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會客室|袁哲生《寂寞的遊戲》:陽光普照不到的陰影,是想要玩著不斷被尋找的遊戲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by 張國勳

你曾想過有玩具或遊戲的本質,竟是模仿孤單「寂寞」的絕境而生嗎?

有賴《陽光普照》這部電影,把台灣5年級小說家袁哲生的故事與小說,轉化成電影中哥哥阿豪(許光漢飾)的角色,已經有許多人聽過袁哲生《寂寞的遊戲》裡,司馬光打破水缸是為了找到藏在裡頭的自己的寓言故事。

具體一點地說,阿豪的陽光、向上,以及最後自殺身亡的部分,原型來自袁哲生作家本人;電影中對補習班同學講述的司馬光砸破水缸寓言,則是小說《寂寞的遊戲》裡的情節。

1966年生的袁哲生,在二十多歲得了文學獎首獎後,陸續出書、發表作品都獲得肯定,也擔任自由時報的副刊編輯;2000年後不僅繼續創作小說、繪本《倪亞達》系列,還當到《FHM男人幫》的總編輯。原本大家以為他是頗有成就的「人生勝利組」,結果他在沒人知曉的狀況下選擇結束生命。

我們都對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但也許能多做的是,從《寂寞的遊戲》中能稍稍碰觸到作家為何選擇離開的原因──小說中的敘事者多半是覺得人生豪無意義的「魯蛇」(loser),角色不論成年或未成年,都對生活感到渺茫。

你想過有玩具或遊戲的本質,竟是體驗「寂寞」的絕境而生嗎?同名短篇小說〈寂寞的遊戲〉中的敘事者,嚮往各種孤單寂寞的「遊戲」,遊戲之中模擬孤絕的狀態,卻又希望最後能回到最初的起點,像是捉迷藏,躲藏的當下將自己隱蔽,體會一個人的寂寞,但遊戲最後是被鬼給找到,最終回到遊戲開頭四散的原點,完成「躲藏」。

《陽光普照》中的阿豪(許光漢飾)
圖片來源:甲上娛樂


寂寞能成為遊戲,是因為有人願意將你找回

.捉迷藏

捉迷藏是個模仿「寂寞」的遊戲,因為它的終極目的不是躲藏,而是找到。就像是旅行能成為旅行而不是流浪,終究在於有個「家」能回。捉迷藏這個遊戲能夠成立,在於有一個人願意將你找回,要不只是一個人孤絕地蜷曲在角落,沒有尋找,躲藏就失去了意義。

〈寂寞的遊戲〉中的敘事者是一名十三歲的小孩,儘管青春年少,但總對世界與他人有種隔離、格格不入的感受,而捉迷藏就是他最愛的遊戲之一。他期待、喜歡捉迷藏是因為:

當扮鬼的同伴處心積慮地想找出我們,我們卻在黑暗的角落裡蜷縮著身體,繃緊著神經,盯著向我們尋來的同伴時,我總是感到自己身陷在一股漆黑的幸福之中無法自拔。(〈寂寞的遊戲〉 p. 20)

而在被發現的瞬間,躲藏的人總算能爆出一陣尖叫,然後與同伴一同跑回遊戲的起點:「這是捉迷藏遊戲的另一項迷人之處,它總是把我們帶回到遊戲的起點,而且從不枯燥」。

對此樂而不疲的敘事者在與同伴「躲藏」了多年後,有一天捉迷藏突然全都失去了意義,因為他發現自己不再被人試著找到。某次的捉迷藏,敘事者正在樹上等待被他最好的朋友孔兆年找到的時刻,結果當孔兆年一抬頭看見他時,孔兆年卻眼神空洞地望著他,直視他身後的樹枝葉片,彷若他並不存在。

「寂寞的遊戲」在此刻突然蕩然無存,因為沒有尋找的躲藏,最後成為了孤絕的狀態。那個擺盪於藏匿與發現之間的快感,極值轉換的瞬間感受,完完全全地盪到了消失那端,最終變成活著的死亡、真正的寂寞。

