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光而行:洪瑞麟」自3/19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如火如荼展開,展覽內容豐富,也將畫家多年未公開的作品重新亮相於大眾眼前。此次展覽也讓我回想起曾因「近代東亞美術史研究」課程繁忙於臺灣藝術家的研究過程,當時寫的期中文章與洪瑞麟的昔日戰友:陳德旺(1910–1984)有關。
若要說洪瑞麟是「隧道底下的追光者」,那我們可以說陳德旺是「研究光線成痴的藝術苦行僧」。
陳德旺,《南國風景》,1941,油彩、畫布,第4回「府展」展出作品
陳德旺出生於臺北市永樂町 (今臺北迪化街),其父先後從事黃金與藥材買賣,家業豐厚,曾笑稱自己是「枸杞子當零食吃的少年仔」。小學畢業後,陳德旺放棄就讀臺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中學),其後因父親思想開明,順利遠赴中國一圓藝術之夢,但後因戰亂便提早返臺。17歲時,陳德旺進入大稻埕洋畫研究所習畫一年,與張萬傳(1909-2003)、洪瑞麟(1912-1996)成為好友。1930年,三人抵達日本,其後考取東京帝國美術學校。不過,當時「獨立美術協會」鼓吹野獸派畫風,追求標新立異,此種藝術精神深深吸引著陳德旺,於是他放棄美術學院,開始登訪日本各大畫塾,遊走於洋畫新、舊兩派之間,恣意地四處學習。
回到故鄉,陳德旺持續繪畫研究,亦關心臺灣美術界發展。1937年,陳德旺、張萬傳、洪瑞麟退出「臺陽美術協會」,9月,三人連同陳春德、許聲基(呂基正)等人創立「MOUVE(行動)洋畫集團」,其目標是「以年輕、熱情、明朗的心情」研究純正的造型藝術,可惜最終因戰亂走入歷史。而後陳德旺歷經各種美術團體的分分合合、失去幾位至親的巨大事變,不僅生活變得窮困,也鮮少參與美術活動。經由張萬傳的介紹,陳德旺自1952年起先後任教於開南商工和臺北市立大同中學。1973年,自教職退休的陳德旺開始閉門作畫,過著遠離俗世的生活。
陳德旺,《路厝》,1964,油彩、畫布,45x60.5 cm,私人收藏
陳德旺的早期風格涵蓋印象派、畢卡索新古典主義等等,同時講究色彩層次的配置,拋棄單調、過分講求門派的得獎風格,奠定了他日後往純造型藝術發展的深厚基石。他認為,作畫要從「接觸自然」中領會西洋繪畫理論用於創作上的真實意涵,接著將個人經驗運用於畫布上。陳德旺常以對景寫生的畫為底稿,在畫室裡探究描繪對象物的光澤、輪廓等等,描繪出心中的自然景象。藝術家深受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影響,重視畫面的色塊關係、形體處理等繪畫技巧,常常回頭檢視舊畫,不厭其煩地增刪修補,因此他的每幅畫作皆體現數十年的刻苦耕耘。陳德旺的晚期作品,造型渾厚有力;畫家嘗試將西方媒材結合東方繪畫思想,形塑出極具個人特色的抽象視覺語言,例如,《觀音山風景》系列,壯闊溫潤,筆觸來去自如,彷彿與塞尚的《聖維克多山》系列進行跨時空對談。
晚年時期的陳德旺,不顧身體病痛,持續作畫,不斷思考「什麼是畫」,甚至再度遠赴日本,一窺西洋名畫的畫藝。這種近乎發瘋的執著,不僅帶領他走上一條艱辛之路,亦留給後人許多佳作。
陳德旺,《觀音山遠眺》,1980-1982,油彩、畫布,41x53 cm,國立臺灣美術館
陳德旺,《觀音山遠眺》,1984,油彩、畫布,33x45.5 cm,私人收藏
參考資料:
王偉光,《臺灣美術全集15—陳德旺》,臺北:藝術家出版,1995。
王偉光,《純粹‧精深‧陳德旺》,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
圖片來源:
王偉光,《臺灣美術全集15—陳德旺》,臺北:藝術家出版,1995。
王偉光,《純粹‧精深‧陳德旺》,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
【此篇文章於2022年3月21號發佈於臺師大藝術史研究所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