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本系列文將逐一介紹個人參加過的課程、研修、參訪,我想得到跟學習有關的內容。(我自己擔任講師、引導師以或負責人就不在此系列範圍內)
前言:提問的設計
除了文內提及的課程及工作坊之外,我時不時也會參加或是協辦(順便偷聽)一些規模比較小、時間比較短的活動,其中就包括了安齋勇樹的『組織引導概論』,聽完以後我真是醍醐灌頂,感覺前三年體會的東西通通都可以套用這些理論!原來工作坊除了用來建立社群、建立組織,也是用來重塑組織的工具。
簡報引用自安齋勇樹組織引導論-然後他引用自上面那坨日文寫的書
在組織引導論的講座中把問題分成兩種:適應問題跟技術問題。
技術問題是靠科技能解決的問題;而適應問題則是人際跟溝通上的問題。而現在世界上大部分組織內跟組織間所發生的問題,幾乎都是適應問題。
有對世界好的技術卻沒辦法普及;反之,知道某些事會導致環境污染、激化族群對立、讓人類社會沒辦法永續發展,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維持組織間平衡,人類社會還是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毀滅,這些僵化的組織跟人際關係,都可以歸類在適應問題中。
這時為了維持世界能往永續發展、作為橋樑的組織跟社群就顯得重要。而在這些組織跟社群中,需要擅長跨業界、跨族群溝通的人才,也因此讓大家平等對話的引導與工作坊等技巧如此重要。
那有了工作坊當作手段,引導技巧作為關鍵技術以後我們需要讓這兩種工具為了什麼而服務呢?毋庸置疑是為了解決問題,進而達到提問的無限循環。
在正確答案至上的教育體制中(這不只台灣、日本也是),首先要讓大家的腦袋裡安插一個觀念“這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正確答案”。
之前提到過無上限
追求正確答案的想法,對個人可能造成很大傷害。這也是為什麼我後期參加的課程能讓人樂在其中的原因,反正回答什麼都OK,遇到派系鬥爭要提出解決方案,派人去色誘對方領袖行不行?可以啊!讓爭議性人物來代言某些立場完全相反的議題行不行?可以啊!很多事沒做過大家也不知道,怕的不是被失敗跟被罵,怕的是完全停滯不前,陷入僵局,所以才要需要辦那麼多工作坊,需要各種立場的人一起上課討論。
這些所有流程的終點並不是達到某個“正確答案”,而是透過無止盡的提問跟修正,來找到無數的答案來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我們該重視的是“設定問題”,而不是找到正確答案。
在本系列文前文介紹的光輝塾跟PLUS KAGA裡面擔任導師的三島與尾野其實都在講座QA上針對台灣老師們:「該怎麼引導學員」的問題不約而同作出了「我只是不斷的丟出問題讓他們思考」這個答案。我想很多台灣人聽了應該一頭霧水,老師如果不能解惑,不能提供答案那怎麼算老師? 但我想三島與尾野的成績無庸置疑,這就是現在日本教育尖端的主流。
這系列文章中不只一次引用了
提問的設計這本書中的內容,前文提到我有參加過作者安齋所舉辦的講座,而後來在其他跨組織溝通課程中也引用過他書中內容,因此推薦所有需要用到工作坊解決問題的人都可以買一本,有經過實務操作以後可以體會更深,值得作為工具書反覆閱讀。
題外話:這是某次讀書會成員跟我說有去找教材引用根據的書來看,我才發現原來作者的課我早就上過,這圈子到底有多小啊?
自由大學
【主旨】
「為了追求自由,我們需要學習什麼?」這就是自由大學一切課程的主旨。
自由大學注重民主治理與學員自主性。由學員們投票、提案來決定下一期的開課內容,類似台灣線上服務
HAHOW的實體版。自由大學特別的地方除了大家可以投票決定開課內容以外,還強調三大原則。
1.永續性:所教授的內容必須是能跨越世代的知識,比如因為軟體可能被淘汰,因此教工具軟體就不在此限。比起傳統重視“手段”跟“工具”的課程,自由大學更重視想法。比如怎麼經營場域營造?怎麼營造社群?如何開設一門課程?另外篇技術類的有:怎麼去市場挑魚?怎麼搭配香料?怎麼擺盤?怎麼釀酒?
