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瓷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魯迅瓷像
我未曾見過家公、家婆。與先生認識之前,家公、家婆已逝,只能從先生、家人口中,稍稍認識長輩一二。
家公雖是商人,卻始終雅好文藝,喜歡買書看書。工作閒暇時,往往自顧自地捧著一本書,沉浸在書香世界。耳濡目染,先生也喜歡買書看書。不過家公熱愛的中國左翼文學,先生嫌氣悶老套,反而喜歡現代詩、西方翻譯文學。儘管同樣熱愛閱讀,父子品味大不相同,往往各買各的,各自著迷於自己的喜好之中,很少交換彼此對文藝的看法。
兩人唯一的文學交集便是魯迅。魯迅是家公最最喜歡的作家,家中蒐羅了一些不同版本的魯迅作品。由於垂手可得,先生從小就讀了很多魯迅,他表示魯迅的小說易讀又有意思,確實相當出色。然而,魯迅頗富盛名的雜文,由於緊扣民國初年的政治事件、社會環境,對於不了解相關背景脈絡的先生而言,內容太過陌生遙遠。尤其魯迅愛用曲筆,乍讀寓意曖昧,不易掌握魯迅的真義,對中學生而言,實在太難了,所以先生對魯迅雜文少有深刻印象。
中學時,老師出了「我的志願」作文題目,少不經事的先生,豪言想成為像魯迅一樣的作家。家公照理看過這篇作文,但沒特別說什麼。想是擔心本地作家難以謀生,不便鼓勵兒子,但又不好澆兒子冷水,再說魯迅又是家公的偶像。家公或許心緒複雜,一言難盡,不如不說。
家公還蒐集一些如魯迅瓷像、名句對聯等等物品。看著小小的魯迅瓷像,彷彿家公仍在某個角落,捧著魯迅的書,與他最鍾愛的作家進行無聲的交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30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生是培風中學校友,畢業之後他依然懷念圖書館。幸而圖書館多年前便開放社會人士借書,他早已辦妥借書證,我們定期至圖書館借書、借影片。 除了中文圖書,圖書館亦蒐羅不少英文書籍,相信能滿足師生需求。且勤於購書,許多剛出版的社科、科普重要著作,也在圖書館推薦之列。對於推薦好書,培風圖書館相當盡心盡力。
梨肉好郎君梨肉好郎君是《射雕英雄傳》提過的蜜餞。黃蓉在張家口初識郭靖,郭靖請黃蓉吃飯,點了他認為的美味牛肉羊肝。黃蓉卻說先吃果子,隨後還點了一大堆菜餚,其中我對梨肉好郎君印象最深,這名稱引人遐思。
很喜歡本地某網絡閱讀社團。我常常在社團留連,欣賞書友的文章,瞧瞧別人閱讀什麼書,開拓視野。不時與書友聊聊相關話題,十分愉快。偶爾也貼文,主要是交交朋友、權充談資。親友大多缺乏閱讀習慣,平常沒什麼聊書的機會,幸而在網絡閱讀社團找到同好。現實生活中的邊緣分子,與其在角落孤孤單單,不如轉而至網絡尋覓同好
友人問起最近讀什麼書,我說重看幾本推理小說,《無臉殺手》、《a不在場證明》等。他有點驚訝,直言也曾為推理小說著迷,但現在就還好。也許很多讀者都是如此,癡迷一兩個推理小說作家,或讀過一兩本,熱情沒多久就消散了。我倒是始終愛熱推理小說,心情不好隨手抓幾本讀一讀解悶。推理小說吸引我的,大概是世情吧。  
《紅樓夢》提過的茶不少,賈母不喝的六安茶等確有實物,惟我有點疑惑世上是否真有楓露茶。儘管不大懂茶,但還真沒聽說,那一款茶或那一類茶是「三四次後才出色的」。由於楓露茶事件導致茜雪離開賈府,有人認為曹公將這碗茶命名音近「逢怒」,是刻意為之,呼應寶玉先前在太虛幻境所喝的茶「千紅一窟」(千紅一哭)、酒
圖文不盧之我家蒜香藤。 很喜歡生分一詞。按照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說法,生分:感情疏遠。    若覺得朋友過於客套,我總愛說:「太過客氣,就生分了。」每每朋友會因此言而稍做退讓,或至少放棄某些堅持。這句話其實有些類近情感勒索,畢竟對方總不能當著本人的面,公然承認打算與我疏遠。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賈寶
先生是培風中學校友,畢業之後他依然懷念圖書館。幸而圖書館多年前便開放社會人士借書,他早已辦妥借書證,我們定期至圖書館借書、借影片。 除了中文圖書,圖書館亦蒐羅不少英文書籍,相信能滿足師生需求。且勤於購書,許多剛出版的社科、科普重要著作,也在圖書館推薦之列。對於推薦好書,培風圖書館相當盡心盡力。
梨肉好郎君梨肉好郎君是《射雕英雄傳》提過的蜜餞。黃蓉在張家口初識郭靖,郭靖請黃蓉吃飯,點了他認為的美味牛肉羊肝。黃蓉卻說先吃果子,隨後還點了一大堆菜餚,其中我對梨肉好郎君印象最深,這名稱引人遐思。
