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好久沒更新,剛剛從露營回來,應該會多更幾篇。
今天的主題是從容的突破舒適圈,會想寫這件事是因為大家印象中突破舒適圈的過程都會因內心小劇場而狼狽。
我如何認識「從容」
「從容」是我高中時期很喜歡的一個詞,那時候,我參加了很多活動、社團,認知到自己的領導力非常糟糕www,功課從倒數,到最後通常都能在前十,上大學前則是很焦慮到了新的地方交不到朋友。那時我在高中最好的朋友之一告訴我:「你就做你自己,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喜歡你。」最初這位朋友轉來我們英文資優班,他的優秀和自信讓我不斷在腦中搜索適合的詞彙,從容就是他教會我的事,緊張是人類自我警醒的機制,過度緊張反而會壞事。到了一個新環境誰都會不舒服,一樣是突破舒適圈,為什麼不能讓過程快樂一點?為什麼一定要鬧得自己狼狽?
從容突破舒適圈的應用
我會想到這一點要從這次連假的露營開始說起,這次的露營包括我總共十二個人,是個大陣仗!但扣除我自己,十一個人裡我只認識一個,是我相識快20年的閨蜜(像這樣的朋友大概到13年左右就會放棄計算,以十年為一單位www)
聽說過的人也只有兩個,一個是我朋友的男朋友,另外一個是同樣跟我的閨蜜從小學就認識的女孩。
問題來了,十二個人的露營,但我不愛交朋友也不愛露營,答應下來是因為我媽知道我受邀參加這樣的露營時一句:「多認識新朋友很好啊!」同一天,腦波很弱的我也問自己:「為什麼不?」立刻跟朋友喊了+1,成為了突破舒適圈最重要的一步:跨出去。那天我就跟自己說好,我就用真實的自己去跟大家相處,最重要的是大玩特玩!露營的時候我理所當然地成為話比較少的那個人,廚藝也沒好到可以幫上忙,過去的我會尷尬地在腦中暴揍自己一頓,但這次似乎從容了很多,全因為我在想說話時才說話,不讓自己緊張的難以應對,因此任何的活動,我似乎都能默默地扮演上一個角色。
這次回家的途中我想著:除了大家都是成熟來往之外,這次的突破舒適圈,跟以往有何不同?
才發現我以前都太想成為我們口中的「外向者」,即使那不是我(我小時候真的就拜託那位邀請我一起去露營的朋友,教我如何成為一個外向者)。同時因為我並非一個外向者,要成為別人除了我內心緊張以外,也造成自己的一舉一動不自然,最後可能鬧得大家都尷尬,特別是自己。內心千百萬隻小鹿踐踏過後,只剩一片狼籍,下一次再遇到一樣的情景,自信心更低落的我只會重複過著別人的生活,又過得遠不如真正活潑外向的人。
同樣的道理也能運用在除了交際的其他能力,例如最近很流行的「斜槓」,一定要忠於自己的動機,適應自己的進步速度,塑造屬於自己的計劃,才會達到自信心提升和從容應對(最近在找非專業領域的工作,我深深有感)。
做自己是多麽基本的事情,但世界上有多少人跟過去的我一樣,放大了自己的缺點,同時對自己的優點沒自信,或源於過去的特定經歷,或源於不認識自己,於是過上了不怎麼樣的「別人的生活」。以前我一直以為從容是一種氣質,把要素獨立出來後,或許從容是一種可被執行的模式。感謝這次露營,我過了一個很棒的中秋節,希望你們也是!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個讚,拍五下手讓我知道喔~~謝謝你/妳看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