.潛水艇

另一個比捉迷藏更完美的「寂寞的遊戲」,當屬潛水艇無誤了。敘事者的好友孔兆年很奇妙,他擅長把所有報廢的機械、垃圾,找出其中堪用的部分,再組裝成一個個不同的東西。而孔兆年做成的潛水艇,就深深地讓敘事者著迷。

當孔兆年做好潛水艇的「下水儀式」啟動時,敘事者參觀這完美的、寂寞的遊戲後,甚至自己都想要化作小人,跑到潛水艇裡頭一起「躲藏」起來。因為潛水艇是在水底航行的,當他們一行人看著潛水艇在水面留下一個漂亮的漩渦,潛入看不清楚的湖底時,敘事者就知道這將會是最完美的「消失」。

在岸上的人們只能看到潛水艇不經意地掀起一點騷動:被驚動而跳出水面的錦鯉、被撞得搖晃的荷葉......。當孔兆年用遙控器讓潛水艇從潛入的原點返回時,周遭的另一位朋友,甚至對潛水艇究竟有無在底下航行感到。

對於熱愛寂寞遊戲的敘事者來說,能夠無聲無息地消失,最後仍回到原點,以原本的模樣回到眾人的眼前,大概就是他夢想中的躲藏了吧。好像能激起一點漣漪,卻又不被看見水底的姿態,最重要的是,能以原本的模樣、原本的地方,重返世界。所以他才會說:「跟孔兆年的潛水艇比起來,我只能算是蜷縮在陰暗之中而已」。

〈寂寞的遊戲〉呈現現代人對社會的掙扎與疏離,一方面渴求與社會/世界隔絕連結,另一方面卻又渴望有個人能夠將自己找回。這令人聯想到一個可能是老掉牙的哲學問題:「如果在無人、無物的森林裡有一棵倒下的大樹,那麼它倒塌時究竟有無發出聲音呢?」,換到這篇小說裡,可能就是在現代社會如果與人完全失去連結、沒有人想要「找到我」,那我還算活在這世界上嗎?

《寂寞的遊戲》小說目前已絕版,只能在圖書館借得到


脆弱的故事:渴望被看見

〈寂寞的遊戲〉分成幾個小章節,「脆弱的故事」一節便是《陽光普照》裡司馬光打破水缸寓言故事的由來。從前司馬光的故事是這樣的,原本只是小孩子的司馬光,在跟朋友玩躲貓貓的過程裡,發現有個朋友跌到大水缸中,情急之下司馬光便拿石頭砸破水缸,救出裡頭的小孩子,可謂機智化解了危機。

然而在脆弱的故事中,敘事者腦中想起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但不同的是水缸中原本沒有失足墜入的孩童,當所有人都認為已經找到全部躲起來的小孩後,當鬼的司馬光卻堅持還有一個人沒有被找到。最後司馬光把水缸砸破,便有一個裸著身子的小孩順著流洩而出的水沖到了地上,結果等那個「孩子」一站起來,司馬光發現這最後的孩子竟是他自己。

〈寂寞的遊戲〉中的敘事者一直埋藏著這個故事,並未告訴他人;輾轉到《陽光普照》裡,就變成許光漢飾演的阿豪,對著同學緩緩道出這段「寓言」。阿豪也是一個陽光、正向的人生勝利組,成績優異、乖巧聽話,被眾人投以所有的期待。從他口中說出這個故事,彷若在告訴別人他也想要被看見、他也想要「被找到」。當鬼的人是不會被找到的,因為鬼總是主動「看見」別人的人。司馬光的寓言彷若在說阿豪的光就像是捉迷藏的「鬼」,太溫暖了以至於沒人曾看見陰暗寂寞中的他。

那些陽光、乖巧,或是重考目標的醫學系,不完全是阿豪的夢想,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符合父母、師長的期待。陽光的背後是龐大的陰影,我們只看見阿豪的光,卻忽略了他深處的影。沒有人知道他離去的原因,就是他會離去的最大原因。