很喜歡本地某網絡閱讀社團。我常常在社團留連,欣賞書友的文章,瞧瞧別人閱讀什麼書,開拓視野。不時與書友聊聊相關話題,十分愉快。偶爾也貼文,主要是交交朋友、權充談資。親友大多缺乏閱讀習慣,平常沒什麼聊書的機會,幸而在網絡閱讀社團找到同好。現實生活中的邊緣分子,與其在角落孤孤單單,不如轉而至網絡尋覓同好
友人問起最近讀什麼書,我說重看幾本推理小說,《無臉殺手》、《a不在場證明》等。他有點驚訝,直言也曾為推理小說著迷,但現在就還好。也許很多讀者都是如此,癡迷一兩個推理小說作家,或讀過一兩本,熱情沒多久就消散了。我倒是始終愛熱推理小說,心情不好隨手抓幾本讀一讀解悶。推理小說吸引我的,大概是世情吧。  
《紅樓夢》提過的茶不少,賈母不喝的六安茶等確有實物,惟我有點疑惑世上是否真有楓露茶。儘管不大懂茶,但還真沒聽說,那一款茶或那一類茶是「三四次後才出色的」。由於楓露茶事件導致茜雪離開賈府,有人認為曹公將這碗茶命名音近「逢怒」,是刻意為之,呼應寶玉先前在太虛幻境所喝的茶「千紅一窟」(千紅一哭)、酒
圖文不盧之我家蒜香藤。 很喜歡生分一詞。按照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說法,生分:感情疏遠。    若覺得朋友過於客套,我總愛說:「太過客氣,就生分了。」每每朋友會因此言而稍做退讓,或至少放棄某些堅持。這句話其實有些類近情感勒索,畢竟對方總不能當著本人的面,公然承認打算與我疏遠。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賈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Thumbnail
魯迅到底是用什麼心情來揮別舊中國的種種美好回憶呢?好奇的讀者請來讀這本「朝華夕拾」找解答
Thumbnail
今天無意之中讀到了魯迅的失戀打油詩,雖然寫的年代跟現在相差甚遠,但現在讀起來,諷刺當時人們在愛情裡的怪現象,放到2021年的今天同樣貼切,刀刀見骨的戳破人們在關係裡頭的「過度美化」與「選擇性自溺」,能把失戀寫得如此文采飛揚的大概也只有魯迅了。 這首失戀詩的重點就是,女方是一個極度羅曼蒂克的女孩兒,
Thumbnail
閏土形象之幻想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
Thumbnail
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也因為做手工【立體書評😂】的緣故,竟然停不下來,於是翻了翻《而已集》,竟看到兩篇關於香港的小文章,一是“略談香港”,二是“再談香港”,覺得很好奇,於是就想一讀窺個究竟,看看九十多年前的魯迅眼中的香港是什麼樣的。這裡說「眼中」,其實是「筆下」的,不過,我自認為魯迅的「眼中」和「
Thumbnail
魯迅的雜文、小說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在於:他展現了一個與歷史課本不同風貌的民國時代。歷史課本編寫者筆下的民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Thumbnail
魯迅到底是用什麼心情來揮別舊中國的種種美好回憶呢?好奇的讀者請來讀這本「朝華夕拾」找解答
Thumbnail
今天無意之中讀到了魯迅的失戀打油詩,雖然寫的年代跟現在相差甚遠,但現在讀起來,諷刺當時人們在愛情裡的怪現象,放到2021年的今天同樣貼切,刀刀見骨的戳破人們在關係裡頭的「過度美化」與「選擇性自溺」,能把失戀寫得如此文采飛揚的大概也只有魯迅了。 這首失戀詩的重點就是,女方是一個極度羅曼蒂克的女孩兒,
Thumbnail
閏土形象之幻想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
Thumbnail
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也因為做手工【立體書評😂】的緣故,竟然停不下來,於是翻了翻《而已集》,竟看到兩篇關於香港的小文章,一是“略談香港”,二是“再談香港”,覺得很好奇,於是就想一讀窺個究竟,看看九十多年前的魯迅眼中的香港是什麼樣的。這裡說「眼中」,其實是「筆下」的,不過,我自認為魯迅的「眼中」和「
Thumbnail
魯迅的雜文、小說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在於:他展現了一個與歷史課本不同風貌的民國時代。歷史課本編寫者筆下的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