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朵似的鮮奶油、融口後帶來快樂的巧克力碎片、鬆軟海綿蛋糕夾層...
所謂的「癮」有各種不同姿態,除了菸癮、酒癮、藥癮,比較切身相關的大概還有購物、追劇、電玩、工作、糖...,或許更多。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Gabor Mate提及「所有的成癮都跟創傷及童年經驗有關,成癮不是一種選擇,而是迴避傷痛的一種方式」。
創傷來源除了一般所知的天災人禍、典型會聯想到的家暴、性侵之外,它其實幾乎是每個人都具備,可大可小,卻同等重要。
孤單、羞愧、不被理解、情感忽視...甚至成年之後,我有機會與形形色色的人們相遇,並於交心的過程中發現彼此雷同的心境與失落:原生家庭這把雙面刃留下的傷痕、人與人之間的失信、社會文化價值觀的束縛等等。
日復一日戴上面具過日子,明明負著傷卻任憑它隱隱作痛,直到心裡的缺口再也無法一笑置之。我想,我們都不孤單。
直視並承認自己內心的匱乏,一直都不是容易的事。
多年來我看見自己持續在跟糖癮奮戰,可是我越想擊倒它,我越被壓制在地;另一個很抗拒面對卻知道它真實存在的,是買衣服這件事(儘管我有把握跟同齡的生理女性相比,我的衣服並不算多)。它們來自內在的空洞和孤獨,只是這與旁人無關,每個人都能以自身力量重新灌溉。
可是欲速則不達,於是我逐漸練習放棄追趕不屬於我的時區,先「接受」和「坦然」我當下的模樣,這便是與它們和平共處的第一步。
微小,但無法跳過的第一步。如同完形理論中「矛盾的改變理論」:只有放棄改變的企圖,改變才有可能發生。這個很玄,但很值得細細體會XD
如果還願意往下走,會發現路其實很多條。舉幾個來說,回顧並和自己的內在對話(問問心中那位想要吃掉整顆蛋糕的孩子,發生什麼了嗎?甜食是怎麼樣帶來寬慰?)、生活中有意識地覺察(再度強烈渴求甜感的時候,我正經歷什麼情緒、引發的事件為何?)、透過書本自我認識(從能夠引發自身興趣、容易閱讀的開始)、心理諮商(像是去健身房運動那樣,可以是一種日常生活保健)。
療癒缺口的過程必然感受到不適。但就像重訓那樣,爆汗之後伴隨的身體舒暢,還有隨著時間孵化而成的肌肉線條和充實感,只有自己會最清楚吧!(不重要的資訊補充:本人目前沒有線條,但OK,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