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貨幣政策、烏俄戰爭這些黑天鵝之下,基本面跟股價都脫鉤了,但我們還是需要了解未來的幾個有前景產業,才可以在適合的時候進場,那今天要來了解的是『伺服器』產業。
這次的文章大綱如下:
- 全球伺服器市場增溫
- 伺服器產業遇到的困難
- 相關公司近況:緯穎、嘉澤、博智、金像電、廣達
- 結論
全球伺服器市場增溫
2020上半年雖然許多產業都面臨到一些挑戰,甚至以往的強者電子消費未來的量都遭受質疑。
但是看往另外一邊,在全球雲端應用需求持續擴大,伺服器市場也隨之增溫,年出貨量成長上看5%至7%,其中又以北美市場成長力道最強勁。相關供應鏈也能夠摻一腳,像是印刷電路板(PCB)、ABF載板、高速傳輸IC晶片、散熱模組、機殼。
儘管大環境有許多變數存在,消費性市場起伏不定,但是伺服器需求未來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剛剛講到全球伺服器市場增溫,年出貨量成長上看5%至7%,其中以北美市場成長力道最強勁。有幾個原因:
- Intel、AMD伺服器CPU新平台轉換:
2021年 Intel、AMD伺服器架構改款,中國、美國等資料中心客戶將大量採購新伺服器,推升機殼、散熱需求大增,市場動能預估自第2季起開始逐季增強。
2. 高效能運算等需求增加:
伺服器機殼龍頭廠勤誠曾於法說會指出,伺服器需求熱絡,且出貨穩定,主要歸功於人工智慧(AI)、5G、高效能運算等應用,推升伺服器出貨量向上。
伺服器在雲端技術中的角色
那我們講一下為什麼在之後發展的雲端技術中,伺服器占了這麼重要的腳色。
- 伺服器通常會以網路作為媒介,對公司內部用內網提供服務,也可通過網際網路對外提供服務。
- 伺服器講簡單一點就是硬體更強大的電腦。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強大的CPU(運算能力)或是具備大量的儲存空間
- 讓這台電腦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工作及負載大量的檔案資料儲存,並為大量使用者提供服務。
- 像是Amazon或者Google都給使用者使多服務,像是Google 搜尋、Google map 地圖、Gmail 等等,這些服務的背後都是需要很多很多強大的電腦 (伺服器) 幫助我們。
全球伺服器市場增溫
大家還記得舊的尖牙五股的話,雖然他們最近表現不好,但硬體需求還是存在,這些雲端服務的廠商都需要伺服器。
像是亞馬遜(Amazon)、微軟與Google都在全力衝刺雲端服務事業,並在各地建設資料中心,那我們台灣的廠商,像是鴻海、廣達、緯穎與英業達等在雲端伺服器這一塊的業績應該是不用擔心。
以微軟來說,台灣首座、全球第66座資料中心最近宣布動工,微軟同時會打造「雲端硬體與基礎建設團隊」,將台灣做為亞洲營運中心,這次將耗資13億美元(約新台幣369億元),是微軟來台31年的最大投資案。
而緯穎與微軟合作的雲端伺服器沉浸式冷卻系統已在美國的資料中心測試,若適合台灣資料中心,未來也會引進台灣。
就算不是把資料中心蓋在台灣,微軟也在印度設立第四個資料中心,提供雲端服務,這部分又有利鴻海與緯穎兩大雲端伺服器供應商。
鴻海旗下鴻佰是AWS最大的雲端伺服器供應商;Google雲端伺服器主力供應商是廣達與英業達。
市調機構預估,整體雲端資料中心需求只會越來越大,以亞馬遜AWS、Google對伺服器動能最強勁,估兩者合計拉貨量將年增逾三成,整體伺服器出貨量在新的處理器平台助攻下,較去年1,700萬台再增6.8%,上看1,800 萬台。其實Amazon雲端服務是非常賺錢的,他們是其他地方再虧錢...像是電動車的投資案,但之後會不會回本就是另一回事了。
雲端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
講到雲端服務,大致上分成三種,跟我們消費者最密切相關的是前二個:
- 訂閱制服務:串流影音平台的公司越來越多,雖然 Netflix 正在衰退,但原因是競爭者很多,如果延伸到雲端訂閱制度的話正不斷擴張的公司有Disney+、Adobe、Uber Pass、Spotify、Amazon Prime、Microsoft 365、Google Workspace、Dropbox,皆是仰賴雲端伺服器的搭配,藉此掌握使用者習慣,並提高消費者忠誠為目標。
- 社群媒體網站: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掌握話題趨勢的可能,如Facebook、Twitter、IG、……等,藉由互動演算,在廣告與使用者之間形成資訊媒介,這些使用者上傳之內容都需要雲端伺服器來儲存,而且數位資料不斷成長。
