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我和魯夫聊起了『忍』這個字。
從魯蛋身上我更能體會,因為魯蛋的世界裡沒有「忍耐」這個詞,他餓了累了不舒服就哭,睡飽了就笑,嬰兒是沒有忍耐的。
在大人的世界裡,卻不能缺少忍耐,若沒有忍耐那根本無法生存,除非他人願意忍耐你,那這種人多半非富即貴,出生就拿了一手好牌。但大多數的人都是工薪族,在碩大的職場一格格的辦公桌裡,是渺小的小螺絲釘,只能忠實地卡在那些工作的齒輪裡,累了無法大哭,即使看到不對的事情,也要默默待著,在華人文化裡總是棒打出頭鳥的,畢竟大家都是為了一份薪水餬口飯吃。
最近的經驗是自己在沒拿一分錢的情況下,幫忙一個NPO團體寫計畫,一開始很熱心,但到後來覺得很挫折,我發現這個歷程就跟協助還沒準備好的當事人一樣,你做的太多但對方卻沒跟上,更何況是無償付出,似乎這個無償付出更讓人學會不懂珍惜,也讓我反思到在心理師的工作裡,我們講求諮商的架構,講求界線,避免雙重關係,這些其實都是在協助心理師和個案,讓心理諮商成為有效與避免傷害的,在晤談中我們確認釐清動機,給予支持鼓勵,但不該幫個案負起他該擔負的責任。
曾經遇到一個沒有感覺的個案,或許是因他生活在控制慾極強的家庭裡,他不被允許有自己的意見,長期這樣下來他失去了感覺,感覺並不是真的失去了,只是他講不出來,每次在晤談裡我詢問她的感受,她總說沒有感覺,很多時候他感到不舒服了但沒有表達也沒有拒絕,我想這大概是他在這樣的環境下的生存之道,但這種壓抑是不舒服的,因為情緒是會累積的,無法視而不見,在一次次的晤談裡,我看到她雖然仍會說沒有感覺,但在生活中卻開始學會拒絕和自己做選擇,這是有進步的。
忍耐是幫助自己活下去的能力,但過度的忍耐卻是會讓人抑鬱成疾。人不該無緣無故的忍耐,也不該一味的忍讓,過度的忍讓會讓人覺得好欺負,但也不該從不忍耐,因為完全不忍耐的人是讓人覺得疲憊和難以接近的。在忍耐的同時,我們得先意識到自己現在在忍耐,思考我們忍耐了什麼,並想想為何而忍耐,當知道自己忍耐的理由和目標,以及忍耐的底線,那這個忍耐是有其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