生活方式有關,像是飲食、運動、作息。
女生青春期開始,則因為雌激素(只是攏統的說明,細節請詳見專書)分泌遽增,而讓身體各部分,有了讓男生會產生性衝動的發育特徵,最明顯的當然是胸部、臀部,還有變得比較細緻的膚質。
關於「性衝動」這點,在年紀漸長(性激素導致的性衝動比較小了),加上有了經驗(好奇心會讓性衝動更大,而有了經驗之後,就小了許多)之後,真的越發覺得奇妙:如果上天沒有設計雌雄的其中一方,會有強大的「性衝動」,那物種的延續,絕對不會這麼順利。
PS: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熊貓」,熊貓的個性就懶懶的,對於生育這方面也是,曾經看過一篇(但不確定是農場文,還是真的有科學研究)文章,就說貓熊因為這個特性,才使得牠們後來變得需要人為保育。
PS:另外,臺灣這幾年的生育力的下降,(個人覺得)應該也和這種「性衝動」的下降有關:
臺灣在廣設大學之後,年輕人進入社會普遍的年紀都是在22歲之後,加上理性思維,了解到生育撫養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通常都會累積一筆財富之後才會開始進入婚姻和生育。
但偏偏現在臺灣的經濟狀況,讓年輕人要累積到可以生兒育女的財富的年限,真的拉長不少(年輕一代開始比較注重自己的生活消費,也是一個原因):看看周遭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如果不是真的是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或進入發展相當好的(指薪酬)的產業,要累積到不錯的財富,真的應該都年紀都大了。
(早年爸媽、上一代那個年代,各行各樣的狀況,光只要肯吃苦肯打拼,都可以邊養育小孩邊累積財富,哪還需要這種「累積期」)
由以上,現在年輕人進入社會的年紀比較晚了,加上又要累積多年的財富才敢生兒育女,所以打算開始生育的年紀,都已經是「性衝動」比較「小」(這邊只特別提男生)的狀況了(不管是年紀、還是已經有不少經驗,都讓性衝動變小了):但尷尬的是,在年紀不小的情況下,理性思維會「更」理性,以及年紀漸長對於個人消費要求會更高,所以應該不少人年過三十尚未生育的,可能都會將生育的課題,再往後不少年。
二、承一、比較不容易精蟲衝腦,才比較容易「達成有難度的目標」
每個人成年之前,面臨的有難度的目標,通常是「考到理想的校系」。
而就經驗來說,處在一個不斷誘發「性衝動」的環境之中,要保持全然專注在課本上,是不容易的:這一方面聽起來是廢話,但一方面卻又有很多身處之中的人,卻又會覺得,「我才不會這麼容易分心呢」(覺得自己可以控制)。
而進入「男女關係」,更是讓「性衝動」的誘發,如驚滔駭浪般襲來。(多少男生光是牽著女生就有生理反應了)
回到標題二、,沒有研究,沒有科學證明,純粹個人體會和觀察周遭同學朋友,真的「很少」看過進入超強「性衝動」狀況的男生,可以達成還不錯的升學目標或人生階段:除非從頭到尾,那個目標對本人來說,就沒有什麼非常大的困難。
三、也承一、,要講得其實也跟二、差不多,只是講得更深入:「更」容易把知識吸收。
應該沒有人沒聽過年長者說過,「趁年輕時,多多吸收知識」。這是因為年紀大了,記憶力都會衰退。
而尷尬的地方就是這裡了,但偏偏男生的「性衝動」,最強盛的階段和「記憶力最好的階段」,基本上都是重疊的。
而在誘發「性衝動」,在「性衝動」狀態之中,「性」的順位會優先於「一般知識的內化」,會讓人讀書學習的效率,差了不少。

<對看到的人好像也沒有什麼屁用的結論:因為比較是走過了,親身體會了,才可能知道那感覺,>
所以啊,國高中、乃至於大學(不對,大學沒辦法,女生一堆,一定會淪陷),如果讀的是男校,或男女有分班的地方,諸位男生,真的也要好好珍惜這可以專注在自己人生目標達成的環境,
雖然在「性衝動」中,無可避免一定會抱怨「男女分校(開)」這制度,但還是期望在看到這篇文章或在其他機緣下,眾男生們「也」可以珍惜那種「單純」「平靜」的環境。
PS:不一定是升學制度的男生才要這樣,很多跳脫主流升學主義下的男生,或是其他提早進入社會的,都一定會有自己想要達成的理想和目標,一樣都需要吸收東西和知識,而如果想要提前達成(應該沒有人不想快一點完成夢想的),可以的話(真的看機緣),最好選擇暫時不要搞男女關係,趁年輕時多做點努力,相信在多年後,你會發現那幾年的努力,通通都會一絲不保留地在你身上展現,閃閃發光,讓你活得更有自信。
