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創個好生意是Carol凱若在去年出的新書。一貫的深入淺出,非常好懂,卻直指出居家創業、斜槓創業者會遇到的各個痛點。
今年會重拾,一方面是因為開啟讀書會「不只是媽媽」,二方面是輔導了一些小微型創業輔導,在列今年的讀書會選書清單時,重新翻閱這本書,發現因為輔導個案變多,也讓我對於這本書有不一樣的體悟。加上幾次讀書會的經歷,對於拆解一本書,也有了不同的想法。
這次,也因為收穫更多,很多這一路創過的闖過的,跟這本書交錯閱讀參照,有很深的體悟,也有更多過去以為看懂其實未懂的,再次了然於心。在讀書會,我先設計了一個居家/斜槓創業的自我盤點測驗,藉由測驗了解自己的狀態,建議可以從「在家創個好生意」這本書的一二三部曲開始看,或是直接跳到輯二去看實作QA。
本書基本架構
第一部曲:確認創業主題
了解自己也清楚自己想要甚麼,永遠是關鍵的第一步
「人貴在自知」,珍貴而且重要。了解自己,永遠是關鍵的第一步,居家/斜槓創業是,經營個人品牌也是。
我為什麼要創業?我是誰?我的定位/標籤,以及想清楚自己的SWOT,非常重要。也才能清楚知道我有哪些限制、我有哪些資源和強項、我有哪些機會點,進而去設計自己想要的事業和人生。
再來,你越清楚了解自己,也越可以知道你的利基市場在哪(通常你跟你的第一批客戶會有高度相似的輪廓樣貌)、這個點子是否可行(Carol提到時間、空間、獲利模式和市場需求),以及可以明確通透的了解自己對這個點子的感受,更清晰自己的路徑,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利基市場,打造1000鐵粉。不用多,因為你也沒辦法服務那麼多,就1000個挺你的鐵粉也就足夠。
這些跟一人公司、長線思維甚至很多個人品牌的書,所講求的第一步永遠相同。也就是「人貴在自知」,而那個貴也是因為稀缺,人很難通透自知,所以創業你需要創業諮詢輔導、個人品牌你需要像Amy和我這樣的個人品牌顧問,去幫忙梳理和釐清盲點。
/
不要忽略隱形成本,包含學習成本、身體/情感成本和時間機會成本
獲利方程式
支出的隱形成本
各個不同的創業項目,有不同的獲利方程式和利潤結構。但我自己經驗和對於輔導個案的觀察,通常最危險的是所謂的「隱形成本」,也是Carol在這本書當中提到的。因為這類型成本通常也不會以「金錢」型態出現,但居家創業或個人品牌工作者,很多是一人公司,獲利方程式會跟自身的狀態和體力相槓桿影響,因此隱形成本反而是必須考慮進去的。
所以我特別列下除了Carol書中提到的學習成本,還有整理出:身體/情感成本、和時間機會成本。
學習成本因為上課學習不只是知識技能的提升,也是提升業界人脈的一個好方法,不失為一種創業投資。但凡是投資就必須看投資報酬率,這當中除了學費還有花費的時間都必須考慮。
身體情感成本也是,體力的耗弱、情緒的產生,都可能造成居家創業者在過程當中的耗損。同時也可能花費時間。時間偏偏又是所有一人公司和個人品牌工作者最稀缺的資產,所以也必須考慮進去。
這個過程得留白,有一定的空白時間思考,注意這些隱形成本,並且隨時提醒自己初衷,不過度消耗。舒服才能做得久,做得久才能做得好,把創業和打造個人品牌當成一場無限賽局,重點就是要玩得下去。
/
第二部曲:鎖定超級顧客,發展MVP
第三部曲:選擇對的發聲管道,大聲說出動人的故事
說動人的故事
說一個動人的故事,通常不是太容易。因為你得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甚麼、自己的初衷,接著明白自己可以提供給客戶的價值,而且是客戶所需要的價值,如同先前講個人品牌所說的,你得真愛你的客戶、希望你的客戶成功勝過於你自己。
接著試著運用獨特差異性的產品/服務(有的時候那個獨特差異性,只是因為你是你,你就是那個獨特賣點,所以不要想得太難),進而試著想像這個產品服務流程會帶給客戶的感受,甚至如果有第一批客戶,就可以針對他們去詢問做市場調查,理解他們在這個旅程所感受的以及反饋。
這就是一個屬於你的動人故事!
/
針對人設選擇適合發聲管道
接著一樣,了解自己的真實人設:找出專愛(擅⾧)、運用真愛(熱愛)和⾧情(持續且有市場性),找到適合人設的發聲管道:給意義、給契機、給樁腳。
- 給意義:用動人的故事給顧客買你產品的意義
- 給契機:運用正確的渠道平台和這個動人的故事,創造吸引顧客詢問你的契機
- 給樁腳:寵愛你的顧客,讓顧客成為你的樁腳,好客帶來好客,建立1000鐵粉。
我們常常卡在覺得自己的故事不動人,不值得大聲說。但每個故事都足以動人,只要你真心想要也真心愛你的受眾;每一個點都值得大聲說,因為你不說都可能沒有人知道。
大聲說!用心說!用自己動人的故事去給意義、給契機、給樁腳。
/
Carol的在家創個好生意,在創業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體會,很多細節是必須走過試過才能夠咀嚼品味箇中含意,還沒走過的也可以藉此給自己一些提點。
居家斜槓創業之路,願我們都能溫柔堅定、勇敢前行。如果妳願意,我也願意跟妳一起。
個人品牌之路,0到1很難,但如果你願意,我們會陪你們一起;如果你還願意,我們可以繼續持續,走上打造自己的產品服務,甚至商業變現之路。
歡迎!
本文來自:Cynthia黃馨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