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身體嗎?如果是,為何連呼吸都不能由「你」自由控制?
你在身體外面嗎?如果是,為何可以感覺到肚子餓?
你是記憶嗎?如果是,為何記憶有時會變來變去,有時還自己造假?
你是情緒嗎?如果是,為何來去無蹤,莫名其妙?
你是感受嗎?如果是,為何不能持續存在?
你在哪裡?
你在嗎?
得道者,得自由。自由即自制。
然而,人卻受制於自己的習慣,記憶與價值觀。早上起床,還在想著昨晚的連續劇劇情;中午吃飯時,為了下午的會議內容,而無法享受口中燒鵝的美味;傍晚下班開車時,又不斷的在心中的小劇場,上演著下午與同事的爭執,被人用刀戳一次不夠,非得自己多戳了好幾次。當下的感受,是一種無緣的奢侈。身邊的各種美好,穿越時空來與你相會,卻無緣相見。「你」在嗎?常常自以爲的專注,其實是一種散慢。
「你」是活在當下的嗎?「你」是自由的嗎?
人以為的每個當下,都是由各種感受所構成,然而當人有感受時,它早已成為過去。
人以為正在經歷的,其實都是過去。這些感受又與習慣,情緒,記憶及價值觀交互作用,形成一波新的想法與新的感受與情緒,有時如漣漪,有時如風揚起的波浪,有時卻又如海嘯,終日無不生活在這些心聲之中。這心聲即是「意」,它在無有之間穿梭。
當咱們在橋上看魚悠游於水中時,可以描述一下魚嗎?你的描述是「想像」還是「感受」呢?有明白了「想法」與「感受」嗎?每個想法都是揣測,而你是揣測了感受,還是合了魚而有了感受了呢?感受是由體會而來,當體會不足時,感受即不足。另外一方面,人常常在想的時候,「你」即不在當下了。
「意」常常取代「神」的位置,欲控制一切,而生成道的裂縫;情緒感受也會影響意,也從而生成道的裂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為有了分別而由神生出了意,從神來看,神與意是一體的是ㄧ;從意來看,神意是分裂的是二,而自己以為是一。這分裂彼此的互相作用,即是三,生成萬物。
道德經用「上士」來描述神,是最接近道的,是恆在的。道由神可以展示。用「中士」來描述意,意存於無,很接近神;意受情緒感受影響,存於有;意所有的是每一個當下。中士「若有若無」。用「下士」來描述情緒感受。
恆在,當下,感受,合而為一,呈現存粹的自在與臨在。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神接近道,展示一切,你卻看不到它,因為意分別了。視而不見,詞的解碼即是「示」。「夷」,字的解碼是大弓。大,弓指的是「道」。天之道其猶張弓歟。聽之不聞,即是心聲。隨時在心裡的叨念,耳朵是聽不見的。「希」,爻巾,交錯交織而布滿。「希」,也有「望」跟意圖的詮釋。情緒感受,是用身體掌握不到的,卻又跟身體最貼合。「搏之不可得」,「搏」字是「捕」「寸」。寸是身體得象形。稱之為「微」,很細微,意不在意處,才能覺察它的來去。看不到,聽不見,掌握不到,這三個常常互相交戶作用,而道為之生成裂縫。神不會只展示自己,意也是它的素材。意與情緒也不會去取代神的位置。這三個合而為一,相續不斷,回到還沒分別時,最初的樣子,「無」「有」的分別也不明顯,這樣的狀態稱為忽恍。意不在意處,而現心流,心的本來面目。無有的分別,發生的很迅速,過程也只是ㄧ瞬。「無」「有」分別一出,即示現意生隙之光與物。明白「意」會產生道的再平衡的裂痕,保守其意,調御其念。以意的指向,道再平衡產生裂縫,而在無產生空間,即是將己與道繫於一處,合一,是道生萬物的準則。
「忽恍」 不在意不注意,似有似無。「無」「有」分別一出,即現意生隙之光與物。
「忽」迎之不見其首,「忽」字無首,是「心」。
「恍」隨之不見其後,「恍」字無後,也是「心」。
「古」字形上展示「意」的分別分裂。「今之有」,有即前言之心,今心是「念」字。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明白「意」會產生道的再平衡的裂痕,保守其意,調御其念。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以意的指向,道再平衡產生裂縫,而在無產生空間,即是將己與道繫於一處,合一。
本章指出,心是道生萬物的準則。所示皆為所念。當下的心念,皆會引導出所示。
即所謂「了一心而通萬法﹐則萬法無不具于一心﹐返萬法而照一心﹐則一心無不定于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