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它離去,如死亡一撇的/距離。
There's a certain Slant of light,
Winter Afternoons-
That oppresses,like the Heft
Of Cathedral Tunes-
某種光線的傾斜,
在冬天的下午-
其壓抑,沈重
如教堂恢宏的樂音-
Heavenly Hurt,It gives us-
We can find no scar,
but internal difference-
Where the Meanings,are-
天堂的傷害,帶給我們-
傷痕無法找尋,
但內在的變異-
意義之所在,是-
None may teach it-Any-
'Tis the Seal Despair-
An imperail afflication
Sent us of the Air
無人參透-任何-
這是絕望的印痕-
莊嚴的苦惱
在逼人的空氣中-
When it comes,the Landscape listens-
Shadows-hold thier breath-
When it goes,'tis like the Distance
On the look of Death-
當它降臨,景觀聆聽-
陰影-屏息-
當它離去,如死亡一撇的
距離。
狄金森在使用新教聖詩的抑揚格四音步詩節奏的同時破壞了其連貫性,轉為一種呼吸或自然的思緒。這種破壞效果帶來了奇妙的美感(在這裡提議讀者直接讀原文,尤其是第二節的部分)。這一設計並非僅僅為了帶來閱讀美感,也與詩的內容,其中的苦惱,有直接的關係。
注意兩處矛盾修辭法:「天堂的傷害」,「莊嚴的憂愁」。中心詞「傷害」和「憂愁」指名了光帶來的壓抑和「絕望的痛苦」,但「天堂」和「莊嚴」中隱含著肯定,就像我們有時說「享受孤獨」,狄金森對這種傷害的姿態是雙重的。這種矛盾心理提現為奇特的韻腳和大量的破折號帶來的呼吸間隙,以及愁緒的轉變。
狄金森的呼吸和思緒對宗教節奏的一系列短暫的剎停在最後一節擴張為整個環境的屏息「聆聽」,聆聽什麼?斜光。這種聽覺和視覺的混亂在第一節中已經完成(當她把光與樂音聯繫在一起),但是這並不是康定斯基式的聯覺,而是對感覺的不信任。狄金森通過這種從視覺到聽覺的微妙轉換拋棄了這兩者,而上升到一個非感覺,而是「知覺」的知性層面。讀者要抵達這個非感覺層面,就能體會到狄金森所描寫的真實:斜光降臨,靜觀聆聽,陰影屏息。體會那種莊嚴的苦惱,自然過程拜倒在人類姿態下。
斜光的源頭應該是狄金森的宗教態度,但斜光本身是一種知覺。那絕望的印痕貼上她的心,令她痛苦而欣喜,就像同時感受到愛情中的妒忌和激情。在這首詩中詩人的自我壓倒了一切自然過程,她自己意識中的某種特殊傾向外化為對斜光的綜合知覺。
面對狄金森,這自但丁以來最無可比擬的偉大心靈,吾輩愚人只能屏息聆聽。
英文部分以及狄金森的手稿掃描來自美國狄金森國際學會給出的權威版本。
翻譯由T完成,參考了江寧康和王家新的譯本,克里斯蒂安-米勒提供翻譯意見。
感謝布倫達-希爾曼與哈羅德-布魯姆在理解本詩的過程中提供的有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