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關於自閉症者的走出小世界後,出現因為旁人的不斷叫自閉症者,導致自閉症者忍到極限而口氣不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情況,主要是在慈惠日間的打卡前。

因為,陳姓小學學歷學員不斷叫我,結果,見我不答理,就找高姓自閉症學員去處理晾在日間側門的腳踏墊問題。(因為最近有強級風,陳姓小學學歷學員怕被吹走。)

而我當下,不斷忍,直到極限,就開始口氣不好。

其中,也有提到〝這叫做杞人憂天〞、〝腳踏墊因為有吸水而增加重量,不可能被吹走〞。

因此,陳姓小學學歷學員因為有被我〝兇過〞的經驗,怕我的情緒到頂端而怕到,就順理成章的〝迴避〞,當然,也有收斂許多。

而要是自閉症者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在學校,自閉症學生可以請小天使〝錄影〞做為證據

一個好的小天使,是不可能完全無視自閉症學生的。因此,老師除了請班長、副班長及風紀股長在下課後的〝監視〞,小天使也可以額外注意,那個壞地球人學生〝惡意〞在自閉症學生不想理人的狀態,不斷叫自閉症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閉症者的出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星兒的出路
84會員
1.5K內容數
這是關於自閉症者的安置和就業的兩條路問題,在這之前,大多為了有個人的生活費,通常以進入職場為主。問題是,在台灣的大部分職場環境,是對自閉症者不利的,因此,自閉症者容易有職場霸凌的危機。所以,在選擇安排自閉症者的安置機構,往往無法進去。因此,這是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星星兒的出路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相信所有讀者都知道,星兒的問題行為,背後必然有原因。 因此,星兒的問題行為,就要做偵探,找出原因為主。 那麼,如何活用呢? 以攻擊行為做例子:搞清楚有錯的一方,還是雙方都錯?要是星兒執意否認,是什麼原因? 基於這點,就是星爸媽在家觀察星兒的部分。 因此,有繪畫能力的星兒,星爸媽就可以要求星
2025/05/03
相信所有讀者都知道,星兒的問題行為,背後必然有原因。 因此,星兒的問題行為,就要做偵探,找出原因為主。 那麼,如何活用呢? 以攻擊行為做例子:搞清楚有錯的一方,還是雙方都錯?要是星兒執意否認,是什麼原因? 基於這點,就是星爸媽在家觀察星兒的部分。 因此,有繪畫能力的星兒,星爸媽就可以要求星
2025/04/28
接上篇:發脾氣及逃避 在居家訓練來說,星爸媽的傷腦筋,是星兒無法照指令去做。 這種情況,怎麼做? 不從服指令 其實,大多時候,是星兒沒有學習動機。 這情況,就要用到代幣板。 因此,代幣板可自制,也可從手機軟體下載。 而缺點就是,星兒在看到的情況下,因為手機藍光而有傷害。 這部分,是以
2025/04/28
接上篇:發脾氣及逃避 在居家訓練來說,星爸媽的傷腦筋,是星兒無法照指令去做。 這種情況,怎麼做? 不從服指令 其實,大多時候,是星兒沒有學習動機。 這情況,就要用到代幣板。 因此,代幣板可自制,也可從手機軟體下載。 而缺點就是,星兒在看到的情況下,因為手機藍光而有傷害。 這部分,是以
2025/04/27
基於星兒的適應轉變速度,是比地球人慢許多。 因此,可能出現的問題行為之一,就是逃避。 關於問題行為的矯正 請所有星爸媽注意:不是所有星兒,和我一樣都能順利反應「沒有就算了」的認知。 當然,這是以購物來說。 在購物的星兒,星爸媽見到該商品的售完,星兒就逃避而記錄。 而矯正的部分,要機會引導
2025/04/27
基於星兒的適應轉變速度,是比地球人慢許多。 因此,可能出現的問題行為之一,就是逃避。 關於問題行為的矯正 請所有星爸媽注意:不是所有星兒,和我一樣都能順利反應「沒有就算了」的認知。 當然,這是以購物來說。 在購物的星兒,星爸媽見到該商品的售完,星兒就逃避而記錄。 而矯正的部分,要機會引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正在準備三年級自閉症學生的入班宣導資料。在準備過程中,也讓我更加看清了一些事情,例如:他突然情緒起伏大,老師們或許還可以猜出原因,但在小孩眼中只會覺得他很奇怪;他無法遵守班上規定,小孩可能會默默地覺得老師不公平;他有特別喜歡的同學,但卻直接摸他的手,嚇到班上許多同學...
Thumbnail
最近正在準備三年級自閉症學生的入班宣導資料。在準備過程中,也讓我更加看清了一些事情,例如:他突然情緒起伏大,老師們或許還可以猜出原因,但在小孩眼中只會覺得他很奇怪;他無法遵守班上規定,小孩可能會默默地覺得老師不公平;他有特別喜歡的同學,但卻直接摸他的手,嚇到班上許多同學...
Thumbnail
