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從小就對畫畫有興趣到現在在學校當老師教導學生如何畫畫的本人,大家常常問我「你應該是從小就在美術班出來的吧?」說實在的我到大學,才真正踏入美術系,在大學之前我都是一個在高中臭男生(我是男校出來的)班級中成長的,畫畫則是在外面的畫室學。
說到一切繪畫的基礎,常常聽到答案是「素描」,但為什麼素描重要,有時候學生還真的感覺不到原因,至少在我高中時期就是如此,我小時候最討厭素描了,因為沒有顏色、看起來好像沒有完成、還有每次畫素描都不外乎是蘋果蔬菜類的靜物,靜物就是死在那邊的東西(?),比起靜物我比較喜歡畫動漫人物,所以在國一之前,我是極度討厭素描的,因為我不知道素描能做什麼,也對題材沒有興趣。
直到國一遇到我的恩師陳老師,他也不是美術班體系出來,而是復興美工出來的,他也是以相當特別的方式教導我。
他問我「你想畫什麼?」
「庫洛魔法使的小狼(某位動漫角色)」
正當我以為他會面露難色的時候
「好啊!就畫小狼吧!下次帶過來我教你怎麼把他畫好」
我真是很感動,一方面是自己喜好被認同了,另一方面我可以自由的話我自己想畫的東西。
當然,整個學習過程當然就很開心,因為我有興趣的東西,即使遇到需要全部擦掉重來的狀態,我都會不畏困難去實行,大學在修教育學程時,定義這個叫學習動機,而且還是能讓孩子有自發性的學習的內在動機。
大學到開始教書以後,接觸了好幾種媒材之後,在歷經「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不是山」,總算稍稍體會繪畫技術作為專業技術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才會默默跟學生強調「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小高一矇矇懂懂,老高三又感嘆「畫到用時方恨少」,總是在高三時候調侃他們高一不好好學素描好像也是一個蠻消極的做法,小高一即使再強調三次好像也無法讓他們感覺到素描的重要?而且我覺得很多人聽到素描,就覺得它好專業好困難,進而在心靈中就設下一道防線,這樣就無法學好素描。
我認為畫好素描最重要的除了心靈上的準備以外,底下有幾個心法,希望分享出來幫助到大家:
1. 只要先了解如何做平塗與漸層就好
只要學會畫這兩個的畫法,說實在的你就差不多完成了百分之70的技法了,雖然這個世界有各種不同東西,但細切到最後,只會剩下基本型跟平面與漸層而已,當然有人會說空間啊、質感啊也是要先學會的,是的沒錯,但這些質感細切完,還是只剩下筆觸(平塗漸層都會練到,頂多比較各材質筆觸怎麼下)與平面、漸層。甚至延伸到每種媒材,除了特殊技法以外,一樣只剩下平塗與漸層。
每個媒材都有其特性與其特性展出來的特殊技法,譬如水彩有灑鹽、膠彩有揉紙、水墨有皴法、廣告顏料有乾刷做漸層等等,但除了這些技法以外,只要能了解基本描繪方法,加上練習,便能快速的上手新的媒材。
2. 他長怎樣就畫怎樣
108課綱之後,老師多了一件工作:線上認證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我以前很排斥這件事,總是抱怨教育部什麼不做,專做擾民的事情,尤其在私校都是「導師責任制」,瑣事很多,但這一兩年,我轉換了心境,喜歡從上面看學生的學習心得,當作教學回饋外,也能從學生自己感覺到自己的成長感到開心。
有一位女同學分享的心得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我影響她最深的一句話是「他長怎樣就畫怎樣」,我這句話在課堂上強調過很多次,一方面幫助他們跨越恐懼,希望他們不要只覺得沒畫過感到恐懼(譬如玻璃、頭髮、人物...等無限多循環說『我不會畫!』),而是要他們細細地去觀察質感中的明暗與漸層,另一方面則是在這句簡單的話背後,其實包含了對形體比例的掌握、對質感的描繪、對東西所在空間的處理,這都是練習素描背後要學習的。
3. 練習練習再練習
很多同學都是講的一口好畫,真正要下筆卻是相當恐懼的,但技術類的養成,仰賴的是讓時間與次數跟你交朋友,我常常在小高一剛進來時就跟他們說「你看到隔壁同學畫的很好的時候,你應該要有體認到,那可能是他人生提起筆來畫的第一千張圖,而你現在是第一張圖,會不會有落差?一定會的,但如果你在這三年逼自己畫一千張圖能不能變成隔壁同學或是某位大神呢?我不敢說一定會,但我敢說一定會進步!」如果繪畫視為一種技術的培養,那熟能生巧最適合成為它(甚至是其他技術)的最佳註解。
4. 請多多指教
有同學問「畫一千張為什麼有時候進步幅度就是沒有贏過十張的?」因為少了「指教」也就是請人指導你變好的方向,如果每畫完一張練習就找老師或是厲害的大手給你建議,下一張練習也確實改正過來,進步幅度會比閉門造車的人要進步的快速,這也是為什麼我健身需要請教練的原因,因為比起努力,方向更加重要。
以上是我這十年教學以及三十年學繪畫的心得,目前延伸想讓學生開始自己訂定目標學習,也就是將自學的概念導入繪畫課中,這學期正要開始實驗與實行,期待也能讓學生更有收穫,也希望上面分享能夠幫助到正在學習繪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