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吾黨所宗嗎——從高雄元旦升旗探討文化挪用的基進觀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高雄元旦升旗典禮,司儀是這樣介紹的,「寶來國中將多元族群的概念融入合唱團的訓練中,因此平埔族與閩南族群的孩子會唱八部合音,布農族的孩子也會唱客家歌謠」,再聽合唱團的「融入」方式,不禁讓我們大嘆一口氣,假借多元族群概念將族群地位融入到中華民國的主旋律裡,正是我們談文化挪用最應該避免的情境。整個展演「國歌」的過程,結合西拉雅、布農及大武壠歌謠,原住民族歌謠先唱,中華民國國歌才唱,布農族歌謠穿插在第一段主歌裡。外人來看大概會覺得好有「創意」,尤其這些族群又可以展現高雄特有文化(指揮陳俊志說法),讓國際頂尖的合唱團與各族群小朋友來展演,看不出問題在哪裡。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來談一個簡單的迷思,某些人以為文化挪用一定是外部強勢文化挪用族群弱勢文化,所以我們只要區分「強勢族群」與「弱勢族群」,就可以掌握這一套論述的核心。實際上,族群內部也會隨著各自政治理解與歷史背景的差異,對「誰在詮釋」的回答、詮釋權由誰掌握的解釋,有許多落差。在某些布農族人眼裡,大概會覺得布農歌謠跟國歌一起唱出來,真的很榮幸啊,但這也給我們一個練習基進論述的機會,請大家一起來想想:合唱團引用的布農歌謠來自〈Paiska laupaku〉,歌詞前兩句是「從此刻起,要努力」,如果你仔細聽,「吾黨」之後接的就是「從此刻起」的布農歌詞;疊在「要努力」上面的,是「以建民國,以進大同」。2016年也有類似的情境,地磨兒國小以排灣族古調作為開頭,中華民國國歌作為主旋律——時任地磨兒國小校長的伍麗華,也認為這是一種和諧跟美感。

我想講到這裡,大家都明白這其實是兩件事,第一,中華民國國歌背後代表「吾黨」的國民黨(與它未曾向原住民族道歉與賠償的歷史),以及所謂中華民國建國思想宗旨,與原住民族身為被殖民者的歷史存在矛盾;第二,作為一個被搭配的「橋段」,2016年排灣族耆老的祝福或者2022年寶來國中合唱團原住民同學的代表性,都不足以對應這種國家權力與原住民族主體的地位差距。也就是我們常常使用的句型:土地都還沒還、自治都還沒實現,憑什麼要配合國家、唱中華民國國歌?我們談文化挪用,在原住民族抗爭的脈絡裡,不只是希望指出錯誤或排除誤解...等等消極的作用,也希望它成為積極溝通的工具,讓大家看見強、弱勢的光譜之間,還有一個原住民族文化主體的討論。當原住民族對應到國家典禮的場合,我們因此要問的不只是「有沒有諮詢」或所謂「排灣族總統請排灣族耆老祝福、請小朋友唱古調」的解釋,展演的核心——就是政治,而政治就是權力的展演。場面上的是政治折衝的結果,檯面下的是權力交織的結構。很可惜的是,我們至今看見的只有中華民國與「吾黨」強調的統治正當性,「元旦升旗融入原住民族歌謠」的敘述順序,也說明了中華民國與國歌的優先階級。

澳洲去年將國歌歌詞〝Young and Free〞改成〝One and Free〞的舉動或許可以做為借鏡,當澳洲人開始體認國家不該以白人視角看待「年輕」土地、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治理時,台灣有很多前輩也努力透過重選國歌的倡議,重構台灣國族認同。我們自然是希望有更多人願意在前人的基礎上,從「如何搭配國歌」走到「唱我們自己的國歌」。從語言跟音樂的角度,藉由重新思考「國歌」與文化挪用的基進觀點,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終於擺脫過去的殖民想像,成為獨立、自由且平等的人,成為和解共生的台灣人。