2.美意識:直翻成中文是審美觀。開設課程的時候,自由大學很重視透過這些課程,能不能幫助大家打造一個美好的生活。
3.留白:一堂課絕對不會是老師講好講滿,一定留有空白部分讓學員們與講師一起共創。可能是規劃進階學程,也可能一起去旅行或規劃一個小小行動,聽說也有人一起創業。
自由大學課程內分為策展人(キュレーター)與講師,講師提供知識,由策展人團隊重新編輯以後,正式授課由引導師跟講師、學長姊同時上陣,從上課、討論、課後活動都不會只有講師一個人單挑所有學生。
自由大學開課流程(圖片來自自由大學NCL參訪時用的簡報)
【師資】
從很一般的空間設計師、主播、藝廊老闆、大學老師等等,到什麼昆蟲料理研究家、自給自足研究家都有,看得懂日文的可以看
官網介紹。
【進行方式】
自由大學不是一所真正有學歷認證的大學,所以授課方式也很自由,疫情前他們有實體校區,當然也有校外甚至是海外的課程。
【參與學員】
來自各族群、業種,追求“自由”的人們。
【心得】
我知道自由大學是在本系列文章第一篇第一個介紹的參訪時,剛在東京聽完他們簡報,看完他們校區我就為之神往,覺得要是我早幾年知道有這麼好玩的課程還不上爆!後來忙於工作,常待東京的時間短了,還有其他課程跟工作坊要上,就逐漸淡忘自由大學這件事。
後來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課程都改成線上,自由大學也開始可以線上上課!這時我馬上就報了一門場域經營的課程(場域營造跟社群經營、工作坊、引導學可以算是親戚,都有相似甚至重複的地方),報的時候就發現一件事:自由的代價很高!總共五次每次兩小時的課程就要好幾萬塊日幣!
老師在第一堂課的時候就跟大家說「有問題的話請盡量發問,你可能覺得問不問無所謂,但你的問題也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你不想學沒關係,但請不要剝奪其他同學學習的權利。」老師講話語氣一向平平,不會讓人感到多大壓力,但發言內容有時候卻讓人有壓迫感。
追求自由的過程總是伴隨著痛苦...尤其是作業啊啊啊啊
這門課下課以後有分組作業,下課完當天晚上12點以前要交心得,在最後一堂課以前還要自己經營出一個小小的社群,最後上台報告!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多一點,但真的超級無敵高壓,高壓到讓人以為回到以前聯考時代。
當然功課沒交沒寫也沒人會罵,只是下次分組討論的時候沒寫作業那個人就是兩手空空沒材料可以討論,而且這分組是”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人沒準備的話另一個就會很乾。
上課內容從營造場域(社群)的方法論到案例都有,而且大家有問題,一留言老師幾乎是馬上回答,回答完以後還會附上相關資料、文章,有時候甚至還有推薦讀物,要是很認真的人這幾萬塊花下去一定值得!每次上完課感覺就是被拿濃縮營養液灌食一樣,要消化很久,沒有自己操作過場域的經驗,可能更難吸收。
上完感覺自由的代價真高...不只要付錢、付出時間還要動腦去努力學習。
同學們有知名大學教授、電視台主播、大公司主管等等,大概都是有錢又有精力追求自己目標的人,而這群人在社會上取得了名聲、地位與認同,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勝利組,大家也都是熱愛學習與交流的人。從他們身上我也感受到自律的重要...就是...大家真的都很準時交功課欸!!