這是漫長的旅程 最早是從我一個人在牆邊盯著晃動的文竹葉子開始嗎? 又或者是我對於在學校後花園挖出小溪的著迷? 還是從占據我五年級書包的那幾本哈利波特開始? 或許只是從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奇怪的存在開始 我不知道為什麼別人會突然拉高分貝破口大罵 我不懂為什麼這樣做不行,那樣做是錯的
Thumbnail
這是漫長的旅程 最早是從我一個人在牆邊盯著晃動的文竹葉子開始嗎? 又或者是我對於在學校後花園挖出小溪的著迷? 還是從占據我五年級書包的那幾本哈利波特開始? 或許只是從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奇怪的存在開始 我不知道為什麼別人會突然拉高分貝破口大罵 我不懂為什麼這樣做不行,那樣做是錯的
Thumbnail
其實,這部分,是因為照顧者平時沒有和自閉症者在家時談天,談談在學校的情況。 而自閉症者就算有提出來,頂多不過是耍〝省話〞就帶過。 往往每到假期結束,自閉症者就開始焦慮,變成照顧者感到蠟蠋兩頭燒。 這種情況,對照顧者而言,是棘手的事實。 有的自閉症者,是因為不知道較社會化的社交方式,而造成自閉
Thumbnail
其實,這部分,是因為照顧者平時沒有和自閉症者在家時談天,談談在學校的情況。 而自閉症者就算有提出來,頂多不過是耍〝省話〞就帶過。 往往每到假期結束,自閉症者就開始焦慮,變成照顧者感到蠟蠋兩頭燒。 這種情況,對照顧者而言,是棘手的事實。 有的自閉症者,是因為不知道較社會化的社交方式,而造成自閉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去年9月接到一個新生班的任課,開學第一週該班導師告知我,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是廣泛性自閉症,小學換了3所學校,期間曾經打過校長跟老師,會對他所堅持的事情極度堅持……。聽完該班導師的描述,心裡其實沒有特別擔憂,因為特殊孩子每屆都有,只是狀況不同罷了!   第一次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去年9月接到一個新生班的任課,開學第一週該班導師告知我,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是廣泛性自閉症,小學換了3所學校,期間曾經打過校長跟老師,會對他所堅持的事情極度堅持……。聽完該班導師的描述,心裡其實沒有特別擔憂,因為特殊孩子每屆都有,只是狀況不同罷了!   第一次
Thumbnail
自從去年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的火紅,就吸引許多韓劇粉絲追劇。 問題是,戲劇往往是戲劇,畢竟,現實是殘酷的。 現實的殘酷之一:雇主的考量 撇開在台灣有沒有針對理解自閉症者不談,之所以大部分的自閉症者無法走進職場,是因為顧主的考量。 對雇主而言,需要的是門面。 對我而言,在慈惠醫院日間部的日間文書工作
Thumbnail
自從去年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的火紅,就吸引許多韓劇粉絲追劇。 問題是,戲劇往往是戲劇,畢竟,現實是殘酷的。 現實的殘酷之一:雇主的考量 撇開在台灣有沒有針對理解自閉症者不談,之所以大部分的自閉症者無法走進職場,是因為顧主的考量。 對雇主而言,需要的是門面。 對我而言,在慈惠醫院日間部的日間文書工作
Thumbnail
以自閉症者家長而言,為了協助自閉症者融入社會,連針對自閉症者的〝言語霸凌〞用詞也強制理解。 其實,我認為,不妥。 與其拼命協助自閉症者理解所有的聽不懂抽象詞,不如顧好培養必要的能力就好 其實,真正的融入社會,不是和一般發展者平起平坐,也不是強制和一般發展者完全一個樣,強制要求自閉症者戴上一般發展者的
Thumbnail
以自閉症者家長而言,為了協助自閉症者融入社會,連針對自閉症者的〝言語霸凌〞用詞也強制理解。 其實,我認為,不妥。 與其拼命協助自閉症者理解所有的聽不懂抽象詞,不如顧好培養必要的能力就好 其實,真正的融入社會,不是和一般發展者平起平坐,也不是強制和一般發展者完全一個樣,強制要求自閉症者戴上一般發展者的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是想像,身心障礙者不會憂鬱,因為正在忙著和疾病努力奮鬥,想要成為「健全」人的那份勇氣和堅持,就佔滿所有的時間。就算有短暫的憂鬱、憂鬱都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消化了,還有隨著時間的經過,壓力就會自然排解了,但真的如此嗎?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是想像,身心障礙者不會憂鬱,因為正在忙著和疾病努力奮鬥,想要成為「健全」人的那份勇氣和堅持,就佔滿所有的時間。就算有短暫的憂鬱、憂鬱都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消化了,還有隨著時間的經過,壓力就會自然排解了,但真的如此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