畢竟人的一生這麼長,學生時期只佔了一點,而真正實施男女分校的時期(或許可以說,如果正處於一個需要大量學習的階段,如果不怎麼會接觸到異性,對於人生很重要的內涵和知識的累積,真的好處多多),佔據人生的時間比例,更是微不足道:
而真正等到上了大學(或許有些人高中畢業後就直接進入社會),仍有高遠目標想要早日達成的,也最好可以幾年內好好衝刺:真的沒差那幾年。

<後記:以上說的話並不是說進入男女關係就是壞的,只是男女關係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 >
女生不清楚,但就男生言,很多人是在在「性衝動」下(女生也會有性反應,但程度如何,可不可以稱作「衝動」,男生不太清楚),進入「男女關係」的,真的所謂「我很愛眼前這個女生」,都是一個「極度不確定的概念」。
女生看到這裡表示:「…」,但也別覺得男生「唯有」「性」,只是要說,「因為覺得愛,所以進入男女關係」的男生,在「性衝動」天生強烈、無法控制的前提下,是不存在的。
而在這種「強烈的」「性衝動」下的男生,也「很難」清楚「在這麼強烈的衝動中」,對於眼前這個女生,擁有的到底是如何的「愛」。
通常都是要等到「交往多年後,兩人之間關於性的部分,冷卻了,習慣了」,才比較可以慢慢界定出「我對於眼前這個人,究竟愛不愛?」
其實女生對男生,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概念,因為很多也是經過交往後,慢慢才覺得不愛「她一開始覺得很愛的男生」:但女生一開始的衝動,不太像是「男生那種性衝動」,而是另外一種。
PS:不少男生聽過女生也有性慾很大的,但就經驗和其他長輩的心得,「會有比較大性慾的女生,通常是比較有性經驗的」,這點有興趣的再去搜尋看看有沒有科學研究證據的文章。
而所謂「男女關係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美好」,在「性衝動」冷卻下來之後,更是「異常顯著」,也是作為一個理由,一個「請諸位男性好好顧好自己人生目標」的理由:
有很多原因會導致你發現「男女關係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而「男女關係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的具體細節,就是兩人之間開始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和困難。
而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如果還想要繼續一起走下去,就是兩人必須共同去面對和克服的,但個人想說的是:「男女關係的問題和困難,克服了,不太可能做為未來兩人關係更美好的依據和基礎。」反而變得比較像是舊傷或痛處,在兩人未來又因細故吵架後,那個已經結痂的地方又很有可以被掀開,讓當事人痛苦,進而為兩人未來繼續走下去的路,埋下一點炸藥。
而上段延伸出來的比較,「追求自己人生目標和理想,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克服了,卻幾乎確定可以做為自己未來更美好的依據和基礎。」因為這之中間的苦,是來自沒有個人意識的夢想和目標,是你自己產生的。不管實質上最後有沒有克服這個苦,祂終究還是會留些收穫給你。帶給你中性的感受,而不是所謂的快樂或痛苦。(男女關係帶來的)
PS:對,年紀漸長,你會發現,「中性的感受」,比所謂的「承受快樂,或承受痛苦」,是更讓人偏好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仔.憨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圖片來源:網路 基努.李維這張梗圖平常鄉民大概是用在「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但我懶得跟你這個笨蛋爭辯,所以才都說你是對的。」 又五月天的《最重要小事》這樣說:「世界紛紛擾擾、喧喧鬧鬧,什麼是真實」   所謂「爭論」,可以這樣說嗎?通常是用在雙方意見不同,而為了讓對方確信己方所說「為真(對的)」,而採取
《古人的價值觀》 關於疫苗,最近郭董的永齡基金會和股價指數一動盪大盤就跟著升天或烙賽的護國神山台GG(形容詞拉得太長了)傳來了簽約的消息。  而今天駐德大使謝志偉旋即發言說道:這一切讓他想到了一個人,那個人是負責和德國相關單位書信往來的臺灣疾管署公務員Yuchen (有種會被肉搜之感…),並強調這
