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五四時期,魯迅是反傳統的一員大將,他有兩篇小說最有名,一篇〈狂人日記〉,是批判孔教的;另一篇〈阿Q正傳〉,是批判莊子精神的。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魯迅大筆一揮,都要把他們給打倒;但如果我們只看到魯迅「反對」的一面,而沒有看到魯迅自身具有的儒家氣質與道家氣質,那可能並沒有真的了解魯迅。
魯迅雖然把莊子化成一個可憐又可笑的「阿Q」形象,用「精神勝利法」來諷刺莊子那種「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的精神,但魯迅卻很欣賞魏晉名士(如嵇康、阮籍),而魏晉名士實際上都是莊子思想的信徒。由此可見,魯迅的內在其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他雖然反對傳統,但他自己就是活在傳統中的人,他自己也無法與傳統一刀兩斷,而是處在又愛又恨的矛盾之間,充滿戲劇性的張力。
再說到魯迅的〈狂人日記〉,這篇小說首次引入西方小說意識流及象徵主義手法,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將人物內在的矛盾與靈魂的衝突完整呈現出來,雖然模仿西方小說的痕跡很重,但確實可以視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里程碑。
當魯迅翻開課本的時候會看到什麼?他說他只看到滿紙寫著「仁義道德」,仔細讀到半夜,才看到夾在字縫裡的其實是兩個字,叫做「喫人」。這是什麼意思?
所謂「喫人」,指的是中國古代的道德禮教,雖然表面上冠冕堂皇,實際上全是在剝削人的自由;只要有人拿著「禮教」的招牌,就可以肆意地控制他人、奴役他人、踐踏他人的尊嚴,直到把人逼死為止。而且在中國社會裡,這種殺人手段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既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如果我們讀〈狂人日記〉,只讀到魯迅批判禮教的話,那我們就讀得太淺了。實際上,魯迅透過這篇小說在逼問我們一個問題:誰該為「喫人」這種惡劣的社會風氣負責?
──誰該負責?
雖然是透過禮教,才使得「喫人」的行為合理化,但如果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禮教的頭上,那其實是規避了「人」自身的責任。如果人不能徹底地反省自我,就不能真正的認錯,也就無法徹底改正「喫人」的惡習;這就是說,如果我們的靈魂沒有淨化,即使把禮教給打倒了,我們的社會還是有可能以不同的形式,繼續上演著「喫人」的悲劇。
魯迅的〈狂人日記〉,正是希望所有讀者徹底懺悔自己的「罪孽」。我們必須承認,包含自己在內,社會上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喫人」的幫兇,我們每個人的嘴裡都吃著別人的肉,喝著別人的血。
「四千年來時時喫人的地方,今天纔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裏,暗暗給我們喫。」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喫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
也許我們不一定覺察到自己吃過人,但是生活在「喫人」的社會中,你必然也吃過別人的肉,必然也喝過別人的血;所以,請不要覺得自己很無辜,在這個龐大的共犯結構中,沒有人是無辜的,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沒有罪,沒有人可以逃脫這個充滿污血的大監牢……
──在良知的法庭前,這一刻,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認罪。
一旦反思到靈魂的最深處,我們才能真正淨化,使社會風氣徹底扭轉,不要讓下一代繼續捲進這個共犯結構中。因此,魯迅在小說的最後疾呼:
「沒有喫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
救救孩子……」
請教育部跟大考中心救救孩子吧,人生已經夠苦了,不要再折騰孩子(跟苦命的老師)了。
(唉,我鋪梗鋪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