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整理一小部分。太敏感的那幾篇就不放了,免得被仲仲主委查水表。
是說,今天輪到值班的到底是小英編、小雁編,還是小廖編咧?
往事並不如煙,端看是否留意。空襲記憶也許終會遠去,但今人可以好好梳理脈絡。唯有實事求是探究歷史,才能避免在時光洪流裡遺忘前人足跡、失落文化記憶。澎湖人對於美軍空襲史,是忘記了,還是從未理明白呢?
回首前路,迷塵滾滾。所有的迷思謬誤,皆非「修史很辛苦,多鼓勵少批評」的溫情話術可彌補,或是「認真輸一半、不爽不要看」的自嘲可解決。畢竟,等耆老一一謝世之後,它們可能就是掌握歷史話語權的「知識來源」了。
昔日空襲距今(2020)已逾75年,澎湖當地人如果再不急起直追,彌補治史的荒疏,則人生又有幾個75年可等待、能虛擲呢?
提出質疑的人未必喜愛爭論;指正的目的,也不在否定前人的辛勞。但先民走過的傷痛歷史,不該再被各種烏龍、訛誤、迷糊帳耽誤了。唯有積極整合田野調查、文獻資料、口述歷史,透過有系統的整理與交叉比對,才能盡量還原歷史真相。這也才是二戰結束七十五年後,今人治史不變的初衷。
從此役開始。從1944年10月12日到1945年8月15日二戰終戰之間,只要空襲警報一響,民眾就得盡快躲進防空壕,在黑暗死寂裡聽著美機投彈的爆炸和重擊,不知何處又要化為火海、多少人要送命,甚至擔心置身的防空洞會不會被命中坍崩。這種屏息的「恐懼」,也許才是「臺灣沖航空戰」烙印在耆老記憶裡的真正原因。
如今「臺灣沖航空戰」倏忽屆滿七十六年,與其沉浸在各說各話的身分、國家認同之爭裡,或是編織「如果美軍當初占領臺澎,今天臺灣會怎麼樣」的幻想,倒不如交叉對照各方史料與觀點,讓歷史如實呈現,並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吧。
歷史科普的真諦,應是盡量在有出處、可考察、可驗證的基礎上,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遞正確知識。若一味以「鄉民梗」衝高話題能見度,卻以充斥錯誤的內容包裝印象,或許不是當地居民以及工作者所樂見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2014年著名企業的「冰淇淋豆腐鍋婆婆」事件、2017年網友義憤填膺的「灣生回家造假」風波、2019年「石虎列車設計師抄襲花豹」疑雲,在在說明任何「故事行銷」,都無法逾越「尊重事實」的底線。
澎湖的這起歷史公案提醒我們:縱使是「促進觀光」之類的高尚動機,也不能成為穿鑿附會的理由。畢竟虛假資訊的影響可能長達數十年,更可能在被揭穿後,糟蹋了原本具有潛力的觀光資源。能不慎乎?
正如動畫電影《戰火下的小花》(The Breadwinner)劇中語錄:「故事會永遠留存心中,縱使其他事物都已煙消雲散。」回顧「萬惠宮媽祖接炸彈」神蹟,既有的民俗傳說、采風故事,當然有訛誤、誇大與疏漏,卻承載了當地人世代相傳的真情。今人藉由新的史料輔助,重建事件的來龍去脈時,或許可用開闊的心胸看待這些「美麗的誤會」,了解前人如何解釋戰火裡的巧合、乃至療傷止痛,重建家園。
這正是歷史研究的願景:在兼容並蓄、交互參照之中,映現過去時空豐富的樣貌。
回顧空軍戰管雷達演進史,可以發現:冷戰美國協防台灣(1954~1979)期間,美國協助中華民國逐步完善防空雷達體系。這些雷達站台固然是由國軍操作,但在選址、規畫、安裝、測試、訓練、維修、後勤、售後服務等方面,都可見到美軍顧問團與軍火企業(如GD、Martin Marietta)奔走籌畫的身影,也讓美國透過國軍雷達情資,掌控中國大陸沿海航空兵力動態。
即使1970年代後期美國親共,仍然容許國內廠商(如休斯)對台技術輸出,讓空軍因緣際會趕在中(中華民國)美斷交、軍事顧問團解散之前建構了「天網」系統,為日後的強網、寰網、寰展架構奠定基礎,影響直至今日。
前期的中文資料「既簡略,又不確」,卻融合了國仇家恨的成見,藉由民間口述傳統與文人筆墨流傳到後代,致使各種「政治正確」的荒謬傳說或錯假資料歷久不衰。過去百餘年來的研究者或因不能、或因不願,對於各種史料精粗不分,既沒有屏棄粗陋的材料,也對於較精密的日方史料持保留態度,又未援引其他外文文獻佐證,甚至很少思考何種史料適合解答什麼問題,就更讓錯誤得以「續命」了!當然,從日軍檔案也有少部分錯漏來看,「在不疑處有疑」仍是治史時必須時時謹記的原則。
歷史研究不是「抄好抄滿」的剪貼活,而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取代成見、傳說、欠思考。堪稱「台灣割讓前傳」的1895清日澎湖之役,不正是個明顯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