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浮華鳥籠裡,街上的速度拭走了生活的痕跡。吃,就是應付生存機能。過去的小曜,不知道什麼叫做吃,每天的進食就是是填充身體而已。
這一年,小曜的人生有了轉變,來到榕樹校園讀研究所,從14天的防疫隔離與7天的指定隔離地點走出來,有點像去了另一個世界。雖然一路顛簸,面對各方面的文化衝擊,少不免要消耗一些體力和心力點數,可是也漸漸明白,要學習在時間中生活。生活不是生存,也不是存活,生活才是人的層次。
腳車在樹影間的穿插,慢慢地,小曜明白要讓自己與新環境裡的空氣同步呼吸,學習身邊的一切。於是,還是要學會什麼叫做吃,還是要學會怎樣吃。
雖然稱爲「吃」,但「吃」這個字,右邊有一個「乞」字,就像以前那浮華鳥籠般,匆匆忙忙,倉倉促促。「吃」有一個同義詞,是「食」。小時候祖母好像說過,善「良」的「人」就要「食」好的。不過學校老師說,「食」的上方是嘴巴,下方是盛食物的器皿。對,我們並不像原始人和野獸般狼吞虎嚥,人類早就追求如何吃得雅緻。只是粗線條的小曜以前沒學會。
這是小曜學習「食」的小筆記。因爲小曜還要應付課業,所以這裡不是日記,筆記會在小曜有空時才更新。請原諒小曜的任性!如果你喜歡,可以指教小曜好好吃,或者指教小曜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