歡迎追蹤分享,自由留言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希望能邀請你轉發給更多人知道,透過你的行動來發聲,透過你的發聲,讓你的同學跟朋友有機會在更友善的校園環境下,認識與接納彼此;不論是原民或非原民生,我們都一樣需要反種族歧視的教育環境,這是我們身為島嶼的一份子責無旁貸的負擔。讓我們一起努力。
如果我們不能持平地看待每個族群的生活經驗,就會不小心落入單一文化史觀的陷阱,阻礙不同文化交流發展的可能。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中華民國政府如果沒有意識到,帶頭祭拜鄭成功就是在阻礙轉型正義與歷史正義,那我們只能說,原住民族對政府不再信任,將是必然的結果。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希望能邀請你轉發給更多人知道,透過你的行動來發聲,透過你的發聲,讓你的同學跟朋友有機會在更友善的校園環境下,認識與接納彼此;不論是原民或非原民生,我們都一樣需要反種族歧視的教育環境,這是我們身為島嶼的一份子責無旁貸的負擔。讓我們一起努力。
如果我們不能持平地看待每個族群的生活經驗,就會不小心落入單一文化史觀的陷阱,阻礙不同文化交流發展的可能。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中華民國政府如果沒有意識到,帶頭祭拜鄭成功就是在阻礙轉型正義與歷史正義,那我們只能說,原住民族對政府不再信任,將是必然的結果。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最近各家投信公司一直在推出新的高股息ETF,已經近乎失心瘋。很多投資達人因此紛紛提出他們認為最佳的投資名單,幾乎讓投資人都產生了選擇障礙。如何挑選報酬率最高的高股息ETF呢?當然要從每一支ETF的選股標準和成分股來做比較,但真的要這樣做嗎?而這樣做,就真的有用嗎?  
Thumbnail
送女兒去學校上課時搭電梯閒聊,父女照著電梯的鏡面,然後我對女兒說:「出門前頭髮要好好梳,衣服要乾淨整潔,不然我們長得已經不好看了,別人看了怎麼會覺得舒服。」女兒回我:「拔拔,你說錯了啦,明明是你醜,不是我們,你的國語很差耶,怎麼都沒學好啊!」
Thumbnail
❤️自己甚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之前和大家分享有關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無法培養閱讀習慣,以及日復一日的【習慣】,會讓你和其它人漸漸拉大距離,其實,就如同《原子習慣》一書中所言,任何你想培養的習慣,都是來自你對某一種【身份認同】。所以,與其,一直在找方法建立【習慣】,不同停下腳步,思索一下,自己究竟
Thumbnail
前言:到底要多努力才是盡力? 觀點:努力的同時是否有照顧到身心靈呢?  故事:過度努力的我 觀點:剩下的籌碼發揮到極致 結尾:無愧於自我 到底要多努力才是盡力? 最近,一位在準備甄試研究所的朋友,在看到目前報考的學校都只有備取時,相當迷惘的詢問我這個問題:「我到底怎麼知道自己的努力程度,算的上盡力呢
《成功的反思》的原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ocracy,若直譯應是「才德主義的暴政」。作者是哈佛政治學教授桑德爾,這次看他所著的《成功的反思》,再次很精確的帶著讀者經歷一場關於才德思想與菁英領導的思辨:深植人心的才德思想並不代表社會平等
Thumbnail
註:標題太長字數不夠,完整"【生活洞察日記】強調努力的背後所衍伸的競爭意識,已經不夠說服人,我們將要改寫規則,讓共善共榮成為新典範"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總覺得一直跟身邊的世界軍備競賽,幾乎沒完沒了。不管多努力,總能看到天外天,遇見人上人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最近各家投信公司一直在推出新的高股息ETF,已經近乎失心瘋。很多投資達人因此紛紛提出他們認為最佳的投資名單,幾乎讓投資人都產生了選擇障礙。如何挑選報酬率最高的高股息ETF呢?當然要從每一支ETF的選股標準和成分股來做比較,但真的要這樣做嗎?而這樣做,就真的有用嗎?  
Thumbnail
送女兒去學校上課時搭電梯閒聊,父女照著電梯的鏡面,然後我對女兒說:「出門前頭髮要好好梳,衣服要乾淨整潔,不然我們長得已經不好看了,別人看了怎麼會覺得舒服。」女兒回我:「拔拔,你說錯了啦,明明是你醜,不是我們,你的國語很差耶,怎麼都沒學好啊!」
Thumbnail
❤️自己甚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之前和大家分享有關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無法培養閱讀習慣,以及日復一日的【習慣】,會讓你和其它人漸漸拉大距離,其實,就如同《原子習慣》一書中所言,任何你想培養的習慣,都是來自你對某一種【身份認同】。所以,與其,一直在找方法建立【習慣】,不同停下腳步,思索一下,自己究竟
Thumbnail
前言:到底要多努力才是盡力? 觀點:努力的同時是否有照顧到身心靈呢?  故事:過度努力的我 觀點:剩下的籌碼發揮到極致 結尾:無愧於自我 到底要多努力才是盡力? 最近,一位在準備甄試研究所的朋友,在看到目前報考的學校都只有備取時,相當迷惘的詢問我這個問題:「我到底怎麼知道自己的努力程度,算的上盡力呢
《成功的反思》的原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ocracy,若直譯應是「才德主義的暴政」。作者是哈佛政治學教授桑德爾,這次看他所著的《成功的反思》,再次很精確的帶著讀者經歷一場關於才德思想與菁英領導的思辨:深植人心的才德思想並不代表社會平等
Thumbnail
註:標題太長字數不夠,完整"【生活洞察日記】強調努力的背後所衍伸的競爭意識,已經不夠說服人,我們將要改寫規則,讓共善共榮成為新典範"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總覺得一直跟身邊的世界軍備競賽,幾乎沒完沒了。不管多努力,總能看到天外天,遇見人上人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