回到〈寂寞的遊戲〉,這個十三歲的孩童敘事者,並不像阿豪一樣那麼的陽光正面,反倒嚮往成為「游手好閒」的廢材。他常哭、常感到寂寞,也不特別為了什麼努力;他總與世隔絕、與人格格不入,卻也希望與人連結──只是都因為自己的怯懦無疾而終。

從他口中說出司馬光的寓言、沉浸於「寂寞的遊戲」,可以知道他其實就在渴望被找到,以及與社會隔絕中掙扎;覺得自己似乎不會有人理睬,卻又有被看見的渴望。寓言故事中的司馬光堅持找到了水缸中的自己,也許就是所有心理學或心靈雞湯最後的隱喻,只能靠自己看見自己了吧。

Photo credit:Chris Fuller


結語

《寂寞的遊戲》這本小說真的很寂寞(苦笑),體現在整本小說的表現形式上便是總有種疏離感。整本小說有極高比例都是敘事者的喃喃自語、腦中想像的或真或假的景物描寫,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體現在文本閱讀的陌生感──情節緩慢綿長、稀少的對話、大量的內心獨白。

就算不是同名的〈寂寞的遊戲〉,其他篇敘事者有的成年有的未成年,基本上都維持著相同的調性:寂寞、疏離,對死不一定嚮往,但並不排斥。「一輩子很快就過完了」可能在我們眼中有著積極意味(所以要把握當下),然而這本小說裡的角色說出口時,意思恰恰相反,總給人即將面臨遲暮之感。

《寂寞的遊戲》其實處理的是現代社會,都市中人與人之間的孤獨、距離感,面對生活,人生的意義蕩然無存,可能只剩日復一日、夜復一夜的機械式生活。它也許不是袁哲生最好入手的一本小說,明面上的情節、動作不完全是主角,小說冰山底下的情緒與感受才是整本書的主軸。如果你能理解,或曾有過孤絕到想斷開所有連結的時刻,那麼也許就能試著進入袁哲生的寂寞的世界。

