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基斯‧洛爾(Keith Law)
▋人非完全理性,一本來自《快思慢想》的棒球書
這是一本棒球書,但我也希望它不全然是一本棒球書。
第一次有想寫這本書的念頭時,我實在打不定主意,究竟要不要用棒球去解釋我們人在思考和決策時的重要概念,或是反過來,究竟要不要用那些從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和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習得的概念,來解釋一些好像跟心理學沒什麼關係的棒球歷史事件。我想要把人做決定的原理,跟棒球結合在一起,以此為出發點述說一些故事,同時提供讀者足夠的基本心理學知識,讓他們讀完後有種「嗯,我有學到東西」的感覺。
然而,開始撰寫此書後,我並沒有選定某一種方式,而是擁抱它的一體兩面:這是一本運用經濟學概念來說明事件的棒球書,能讓讀者多去思考過去一百年來,許多人在棒球界所做出的那些不理性決策;它同時也是一本從棒球場上發生的案例出發,向一般大眾解釋認知偏誤和錯覺(cognitive bias and illusion)的書,深入程度足以讓你在家或在工作時,腦子會時不時地去思考,並提供你決定是否要更深入研究某個主題的參考。
當然,這本書的概念其來有自,並非完全由我自己發想。雖然我也很想像一個驕傲的小小孩,跟各位說:「這一切都是我自己完成的。」但事實是,近十年來,大聯盟球界引入許多非傳統學術背景(如決策科學[decision science]或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分析師,他們刺激了球隊管理階層人員,開始閱讀前述提到的相關主題和知識,所以球界已經有不少人認識這些概念。雖然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革命席捲棒壇的故事相當為人所知(*編註:《魔球》MoneyBall的故事),電視上都看得到,但大聯盟球隊管理階層思維上的轉變,卻鮮少被報導,沒什麼人知道。當某些球隊總管正擁抱數據,試著找尋能幫助他們贏過其他球隊的著力點,並且在其他球隊之前提早發掘新的競爭優勢時,另一部分的總管也開始檢視自己思考、做決定的方式,避免落入所有人在做決定時都容易掉入的認知圈套。
2011年改編自Michael Monroe Lewis紀實著作《魔球》(Moneyball)。電影描述退役球員Billy Beane,採用賽伯計量學挑選球員,組建隊伍並取得的驚人成績之故事。
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是在二○一四年的春天,當時在時任休士頓太空人隊(Houston Astros)決策科學主任梅戴爾(Sig Mejdal)的建議之下,我讀了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康納曼靠著
「把心理學研究導入經濟學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對於人類在未知狀態下所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有著深層的探究」,成為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跟老同事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於一九九六年年逝世)開創了行為經濟學的領域,揭露了古典經濟學長期以來教導我們,
人類在做經濟決策時會完全理性的理論,其實並不被實證支持。人類沒有像古典經濟學所述的那麼理性。人類的理性,會受制於那些由我們的思想所加諸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則來自各式各樣的認知偏誤和錯覺。康納曼、特沃斯基、塞勒(Richard Thaler,二○一七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其他經濟學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論文發表,已經向外界解釋了這些認知偏誤和錯覺究竟是甚麼。
在棒球界,《快思慢想》很快就從一本沒有人知道的書,變成所有球隊管理人員的必看讀物,這在進步和演化速度,大概跟一隻狂歡整個週末、仍在宿醉的樹懶一樣慢的棒球運動裡面,稱得上是令人驚艷的跳躍式發展。
二○一二年季前,魯諾(Jeff Luhnow)成為太空人的總管,他跟他當時的左右手梅戴爾(現任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助理總管),要求所有管理階層的新進員工都得讀過《快思慢想》。沒多久,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芝加哥小熊隊(Chicago Cubs)、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也有樣學樣。等到我在二○一九年開始投入大量心力在這本書上時,所有我接觸的球隊管理階層人士,要不是已經讀完《快思慢想》,就是至少已經開始看了。
▋大腦決策的「系統一」:直覺推理、捷思法
雖然《快思慢想》有因為體育賽事的普遍性,而舉到一些相關的例子,但它完全不是運動書;即便我認為在運動世界常見的非黑即白論調裡,它已經算是知識分析類書籍,但認真來說也算不上。《快思慢想》真正做到的是,請讀者去反思自己的思維,好在之後可以做出更好、更理性的決策。棒球世界裡,有很多決定的決策過程都很短,只運用到康納曼在書中所提到的大腦「系統一」(system 1)。系統一指的是直覺推理,包含捷思法和心理捷徑,如此的思維方式,對於一個深陷火場、需要趕緊逃出的人來說是很好的,但對於一個正在思考要開出什麼樣合約條件,給一名待業後援投手的大聯盟總管來說,就不是那麼理想。