現在回憶起來過程真是痛苦到讓人想馬上忘光w但翻翻講義跟當時的功課,依舊覺得很值得。自由大學的課程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想得到自由,要先了解自己有什麼地方不自由,而掙脫了不自由的框架以後,究竟要往哪裡去,需要非常強大的自信,還有強大的知識跟人際連結作為後盾。
自由的代價,大到一般人難以想像。
【社群形成】
我參加這門課是線上授課,所以結業以後沒有感覺到當初聽簡報的時候,自由大學成員介紹那種強大連結,說還畢業生可以一起創業幹嘛的。學員也來自日本各地,甚至海外,所以就算是五六個人的小班制,也很難約出來見面,現在大概有點泡沫化了。我想那些社群連結大概只停留在疫情前實體課程的時代吧...疫情快點結束啊。
【相關連結】
痛苦指數★★★★☆
要在一個多月以內成立一個新的社群真的很難(這門課的功課都圍繞著這件事),功課的內容絕對是打開會讓人傷透腦筋的程度,寫一寫除了會懷疑人生以外還會懷疑自己的日文。總之這門真的很操。但認真想學點東西,我覺得自由大學的學習品質跟內容不會讓人後悔。
場域營造的冒險
【主旨】
「每一次的場域營造,都是一場冒險。」
經營過社群,經歷過場域的人應該都能體會。
有人的地方就有場域。一個人的場域是內心的鬥爭或稱之為禪;兩個人的場域,可以是對話,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有上下關係或依賴關係;而三個人或以上,我們可能稱作組織建立、團隊營造。
依照場域持續的時間長短與場所不同,有時候可能是附屬於醫院的養生社群、有時候可能是期間限定的藝術祭、甚至可能是短短一兩天的活動。
場域營造的冒險這一系列課程,把所有場域範圍拉到最大,用解析度最低的範圍尋找參加者與講師,讓大家從觀念上、想法上討論、共學,再從解析度最高的部分去分析集客、企劃與盈利該怎麼進行,是非常有趣的一門課程。
【師資】
除了主辦單位的老闆藤本遼作為總引導以外,副引導跟工作人員、講師每年都會換,經營方幾乎每個都是場域經營者,也不乏有業界知名人士,如果想聽案例還有跟各個案例的經營者交流的話,這門課程很划算。
【進行方式】
前六次是線上課程。最後一次是實體課程,大家從全國各地前往指定地點進行兩天一夜的合宿。
線上的流程如下:
1.總引導開場,破冰。參加的學長姐們跟工作人員會使用文字聊天頻道帶動群聊的氣氛)
2.話題提供。這裡不稱講課,而稱為話題提供,因為講者與參加者不是教與學的關係,而是對等的彼此分享學習。
3.話題總結、問題彙整。主引導與副引導以聊天的方式邊幫講者做總結,邊把聊天欄裡的問題丟給講者讓講者回答。
4.分組討論。每組一定有一個引導師或學長姐帶頭
5.結論發表與回應。每組討論方向不同,有些組會發表心得,有些組則是會有問題,這時每組代表發表完後,引導會適時把話題或問題丟給講者回應。
6.會後會:每次都會有續攤,大家會把聊天室留下來,想續聊的人可以留下來喇賽,因為學員裡辦活動跟經營場域的人很多,偶爾也會有人直接開始合作辦些別的線上或線下活動。
【參與學員】
有社群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心理醫生、急診醫生、護士、廣告公司員工、一般上班族、咖啡廳老闆、NPO經營顧問跟我這種閒人都有。大家無論是經營者或參加者,都活躍在自己的場域中,也都想透過場域經營,開始一些新的事件或打造新的人際關係,參加者年齡從20歲到45歲,大多集中在20歲後半到30歲前半,男女比算很健康(平常這類的活動女生真的太多,男人是弱勢)。
【心得】
場域營造的冒險一系列課程上下來,除了讓人思考自己所經營場域的問題,也會讓人思考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究竟該怎麼應對進退的問題。就如主辦藤本在課程中所說:「我跟各位分享的是我自己能接受的答案,並不是正確答案或唯一答案,希望各位在過程中都可以得到自己能接受的答案。」
聚集來自日本各地、各行各業,對”場域“這兩個字有感觸的人們,一連串針對自我、群體、內心、經營方針等等的討論,內容精不精彩,端看自己參與討論的深入程度,個人覺得無論是場域經營的老手新手都非常值得參加的一門課程。
【社群形成】
臉書社團偶爾會看大家更新一些資訊,後續有活動大家也會私下聯絡,但因為日本很大,所以不同地區的人聯絡就會比較淡。但基本上當初的同學都擁有場域這個共同問題意識,因此最低限度的連結還是存在。
【相關連結】
最終合宿心得文(共六篇,第二篇以後為付費文章,各位大大水水如果付費支持小弟繼續寫作,小弟會非常感激Q_Q)
痛苦指數★☆☆☆☆
因為除了第一次跟最後一次以外幾乎沒功課,每次上課都還可以跟不同人喇賽,所以完全不痛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