【會客室本月主題:寂寞】

★如果你也關注文學教育,追蹤作者「歪文系why_literature」與專題可以持續看到我們的作品,也可以在下方👏拍手五下表達支持。
追蹤歪文系的 FB IG ,可以更即時掌握最新消息哦!📣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每一種差異,都是獨特的理由。用文學的濾鏡,和我們一起歪歪地閱讀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百萬Youtuber阿滴拍攝影片講述這一年來她受到憂鬱症所苦的心境變化,讓大眾重新思考自媒體工作者及名人在光鮮亮麗外表下不為人知的一面。Youtuber台客劇場與心理醫師的對談歸納出為什麼Youtuber得到憂鬱症的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倍數字綁架,自媒體人因此將成就感與數據畫上等號,
敏感的你我,放牧著自己的寂寞,跌坐於由遺憾串起的歌曲。最終,空蕩的房間,除了刺眼的屏幕,反覆回彈的,只剩嗡嗡作響的冷氣,還有爬滿身心的荒蕪、落寞與孤寂。為此,就算回到家,摘下了口罩,阻塞胸膛的情緒,依然讓人擺脫不了,喘不過氣的抑鬱;而這不只是世界的新日常,更也是情感跌宕的分秒心境。
這次主題,進一步分享療癒寫作的設計,最初啟發我的自由書寫大師是Natalie Goldberg《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她關注心靈與寫作的神祕連結,如果你也喜歡自由書寫,保證會和我一樣對它愛不釋手!這次我們談談寫作的本質,以及在寫作上,有哪些練習可以幫助你一直寫下去。
獲得202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醉好的時光》不像《醉後大丈夫》般張狂。如果《醉後大丈夫》講述的是酒精對於身體翻天覆地的劇烈改變,《醉好的時光》則是談論小酌怡情,藉由酒精開啟的第二人生。馬汀(邁茲·米克森飾演)湯米、彼得和尼古拉四人同為丹麥某所中學的老師,一成不變的生活壓垮了他們。  
光影交疊的內涵,不僅是導演是枝裕和特有的魅力,更是日本美學──物哀的體現,讓觀眾因應電影中的真摯而動容,又因現實的殘酷與不得已而靜默。於此,或許《小偷家族》的渲染,不如《寄生上流》來得刺激與迅速,需要好段時間才能浮現,但這份沉澱,卻也讓人不自覺駐足,省思幸福的青鳥,是否只能受限於世俗的框架來築巢。
食物總是能在我們脆弱時帶來的力量。生病時小口小口嚥下的雞蛋滑粥、失戀時和著淚水大口吞下了幾塊蛋糕、落榜時點了一杯波霸半糖珍奶......
當百萬Youtuber阿滴拍攝影片講述這一年來她受到憂鬱症所苦的心境變化,讓大眾重新思考自媒體工作者及名人在光鮮亮麗外表下不為人知的一面。Youtuber台客劇場與心理醫師的對談歸納出為什麼Youtuber得到憂鬱症的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倍數字綁架,自媒體人因此將成就感與數據畫上等號,
敏感的你我,放牧著自己的寂寞,跌坐於由遺憾串起的歌曲。最終,空蕩的房間,除了刺眼的屏幕,反覆回彈的,只剩嗡嗡作響的冷氣,還有爬滿身心的荒蕪、落寞與孤寂。為此,就算回到家,摘下了口罩,阻塞胸膛的情緒,依然讓人擺脫不了,喘不過氣的抑鬱;而這不只是世界的新日常,更也是情感跌宕的分秒心境。
這次主題,進一步分享療癒寫作的設計,最初啟發我的自由書寫大師是Natalie Goldberg《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她關注心靈與寫作的神祕連結,如果你也喜歡自由書寫,保證會和我一樣對它愛不釋手!這次我們談談寫作的本質,以及在寫作上,有哪些練習可以幫助你一直寫下去。
獲得202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醉好的時光》不像《醉後大丈夫》般張狂。如果《醉後大丈夫》講述的是酒精對於身體翻天覆地的劇烈改變,《醉好的時光》則是談論小酌怡情,藉由酒精開啟的第二人生。馬汀(邁茲·米克森飾演)湯米、彼得和尼古拉四人同為丹麥某所中學的老師,一成不變的生活壓垮了他們。  
光影交疊的內涵,不僅是導演是枝裕和特有的魅力,更是日本美學──物哀的體現,讓觀眾因應電影中的真摯而動容,又因現實的殘酷與不得已而靜默。於此,或許《小偷家族》的渲染,不如《寄生上流》來得刺激與迅速,需要好段時間才能浮現,但這份沉澱,卻也讓人不自覺駐足,省思幸福的青鳥,是否只能受限於世俗的框架來築巢。
