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到底要多努力才是盡力?
觀點:努力的同時是否有照顧到身心靈呢?
故事:過度努力的我
觀點:剩下的籌碼發揮到極致
結尾:無愧於自我
到底要多努力才是盡力?
最近,一位在準備甄試研究所的朋友,在看到目前報考的學校都只有備取時,相當迷惘的詢問我這個問題:「我到底怎麼知道自己的努力程度,算的上盡力呢?一方面覺得自己盡力了,一方面覺得還有可以做更好的地方。」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曾有過吧!
在準備一場考試、一個面試、一次重大活動,我們到底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盡到最大的力氣呢?
許多人對此的標準是「做到將近一百分」叫做盡力,但不僅每個人心中的一百分不同,也可能會因為每個人擁有的資源背景不同而有所改變,甚至可能隨著時空背景的物換星移,也造成了對一百分的定義不一樣。
試想一個例子:早期的歌手拍攝MV時,使用的器具、場景、燈光,樣樣都比不上現在的隨便一個作品,但對當時的他們來說,那可能已經是業界中最頂尖的資源,可你能說他們沒有盡力嗎?
再舉一個例子:小明因為家裡貧窮,每天晚上都要到夜市幫忙父母擺攤,只能零碎的時間讀書,平均成績約落在七十分左右。他的好朋友小美,從小家境小康,父母都會替他安排課後家教,平均成績約落在八十五分。兩個人都很認真的上課、練習習題,但小明的成績始終趕不上小美,這種例子在我們過往的學生時代,也是時常出現在身邊的對吧?
所以說,如果以數字去量化一個人是否盡力,似乎是不太公正,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一個人有多少能力、支持背景,一昧的以「某個社會期許的標準」來衡量他人是否有盡力,這樣未免也太不公平。
努力的同時是否有照顧到身心靈呢?
對我來說,是指「在能兼顧身心靈平衡的前提下,在當下的時間點做最大的努力」才算是所謂的盡力。
再拿上述的例子來看,假如小美有這樣的資源,可是在上家教班時都心不在焉,整天滑著手機追劇,那可就稱不上盡力,因為在良好條件下,並沒有善用自己所有的資源。再看看小明,如果他為了要追上小美的成績,而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熬夜苦讀,那就叫做「過度努力」,也稱不上是盡力。
看到這裡,我想分享一個自己親身的故事,是一個讓我理解什麼叫做盡力的歷程。
過度努力的我
在國高中的時候,因為太想要在每一次的考試拿下好成績,所以無時無刻都在念書,上課、下課、上廁所、等車、吃飯、睡覺等等,反正任何可以利用的時間,都常常被我拿來讀書。高二、高三後,突然察覺自己的眼睛時常乾到睜不開,需要用坊間很刺激性的眼藥水,才能繼續念書。
每天眼皮越來越沉重,但我依然努力的逼自己讀,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考不上理想的大學,直到上了大學以後,終於受不了每天緊繃到不行的眼睛,去大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我疑似得到青光眼。(醫生也不敢說的很篤定,但因為眼壓過高,而且視神經檢查都有紅字,所以在這邊我就用疑似青光眼來描述)
後來的治療,並沒有什麼特效藥,只能繼續點降眼壓的眼藥水,在往後的每一天裡,眼藥水已經成為了我最重要的日常。
剩下的籌碼發揮到極致
在十九歲那年,原本該青春的人生,從此以後就只剩下厚重的眼鏡陪伴,也才慢慢放下自己對於「成功」過分執著的特質,因為那一刻給我一記重大的教訓—
盡力並不是不斷的消耗生命,苛責自己不斷的往滿分前進,而是在有限的身心靈資源下,明白身上還有多少籌碼,努力將還剩下的資源發揮得淋漓盡致,那就是當下的最好。
白話來說,假如今天因為有一個人要照顧家庭,每天打工到深夜,每天到家所剩的心力只剩下五十分,那把事情努力做到五十分,對他來說就已經算是盡力了;相反的如果有一個人明明就有八十分的心力,卻只願意付出四十分的努力,又或者明明只有四十分的心力,卻努力燃燒自己到八十分,都不能算是盡力,前者是懶的努力,後者是過度努力。
無愧於自我
因此,我想回頭來和那位考研究所的朋友說:「是否盡力只有你自己知道,因為籌碼在你的手上,沒有人可以批判你不夠努力,也沒有人可以幫助你繼續努力。只要在每個當下,你都能無愧於自我,那就夠了。」
你說是不是呢?
我是溫曉風,持續在撰寫「心理學與人生經驗」的專題中!
努力將U質好文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也不吝嗇地給予我一些回饋,下面的手手拍十下,讓我有更多的動力維持寫作!
如果你還心有餘力的話,也歡迎各位乾爹乾媽給我一杯咖啡的打賞,讓我在困難的疫情時代,可以靠著寫作多些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