- 企業數位化趨勢:隨著數位化趨勢,企業轉型成數位作業已不可擋,透過數位化,將企業的管理、行銷、業務、客戶服務、人資、IT等各部門之間以及自己內部的流程通通數據化、統一化,讓不同單位之間可以更有效率地合作。如此一來,企業即可透過數據分析、社群行銷、行動技術、電子商務等在網路上收集大量來自用戶提供的重要情報,企業依據這些情報,淬鍊出含金量更高的資訊,提供超越以往的服務價值。
訂閱制服務
- 採用訂閱制經營的公司平均投報成長率每年都高出S&P 500不少。
- 新型態的訂閱制由於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等各項技術的成熟,除了傳統定期定量的提供商品外,也透過科技的力量提供更多服務。
- 訂閱制經濟正在形成,鞏固會員成為品牌端的最高目標。
社群媒體
廣告收入是社群媒體的主要收益,社群媒體藉由凝聚使用者以確保數位廣告效益。
累計至2022年一月,全球各大社群平台的使用者依舊增加,數位廣告即便需要轉型、演算法需要被審視,仍就吸引品牌端投入行銷廣告預算。
雖然Facebook (Meta) 在前幾個月被不看好,但我們認為跟Netflix 狀況很類似,由於新的社群媒體不斷進入,人的時間跟數量有限,在競爭者不斷變多的挑戰下,眼球跟使用者會被瓜分,如果沒有一直推出新的東西或服務,使用者可能會流向新的平台。
Kepios的分析顯示,截至 2022 年 4 月,全球有46.5 億社交媒體用戶,相當於全球總人口的 58.7%。
社交媒體用戶數量在過去 12 個月也持續增長,自去年這個時候以來,有3.26 億新用戶加入了社交媒體。
最新數據表明,現在每 10 個互聯網用戶中就有超過 9 個使用社交媒體(在我們的全球數字概覽頁面上了解有關人們更廣泛的互聯網行為的更多信息)。
這相當於7.5%的年增長率,平均每秒鐘新增 10 多個新用戶。
但是,請注意,社交媒體用戶的數據可能不代表唯一的個人,並且由於重複帳戶等問題。 還值得注意的是,將社交媒體用戶與總人口數據進行比較可能不足以代表社交媒體使用的全部程度,因為大多數社交媒體公司將其平台的使用限制在 13 歲及以上的人群中。
就背景而言,最新數據表明,全球社交媒體用戶的數量現在相當於全球人口75% 左右。
GWI的數據顯示,典型的社交媒體用戶平均每月積極使用或訪問7.4個不同的社交平台,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接近 2.5 小時。
假設人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在 7 到 8 小時之間,這些最新數據表明,人們清醒時大約 15% 的時間都在使用社交媒體。
加起來,全世界每天使用社交平台的時間超過 100 億小時,相當於人類存在近 120 萬年。
總之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人類使用網路服務的時間跟人數正不斷增加。
社交媒體平台活躍用戶數量
Facebook 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大的社交媒體平台,現在有6個社交媒體平台聲稱每個月活躍用戶都超過 10 億。 此外,17 個社交媒體平台在 2022 年 1 月擁有至少 3 億活躍用戶。雖然有使用者重疊的問題,但人數越多代表,雲端服務功能要越好,速度不能變慢,伺服器硬體規格要隨之增加。
企業數位化(IDC預測)
上面二個部分是一般人在生活上的應用,除此之外公司內部的網路服務也會隨著時代進展,使用量也是慢慢變多。
IDC預測台灣企業在人工智慧技術的預算支出將從2021年的2.87億美元成長到2022年的3.65億美元,成長率高達27%。其中,金融服務跟零售流通的人工智慧預算占比超過台灣總體的60%。
另外雲端運算的發展和環境議題息息相關,全球超過八成的企業認為大型公有雲的資料中心更具永續規劃營運的優勢,將促動新一波雲市場發展。
另外疫情後,Work from home的生活變成了常態,未來工作的虛實整合勢必會越來越多。
伺服器產業遇到的困難
上一段最後講到伺服器產業一樣面臨幾項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最近每個產業都會遇到的狀況:
但因為需求持續增加,不像消費性電子產品一樣,已經有衰退績效。
電動車的晶片荒,因產能過度集中在某些公司,導致出貨速度較慢,伺服器的晶片大多是高階晶片CPU,產能不會和車用衝突,解決的速度較快速。
今年首季全球伺服器出貨季減4.5% 第2季將季增8.9%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報告統計,2022年Q1 低階IC (如PMIC)與MOSFET等元件供應長短腳問題,加上因為農曆因素,華人放假,伺服器出貨速度放緩,伺服器出貨量約減4.5%。
