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一篇提到到《傷寒論》的方,所以這裏對漢代劑量單位的換算來說明一下。
我只是業餘用方的人,不是專業研究的專家,簡單來說,《傷寒論》中的一兩換成現在的一錢(合3.75g,台灣中醫師,目前開藥方,仍是以錢制來開方)就對了,那為什麼古代人的方劑量那麼重?課堂上老師曾解釋說,因為古代很窮啊,吃得不是很好,都是拖到不行時才就醫,所以在劑量上做功夫。今時與古代生活大不相同,舊時人們勞力多,現代人有車代步吃好喝好,時空背景不同,用藥劑量當然要變化。我看了郝萬山講傷寒論的影片,有一集有講解漢代劑量換算,整理如下:
一斤=250g 十六兩為斤 一兩=15g(250/16=15.625g)
千二百黍重12銖,「兩」個12銖是1兩
三十斤為鈞 四鈞為石
所以千鈞一髮, 千鈞=1000x30x16x15g/1000=7200kg
*石為重量單位音「實」; 石為容量單位音「蛋」
千二百黍實其龠 兩個龠為合 (音隔, 20ml)
十合為升 (1升=200ml)
十升為斗 (1斗=2000ml)
十斗為斛
一黍為分
十分為寸 (1寸=2.3cm)
十寸為尺 (1尺= 23cm)
十尺為丈
十丈為引
《傷寒論》要注意劑量中的這個「分」字,除了麻黃升麻湯,它是具體的衡重單位之外,其他的這個「分」都是劑量比例。晉朝在衡重的兩和銖之間加了分,6銖等於1分,4分等於1兩。
中藥方劑的組方最關鍵的就是劑量,同樣的組方劑量不同時,主要功效就會不同,如傷寒太陽中風第一祖方的桂枝湯,火逆奔豚的桂枝加桂湯跟太陰病的桂枝加芍藥湯。主要是因為邪氣和氣血的陰陽盛衰來加減變化。
現在來說半夏中毒咋回事。
「梅核氣」這玩意兒,有經驗就知道這是肝氣鬱結,症狀是咋樣?就是喉嚨裏好像有痰,吞不進吐不出,上班族很多都這樣,只要聽到有人時不時發出喀、喀、喀聲的,大概就跑不掉了。有回中醫師見到我,就問知道「義」字倒過來是什麼嗎?因為我也是肝氣鬱一族,我只記得二月河小說裏,九子奪嫡的情節,什麼八王大的預言,我搖頭不知道,結果醫生寫答案給我看 「我王八」當場醫生開了我玩笑,可好像也是事實 >.<|。所以人就是要修為!
因為知道《醫方集解》中有個七氣湯,專治梅核氣,有一陣子我犯了這毛病,就照書中劑量抓了兩劑回家煮。第一劑藥頭藥尾合起來共兩碗,我喝了果然喉嚨沒那麼卡了。我還跟一位大姐說有效,她還「特別」問我劑量,我說照書抓。因為還有一劑,所以第二天早上就又喝了一碗,然後狀況來了,覺得喉間不對了,就是怪,然後一直想吞口水而且也有口水,吞多次,喉嚨還痛,就知道劑量出事,再翻書一看組成:
半夏薑汁炒五錢 厚朴、薑汁炒三錢 茯苓四錢 紫蘇二錢 加薑棗煎。
對厚,半夏有小毒,八成中毒了,半夏五錢!!!!
就這樣我就明白什麼叫中毒了 @@,一次五錢真的很重,難怪那位大姐特別問我!所以吃藥這回事要中病即止,我其實好得差不多了,為了所謂的鞏固療效又多喝,根本是找麻煩。《黃帝內經・至真大要論》已經說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用大毒的藥去治病,病情好轉十分之六便不可再用);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很多事要驗證,千萬別人云亦云,就像課堂上老師一直耳提面命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要學會判斷才行!現在可以明白經驗是多少人寶貴的血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