食物總是能在我們脆弱時帶來的力量。生病時小口小口嚥下的雞蛋滑粥、失戀時和著淚水大口吞下了幾塊蛋糕、落榜時點了一杯波霸半糖珍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日本將漫畫視為產業,在於漫畫供養了成千上萬日本人及海外人士工作機會。一部有討論度的漫畫未來可能會被改編為動畫,日劇,遊戲。販賣角色IP製成的景品,模型營銷全世界。但是正在閱讀著漫畫的你,是否知道一本漫畫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呢?漫畫為建立在在格子與格子之間的敘事載體,藉由線條,人物,對白,分鏡一氣呵成
Thumbnail
櫛比鱗次的密集式住宅,觀眾彷彿置身於香港海山樓,仰望著這頭都市野獸。一群神秘的黑衣人闖進燈光昏暗的房子。影集甫開始觀眾們藉由屋內女主人恐懼的臉,與天真無邪幼童的表情。一步步接露黑衣集團真實的身分,他們被稱為突擊小隊。在這個世界中,所有人類已沒有壽命的概念,他們已經獲得永生的歲月。
Thumbnail
故事是關於一棟豪宅中搬入不速之客,逐漸發展出黑暗且盤根錯節的祕密。劇情從三條線分頭進行:剛從原生家庭繼承一棟房子的年輕OL莉比;到處流浪的單親媽媽露西;以及二十多年前的男孩亨利。
Thumbnail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 急診室,一個狹小的空間,湧進輕度、中度級、重症的病患,塞滿令人鼻酸、窒息的故事。但《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讀起來一點也不沉重。作者是位急診室醫生,看遍了社會百態、道盡人生無常,但他的筆觸平穩、和諧,以不帶情緒化的口吻描寫看診、病患和死亡。
Thumbnail
如果要說《逃》這部作品毀在哪,那就是電影後三分之一段女主被逮回去關在地下室那裡,電影就是從這裡開始毀掉的,當然隨後又因為女主的賭命一搏而又拉起整部片的品質,可惜這終究是迴光返照,但是即便如此電影前段中段的情節安排依舊相當聰明且值得借鑑,特別是資金不夠的台灣電影創作者,這便是《逃》難以抹滅的優秀之處
Thumbnail
這部電影帶著觀眾從笑聲出發,卻一轉眼跌落陷阱,那其中糾結著的是一個個我們說不清的複雜人性與理不明的社會現象,這是沒有丑角的喜劇,也是沒有惡人的悲劇,我們身在層層交扣的社會鎖鍊裡,沒有人能逃脫於資本造成的階級,即使偽裝,氣味也說不了謊。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日本將漫畫視為產業,在於漫畫供養了成千上萬日本人及海外人士工作機會。一部有討論度的漫畫未來可能會被改編為動畫,日劇,遊戲。販賣角色IP製成的景品,模型營銷全世界。但是正在閱讀著漫畫的你,是否知道一本漫畫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呢?漫畫為建立在在格子與格子之間的敘事載體,藉由線條,人物,對白,分鏡一氣呵成
Thumbnail
櫛比鱗次的密集式住宅,觀眾彷彿置身於香港海山樓,仰望著這頭都市野獸。一群神秘的黑衣人闖進燈光昏暗的房子。影集甫開始觀眾們藉由屋內女主人恐懼的臉,與天真無邪幼童的表情。一步步接露黑衣集團真實的身分,他們被稱為突擊小隊。在這個世界中,所有人類已沒有壽命的概念,他們已經獲得永生的歲月。
Thumbnail
故事是關於一棟豪宅中搬入不速之客,逐漸發展出黑暗且盤根錯節的祕密。劇情從三條線分頭進行:剛從原生家庭繼承一棟房子的年輕OL莉比;到處流浪的單親媽媽露西;以及二十多年前的男孩亨利。
Thumbnail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 急診室,一個狹小的空間,湧進輕度、中度級、重症的病患,塞滿令人鼻酸、窒息的故事。但《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讀起來一點也不沉重。作者是位急診室醫生,看遍了社會百態、道盡人生無常,但他的筆觸平穩、和諧,以不帶情緒化的口吻描寫看診、病患和死亡。
Thumbnail
如果要說《逃》這部作品毀在哪,那就是電影後三分之一段女主被逮回去關在地下室那裡,電影就是從這裡開始毀掉的,當然隨後又因為女主的賭命一搏而又拉起整部片的品質,可惜這終究是迴光返照,但是即便如此電影前段中段的情節安排依舊相當聰明且值得借鑑,特別是資金不夠的台灣電影創作者,這便是《逃》難以抹滅的優秀之處
Thumbnail
這部電影帶著觀眾從笑聲出發,卻一轉眼跌落陷阱,那其中糾結著的是一個個我們說不清的複雜人性與理不明的社會現象,這是沒有丑角的喜劇,也是沒有惡人的悲劇,我們身在層層交扣的社會鎖鍊裡,沒有人能逃脫於資本造成的階級,即使偽裝,氣味也說不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