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的歲月痕跡,留在人的腦中與心中?又有多時候,記憶與感觸真實的湧上心頭呢?那天,無意間在蔦屋書局架上,看到一本名叫巨流河的書。 可能是名稱吸引著你,更有可能是商業技巧的排列方式,在一個好的視角中,就悄悄地出現在你的視野。
不加思索地拿了起來,翻了前面幾頁的序,看來是本關於歷史的回憶錄。講真的無法定義對回憶錄應該有什麼想法,總覺得人的記憶有些是被自己編造出來,對當下有某些情感所建立出來的故事。再多翻幾頁,寫到國共、日本、台灣,幾乎是近代歷史相重要的事。環顧當今台灣的政治氛圍,網路上的對立,再再地顯示出今天的我們永遠都是歷史演變出來的結論。
寫回憶錄的人是誰??開始真的搞不太清楚是誰?為什麼這位女士寫出來的書,許多人都願意幫她站台呢?想必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原來是本描述一段戰亂顛沛流離的歲月中,人民如何在混中過生活?如何在戰亂中,努力地安生立命?如何在戰亂中保有該有的人性?未經歷過戰爭的人,無法真的透過書的描寫就能明白戰爭的可怕。偏偏在讀完這本書後,烏俄戰爭爆發了。許多人認為不會戰爭,但真實的就發生了。
好!話題扯遠了些。這本書將帶給你什麼反思?
當每個人不是受害者時,無法理解受害者真實的痛,更別與受害者談論原諒與釋懷。透過作者的一生,她看過、聽過日本人侵襲中國時慘忍的一面,她遇到共產黨興起與家人受到文革的鬥爭時的情況,她經歷台灣威權轉型的時代。你將透過文字描述中,回顧歷史發生的事情。你將從書中理解許多人努力地在不受政治影響下,秉持該有的風骨執行對的事情。從她在書中定義何謂台灣文學的格局,就清楚說明她對於自我專業要求有多高,她對執行教育本質該有的行為是無法退讓的。
最終的結局,如同她描述海浪從巨流河開始到啞口河的寧靜,令人感受到至高的格局。一股靜幽幽地結語,像是她為教育、為文學所做出的貢獻之大卻又寧靜。讀完這本書將帶給你對歷史、政治與教育,會有新的思考方向。你將不會再追尋著網路分眾的主流思考走著,而是更清楚地理解歷史演進的軸線。在動亂與價值觀再次紛擾的時代,是本值得一讀的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