經由「系統一」所做出的決策,充斥整個棒球界。不論是球場內的比賽,還是球場外的球隊操盤;不管是在賽季期間,還是休賽季期間,都能發現這種決定。「自由球員接受價碼最高的合約」、「具有被選秀資格的球員加入第一支挑選他們的隊伍」,這兩種決策方式,都很容易出錯,因為它們都是容易出錯和常被偏見誤導的「快思」──也就是「系統一」的思維類別──所生成的決策。如果你是那支沒有檢視自家預測系統是否太過樂觀、或沒有考慮到所有可能情境的球隊,那你就會變成冤大頭。
《快思慢想》是一本很棒的書。它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使我非常注意那些自己思考時會出現的缺陷(像是,我好像不應該透露那麼多關於自己的事),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本書。《快思慢想》的資訊密度很高,而且預設讀者已經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才會來讀。如果你是完全沒有相關知識基礎的讀者,那它對你來說可能會太硬。市面上有其他屬於相同類別的書,比較沒那麼硬,適合一般大眾讀者,在本書中我會一一提到它們。這些書當中,有很多都幫助我發想出某個段落,乃至整個章節。我也在書末附上了一份此類書籍的清單,若你有興趣做更深入的探究,向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學習更多,那歡迎進一步地找出那些書,再讀下去。
▋給球迷的行為經濟書:一則棒球故事,配一個認知偏誤
我在寫這本書、談到各種認知偏誤和錯覺時,預設讀者完全沒有任何經濟學或心理學的背景。我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有念過經濟學,不過那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我當時學的經濟學,全都在古典經濟學(classical economics)的範疇內。古典經濟學假設所有人都是理性的,總是會做出就經濟學角度來講考慮周全的決定,但這跟現實不符,而且我們已經發現這件事長達四十年之久了。即便如此,一九九○年代初期,你在我母校哈佛大學也找不到太多關於行為經濟學的課程,我甚至懷疑根本沒有。我必須靠自學瞭解這些道理,或是在做中學,即使到現在,我也還在吸收相關的知識。我很享受這趟學習的過程,想要分享給跟我一樣對這些道理感到好奇的讀者。我希望此書能引起大家對行為經濟學的興趣,就跟康納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讓我一頭栽進這個領域一樣。
我用了一些不同的方法來組織本書的架構,好讓各位不僅能按順序讀完,也可以挑令你感興趣的章節選讀。每一章的結構都有一貫的模式:我會先用一個棒球故事開頭,接著解釋故事中我認為造成錯誤的認知偏誤或錯覺,最後再用另一個明顯的相關棒球案例來收尾。我有標記或補充說明,那些證明書中所提及的認知偏誤確實存在的研究和文章,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自行額外查閱、詳讀。對於想看更多具體實證的讀者,我強烈推薦你們去查閱那些資料,因為它們呈現了更多人真的會做出不理性行為的事實。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覺得我有正確辨識出每個故事裡面的認知偏誤確切是什麼。我們沒辦法證明那些人當下究竟真正在想什麼,尤其是書中提到的很多認知偏誤都源自於潛意識,這種情況下更難去探究。沒有人會坐下來好好規劃,讓自己落入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的圈套。
就算是自己去檢討過去的決策行為,也很難找到確切的認知偏誤種類。在部分案例中,我至少還可以仰賴決策者曾經說過的話,從中挖出線索,推測他可能犯下哪個特定的認知偏誤,但能做的好像也僅止於此。各位在閱讀部分章節時,可能會覺得:「洛爾(Keith Law,本書作者)說這個故事源自於甲認知偏誤,但我不那麼認為。」如果是這樣,我尊重各位的想法,因為我把甲故事跟甲認知偏誤連結在一起,並不是要證明甲認知偏誤一定就是甲故事的發生原因。我之所以呈現那些連結,是想要用來解釋甲認知偏誤,另外也想說一個你可能聽過或沒聽過的好棒球故事(當然希望的是各位都還沒聽過這些故事)。心理學教授山托(James Shanteau)在一篇一九八九年發表的論文中,就點出了我前面提到的困難:「問題是,就算偏誤、偏見確實存在,我們也很難用有邏輯的方式,去把它跟某個特定的思維連結起來。」雖說如此,我們還是能夠運用現有的知識和理解,去做最合理的猜測,而這也是我在本書中一直在做的事。
▋嘗試了解大腦的偏誤世界──好的結果不一定都來自好的過程
由於我一向樂觀看事情,所以最後一章,我選擇用一些正確決策的案例來替本書收尾。這些正確決策在發生的當下,感覺都很反直覺,但經過時間的驗證,最後都被證實是比較好的選擇。我有跟每一個做出正確決定的決策者聊過,詢問他們做出決定前的過程,試圖瞭解他們如何繞過潛在的思維陷阱,做成好的決策。一個典型的思維陷阱案例是,球隊總管選擇立刻給一個剛打出非常亮眼生涯年的球員,一張優渥的五年延長約。好的結果不一定都來自好的過程,但當大家起初都認為某個決策是錯的,最後卻發現它其實是對的,這時就值得花時間去研究為什麼會是這樣。
我希望大家讀完這本書後,能成為更有知識的棒球迷。即便本書沒有介紹什麼新的分析工具或全新概念,但我相信各位或多或少能有些收穫。非大聯盟業內人士,諸如像我一樣的棒球作家、球賽播報員、在家對著電視激情吼叫的球迷(不必為此感到難堪,因為我自己也會這樣),有時間的餘裕能去重新思考很多由系統一所創造的想法和決策。如果你常思考一個總教練、總管、球員是否做出正確的決定(當然也包含,「不做某事」、「不作為」是不是正確的),常會去思考各種可能的情境,以及那些決策者是否犯下本書提到的認知偏誤,我相信本書能提供大家更合理、經過更多反芻思考的結論。也許之後各位對電視吼叫的內容,會因此聽起來比較聰明一些。
本文摘錄自〈序章〉
░░░░░░░░░░░░ 欲閱讀完整書籍,歡迎至各大書店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