預期第2季伺服器IC、零組件仍有缺口,且中國封城的關係,影響部分供應鏈出貨進度,所幸北美大型資料中心需求強勁支撐,而且低階、高階IC還有與MOSFET的缺口較容易補齊,預估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將季增近9%。
全球伺服器市場概況
小結
雖然現在許多公司的基本面跟股價不成正比,脫鉤嚴重,但這邊還是必須講一下伺服器需求的確是有未來性的。
- 伺服器的需求熱潮應該不是短期現象,畢竟雲端服務是整體趨勢,連蘋果都要推出租借手機的服務,這背後的原理又是一台又一台的伺服器,那HPC(高速運算服務)、AI人工智慧這些需求,會拉升整體伺服器的換機潮。
- 供應鏈及缺料是一大隱憂,晶片荒、戰爭還有疫情、航運等等淺在問題,只能等待廠商們去解決。上半季雖然出貨有些狀況,下半季理應更好,在股價的波動上也比起其他科技廠小一些,但大環境影響難免會遭受波擊。
伺服器產業鏈相關公司近況
緯穎(6669)
- 緯穎的主要客戶是微軟、Meta等,主攻資料中心、雲端基礎架構等, 2021年受到缺貨影響,成長動能有限,營收1,926.26億,年增3.1%,在微軟及Meta資本資出擴大下,法人樂觀預估今年營運獲利將逐季改善,今年營收看增20%。
- 在兩大客戶Meta、微軟資本支出高速增加下,美系外資點名買進緯穎買進。而除了Meta、微軟,全球最大雲端服務業者亞馬遜AWS,也是緯穎客戶之一。
- 展望2022年,因應遠距工作、教學與各種 AI 應用需求,雲端資料中心產業持續成長,但整體供應鏈風險仍在,緯穎透過與上下游客戶供應商協同合作,並在未來兩三年持續擴展全球據點以達到目前五到六倍的產能規模,維持營運穩定及彈性。
嘉澤(3533)
- 嘉澤在伺服器、桌機市場中,是排名前三的CPU與DRAM插槽製造商,於英特爾與超微(AMD)平台各有30~35%、50%的市占率。2021年營收213.92億元,年增23.71%,今年兩大CPU廠將推出新平台,所帶來的成長動能也備受市場期待。
- 大和資本(Daiwa)報告指出,連接器供應商嘉澤(3533)是數據中心硬體領域的首選之一,大和認為,嘉澤受惠於長期伺服器出貨成長和新CPU(中央處理器)平台規格升級,將嘉澤上調至「買入」,目標價從750元調至860元。
博智(8155)
- 博智為中小型利基PCB廠,產品涵蓋伺服器/網通、工業電腦(含半導體測試設備),比例各半,受到缺料影響,2021全營收29.04億元,年減0.38%,高階訂單看到今年第三季,今年擴大資本支出4億元於多層板壓合設備,滿足訂單需求,有利今年獲利表現。
- 高階工業電腦及伺服器需求強勁,PCB廠博智(8155)前2月合併營收為6.32億元,博智預估,第1季合併營收有機會挑戰單季歷史新高,近期投信積極買超,博智3月18日股價以漲停板216.5元作收,創下掛牌新高價。
金像電(2368)
- 金像電為老牌PCB廠,產品組合,伺服器板約五成、網通板二成、NB板二成,2021年營收266.18億元,年增13.79%,創歷史新高。目前網通、伺服器訂單看到第三季,未來半年產能也已被客戶預定,因應訂單需求,新增蘇州廠第二季將開出產能,外資看好金像電成長動能,目標價並由 91 元調高到 95 元。
- 金像電3月營收26.3億元、月增21.8%、年增21.5%,衝上單月新高,首季營收也以72.2億元刷新歷史次高紀錄,較去年同期成長24.79%,業績表現強勁。
廣達(2382)
- 廣達筆電和伺服器的代工廠,營收比重大約七比三,2021年合併營收達1.13兆元,年增3.54%,創歷年新高。伺服器主要兩大客戶Meta、Microsoft持續資本擴張,廣達已拿下Meta一半以上的訂單,有助2022年營收可再創新高。
- 業界看好,廣達受惠美國大型雲端服務業者(CSP)亞馬遜、微軟、Google與Meta持續投入資料中心建置,廣達身為相關業者主力供應商,需求同步看增。加上今年英特爾及超微伺服器平台世代交替,搭載新品可望在下半年逐步放大出貨量能。
伺服器供應鏈Q1營運狀況
結論
- 雲端技術裡最重要的就是「 伺服器 (Server)」,因為它提供網路上的用戶端電腦,也就是說使用者所有的網路服務,都需要它們幫你處理。
- 在文章前半部,我們也收集到了很多數據跟大家說,2022~2023年全球伺服器產業應該會進入加速成長期,因為社群媒體不斷壯大還有元宇宙應用等,每個公司的硬體規格都要不斷加強,這都將推動伺服器出貨成長。
- 雖然2022年上半季有一些隱憂,但基本面的趨勢依然存在。台灣在雲端技術上有完整的伺服器供應鏈,紛紛吸引國際大廠下訂單,量能可期。
- 近期有許多基本面跟股價脫鉤的狀況,其中銅箔、CCL相關供應鏈跌幅非常劇烈,雖然我們挑選出來的緯穎、嘉澤、博智、金像電、廣達目前震幅還沒有這麼誇張,但投資者依然需要注意大環境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