《個人認為的價值觀VS社會賦予的價值觀》 今天LINE上高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是他在搜尋另一個同學的相關視頻(也算是一位公眾人物,在他的領域經營得有聲有色)的時候,意外發現該同學也有逛甲甲版的習慣。 雖然會上甲板不代表就是甲甲(只是身為非甲類的人,我也找不到什麼理由要上甲版),但為了廢文的連貫
新聞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3805228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看這篇新聞之時,又聞到了濃濃的「本位主義」。 新聞片段:國內各縣市疫苗施打作業已開始進行,日前傳出不少不良反應事件,加上網路上出現汙名化謠言,使部分長者接踵意願降低,施打速度變緩慢。對
計中計 (圖片來源:陳某的《火鳳燎原》) 不知道看到民國幾年才看得到完結篇的陳某的《火鳳燎原》,最為津津樂道(?)當屬漫畫裡頭的計中計中計中計中計中…計中計…(?)的部分。   每個出場的人都有一個高光特寫帥畫面,但有可能幾話後臉就烙賽了(中計了),換另外一個人帥一波。     疫情爆發以後,臺灣
 (0703發布的文章,有提到這個問題,但想要說得更多,所以就再打一篇) 最近在臉書和新聞媒體看到不少同為醫師職業的人,火力都在轟炸柯市府防疫做得很爛,「疫調、匡列、隔離、篩檢」都沒有做確實,導致台北至今還是不斷有群聚感染的事情發生。 其他還有拿高雄、屏東的案例,說人家靠著「疫調、匡列、隔離、篩檢」
圖片來源:網路 基努.李維這張梗圖平常鄉民大概是用在「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但我懶得跟你這個笨蛋爭辯,所以才都說你是對的。」 又五月天的《最重要小事》這樣說:「世界紛紛擾擾、喧喧鬧鬧,什麼是真實」   所謂「爭論」,可以這樣說嗎?通常是用在雙方意見不同,而為了讓對方確信己方所說「為真(對的)」,而採取
《古人的價值觀》 關於疫苗,最近郭董的永齡基金會和股價指數一動盪大盤就跟著升天或烙賽的護國神山台GG(形容詞拉得太長了)傳來了簽約的消息。  而今天駐德大使謝志偉旋即發言說道:這一切讓他想到了一個人,那個人是負責和德國相關單位書信往來的臺灣疾管署公務員Yuchen (有種會被肉搜之感…),並強調這
《個人認為的價值觀VS社會賦予的價值觀》 今天LINE上高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是他在搜尋另一個同學的相關視頻(也算是一位公眾人物,在他的領域經營得有聲有色)的時候,意外發現該同學也有逛甲甲版的習慣。 雖然會上甲板不代表就是甲甲(只是身為非甲類的人,我也找不到什麼理由要上甲版),但為了廢文的連貫
新聞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3805228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看這篇新聞之時,又聞到了濃濃的「本位主義」。 新聞片段:國內各縣市疫苗施打作業已開始進行,日前傳出不少不良反應事件,加上網路上出現汙名化謠言,使部分長者接踵意願降低,施打速度變緩慢。對
計中計 (圖片來源:陳某的《火鳳燎原》) 不知道看到民國幾年才看得到完結篇的陳某的《火鳳燎原》,最為津津樂道(?)當屬漫畫裡頭的計中計中計中計中計中…計中計…(?)的部分。   每個出場的人都有一個高光特寫帥畫面,但有可能幾話後臉就烙賽了(中計了),換另外一個人帥一波。     疫情爆發以後,臺灣
 (0703發布的文章,有提到這個問題,但想要說得更多,所以就再打一篇) 最近在臉書和新聞媒體看到不少同為醫師職業的人,火力都在轟炸柯市府防疫做得很爛,「疫調、匡列、隔離、篩檢」都沒有做確實,導致台北至今還是不斷有群聚感染的事情發生。 其他還有拿高雄、屏東的案例,說人家靠著「疫調、匡列、隔離、篩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不是很多人特別擔心嗎讓我們看看。性冷感是指婦女的性反應因缺乏性慾而受到抑制,或也稱為性麻痺。一般來說,對性沒有興趣..根據這項調查,16%的男性和35%的女性在受過良好教育和健康的夫婦中存在性冷淡。不能生育的夫婦中沒有性別,佔總數的9%,這仍然是比較少見的。一般來說,影嚮性慾的主要因素如下:
Thumbnail
打從青春期開始,男人身上的雄激素,就像海嘯一樣來襲,浪頭一波比一波的高,陰莖無緣無故勃起,高漲的情慾,常常會讓自己無法入眠,青春期之後的男人,享受的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性衝動。 如果雌激素是調控人類的母性,相對之下,雄激素所調控的,應該就是人類的獸性,讓男人脾氣變得暴躁,整天想做愛
Thumbnail
做說書這麼多年,第一次被同行和觀眾催稿,居然是性愛書籍(苦笑)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20歲的男人,平均每一分鐘就會閃過一次和性有關的念頭,而20歲的女人,平均一天只會閃過一次和性有關的念頭,也就是說,在性幻想上的頻率上,20歲男人是同年紀女人的50000倍,男女在性方面的慾望,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男人的性慾,20歲前後達到高峰,之後緩步下降。女人剛好相反,青春期過後,性慾最低
Thumbnail
現在班上的性別比極高,剛開學的我還挺快樂的。 為什麼挺快樂的? 國中時,常常會聽到一眾女生對著韓團的男偶像尖叫,並且蒐集其照片。 當時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其行為,而且很厭煩那些叫聲,認為其打擾到自己。 所以當時就有想法,如果今天男女比為男多女少,是不是就解決了? 而且就是不是不用一直瞻前顧後了? 當班長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90年代的國二生,正值一段血氣方剛而又微妙的日子。高中聯考壓力、青春期、健康教育、中二病等等,這各式各樣環境因素加上體內賀爾蒙變化的影響,需要一個宣洩的管道,這時內心還單純的我們剛好開始接觸了「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不是很多人特別擔心嗎讓我們看看。性冷感是指婦女的性反應因缺乏性慾而受到抑制,或也稱為性麻痺。一般來說,對性沒有興趣..根據這項調查,16%的男性和35%的女性在受過良好教育和健康的夫婦中存在性冷淡。不能生育的夫婦中沒有性別,佔總數的9%,這仍然是比較少見的。一般來說,影嚮性慾的主要因素如下:
Thumbnail
打從青春期開始,男人身上的雄激素,就像海嘯一樣來襲,浪頭一波比一波的高,陰莖無緣無故勃起,高漲的情慾,常常會讓自己無法入眠,青春期之後的男人,享受的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性衝動。 如果雌激素是調控人類的母性,相對之下,雄激素所調控的,應該就是人類的獸性,讓男人脾氣變得暴躁,整天想做愛
Thumbnail
做說書這麼多年,第一次被同行和觀眾催稿,居然是性愛書籍(苦笑)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20歲的男人,平均每一分鐘就會閃過一次和性有關的念頭,而20歲的女人,平均一天只會閃過一次和性有關的念頭,也就是說,在性幻想上的頻率上,20歲男人是同年紀女人的50000倍,男女在性方面的慾望,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男人的性慾,20歲前後達到高峰,之後緩步下降。女人剛好相反,青春期過後,性慾最低
Thumbnail
現在班上的性別比極高,剛開學的我還挺快樂的。 為什麼挺快樂的? 國中時,常常會聽到一眾女生對著韓團的男偶像尖叫,並且蒐集其照片。 當時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其行為,而且很厭煩那些叫聲,認為其打擾到自己。 所以當時就有想法,如果今天男女比為男多女少,是不是就解決了? 而且就是不是不用一直瞻前顧後了? 當班長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90年代的國二生,正值一段血氣方剛而又微妙的日子。高中聯考壓力、青春期、健康教育、中二病等等,這各式各樣環境因素加上體內賀爾蒙變化的影響,需要一個宣洩的管道,這時內心還單純的我們剛好開始接觸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