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care challenge #16 對自私重新定義|世界上的三件事

2021/09/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實在太太太久沒有更新了,我對自己感到抱歉。
上週第一次入了推薦閱讀,開心完後瞬間壓力山大,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了。
另外一個原因是最近進入了工作狂模式,倒不是都沒有放鬆,只是本來更新文章的時間被拿來研究商業模式、網頁製作等等,當然也重新聯絡了很多朋友。
今天的主題是自私和「世界上的三件事」
這也是大一的時候學校諮商師告訴我的,
那時候的我非常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很怕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成為他人或好或壞的話題,然而高中的我能屏蔽所有的八卦,大學卻似乎不得不捲入其中,那時候交了第一任男朋友,這對系上來說的「八卦」讓我時時刻刻處於緊繃狀態,還加上社團、系對、活動等等「與人的連結」。
諮商師告訴我,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
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
先講個前提,這跟宗教無關,老天爺的事指的是人無法控制的事,而我今天會專注在其他兩個。
而我們真正能影響的只有「自己的事」
別人的感覺是「別人的事」,
而我是否要在乎、是否要做出反應又再次回到「自己的事」。
大一的我聽不懂重點,過了幾年的現在,我深刻理解到「獨立性」對self-care的重要,而我也不知不覺中,實踐了分清我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
我在以前的文章提過自己對家人的複雜感情。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不恨但討厭,不喜歡但愛。」或許很多人跟我一樣,只是並沒有說出口;亞洲文化中的家庭跨足個人生活中的各大面向,生來就跟著家裡信教、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生養小孩也有來自長輩的壓力(於是不只夫妻,小孩的個人領域也有家庭的足跡)、選系選學校選職業可能都要看家人臉色。然而這些生活中的重要抉擇,若回到「三件事」概念,都是「自己的事」。
我第一次意識到家庭過度涉及私人領域,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語言交換的夥伴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對於台灣的宗教概念深感興趣,於是在一次語言交換的過程中,他問起我的宗教,還有我為什麼選擇這個信仰,我回答:只是跟著家庭信教,老實說我對自己的宗教了解甚少,也沒有歸屬感,他覺得有趣但同時也非常驚訝,那時候開始我深深思考了宗教的問題,確實如果回歸「自己的事」,我尊重,但一點都不想參與家庭的信仰。
最近中秋節快到了,我心底升起了一波對家庭聚餐的不情願,我尚未放下過往的負面情緒(而我也不打算責備自己這點)只差一句我不喜歡的話,就會在其他人面前大報發,為聚餐帶來整體的負面情緒。我接著想起了為什麼不能像討厭「別人」一樣,討厭自己的家人。聽起來超級政治不正確!不過把生養的感激跟情感分開,純粹的討厭但不恨也不是再也不在乎,又何錯之有呢?我不想去聚餐,我的自由是「自己的事」,認定自己的狀況不該參與聚會,是我的決定,而他們的感覺,是「他們的事」,我決定這一次我的安排勝於一切。
或許有人會說我自私吧!
這也是我接著想講的一點,關於自私。
最常聽見的是:「他們生你養你,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只想到自己?」
我的回答便會是,他們生我養我,我未來有能力,而我一直以來也在努力的讓自己有這個能力,也絕對會養他們,「我選擇」我報答的方式。同樣若他們討厭這樣的我,我也能尊重,因為這是個無法控制的感覺。「獨立性」本該是理所當然,卻在文化攪和下成了自私。
大二有一堂英文寫作課,每個人要輪流在社群中發文,描述自己的想法。我的朋友發了一篇文,關於她與前男友,她的用詞是自己應該「自私(selfish)」一點,多在乎自己一點。現在的我回頭去想,照顧自己的感情,不讓自己被牽扯進「別人的事」,為什麼會是自私呢?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好「自己的事」,跟自私劃上了等號?
這幾天反覆思考這個想法,也反覆練習認清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這篇文其中又包含了很多具爭議的個人見解,為了不模糊焦點,最後我想總結:別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無法干預,而自己的事,要跟自己好好溝通,這並不是自私,並不是壞事。能重視自己的獨立性,跟外界劃開界線,但仍保持尊重與開放的心態,這世界上的事,或許都可以簡單一些,只剩下三件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木研
金木研
大家好~我是研 文章大多是有關心理健康,但我並非專業心理諮商師, 有當過心理健康Instagram粉專小編, 因為憂鬱症的關係對這一塊一直很有興趣。 來到方格子,想存放生活心得分享跟Self-care挑戰! (可以一起來挑戰看看喔!) 偶爾也會有一些閱讀或觀影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