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權威(某個程度也是威權)的解構已經成了社會的顯學。愈來愈發達的資訊與通訊科技讓我們發現,千百年來牢不可破的概念,似乎有著無數的裂縫等著現代讀者去拆解。
長期被信仰者所忽略的細節
作為一個信仰者,《聖經》大多數時候都被當成一本傳遞了前後一致宗教引導的書籍,更有許多人認為其內容就是上帝的話語。不過從記錄耶穌生平的四大福音書中,我們很直接的就能閱讀到許多難以彼此調和的細節。比如:
- 耶穌的出生,究竟是處女生子?還是道成肉身?又或是以上兩種說法的綜合體?
- 在耶穌的最後時刻,猶太聖殿中至聖之地的布幔究竟是何時裂開?
- 耶穌的出生地到底是伯利恆,還是加利利的拿撒勒?
乍看之下,這似乎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而我們通常都接受過一個綜合版本的解答─通常是將幾種說法揉雜成一個新的敘事。但若將福音書們分開來看,你或許會發現,每本福音書之間對耶穌生平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而他們彼此可能未必會同意對方的說法。
作者巴特‧葉爾曼(Bart D. Ehrman)用他流暢的文筆將「聖經研究」這個歷史悠久的主題端到了讀者面前,帶領讀者從另外一個角度認識《聖經》。不熟悉基督教的讀者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就算是這本號稱是史上印刷數量最多的宗教盛典,也能從蛛絲馬跡中探查出成書的蹊蹺之處。
以上面的第一個問題為例:〈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指出耶穌是處女所生,這似乎應驗了《舊約》中眾多有關彌賽亞的預言。但〈約翰福音〉對此卻隻字未提,而是在開頭便描述耶穌作為上帝之道的本質,而上帝之道在太古便已存在,他的出生代表了「道成肉身」。今正統基督教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應該是綜合了上述兩種觀點,亦即:處子瑪麗亞生出了上帝之道化成的肉身。但事實上不管是〈馬太〉、〈路加〉還是〈約翰〉,沒有一本福音書獨立宣稱了這樣的觀點。更別提最早出現的〈馬可福音〉,耶穌一出場便已成年,彷彿其他三本福音書作者覺得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對〈馬可福音〉的作者來說根本是不值一提。透過爬梳早期正統基督教社群的形成,作者為這種弔詭的狀況作出了解釋,更帶著讀者們大致認識福音書形成的過程以及正統基督教社群以外的其他派別,比如三位一體概念的形成、聶斯托利教派的想法。總而言之,對於一開始接觸聖經研究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信仰與信仰之外
出身於具有福音派色彩的基督教家庭,巴特‧葉爾曼透過歷史批判的方式,為普羅大眾提供了另外一條了解《聖經》的途徑。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現在已經不認為自己是個基督徒,縱使如此,他仍為自己的研究辯護:這不必然導致信仰的崩塌。這雖然沒辦法讓所有人信服,但我倒是頗為認同這樣的理念。或許,在不同時空下,作為一個聖者的耶穌,對我們每個人都傳遞了不同的訊息,而對接收訊息的信仰者來說,最重要的反而是收到這些超越時空的祝福,而非因此喪失信念。與其著重於融會四本福音書的內容,不如認真地透過脈絡去理解其原因,探究其傳遞的訊息本身。
其實本書的取徑並不新穎,以「製造」(Manufacturing)為主題的書籍也十分見,比如
"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
《製作路易十四》等等,這種後現代的思路,有利於讀者脈絡性的了解一些特別龐雜的主題,一步一步認識其背後形成的過程與原因,不會一下子被這些主題歷史悠久又繁複的衍伸討論弄得頭昏腦脹。由於其宗教性質,要如此拆解《聖經》本來就具備一定的爭議,但也不失為另一種了解經典的方法。
而對於一個信仰者來說,縱使世俗與宗教間的裂縫再大,也不是沒有輕鬆弭平的方式。
BTW 首次使用Mooink S的感覺
這是我首次運用電子書閱覽器的書籍,使用了6吋的Mooink S,手持的質感十分舒服,螢幕大小意外的剛好,讀書翻頁的速度也都可以接受,幾乎沒有想像中的不適應,很快就上手了,不暫存放空間更是電子書的一大優勢。但在後續想要快速查找內容時,翻找紙本書仍然較為方便,另外在文章中要引用或是書寫參考資料的格式,也是較不普及。總之,過年期間都抱著小小一台機器在閱讀,初體驗是總是新鮮的,或許再多讀幾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