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說話不用打草稿的人,不管是瞎聊、正經討論、還是純粹幹話,都能隨口來上一段。
在剛開始投入農業時,偶然和一個白手創業開背包客棧的年輕老闆聊起對農業的想法,由於滔滔不絕、出口成章、規畫周密(的空話),讓那位老闆十分佩服,甚至對我的計畫感到憧憬。
得知他的回饋時,我卻頓時覺得羞愧......
面對一個已經走在計畫正途上的人,我竟敢大言不慚地口噴空泛論述,彷彿已經胸有成竹、只欠東風。
於是,我開始修正自己,將一些聽來高瞻遠矚的論調收起,重新審視自己究竟踩在什麼立足點,也重新踏出屬於自己的那一步。
把自己收斂好之後,才真正從務農的過程得到更多體會,也嘗試將過去的大藍圖拿出來,確認是否有可以連結的方向,並將過於遙遠的計畫暫時無限延後。
歸零重整的過程中,我發現實際執行時顯得茫然失措,技術不純熟、無法實際展現口說的成果,所以我忽然怕了,害怕自己成為社會新聞中無所事事、敗家啃老的邊緣人。
但又該如何真正走出自己的路呢?這時忽然想起一句話......
『如果不知道未來怎麼辦,那就回到現在吧。』
眼前只能做什麼就去做,放空腦袋,reset yourself,其他都暫且不提。
而這樣看似漫無目的地重複每日單純作息後,感覺竟像睡了場好覺,思緒變得清晰無比,腦袋也自然浮現根據現況可以發展的下一步,但少了看似在眼前卻旋而到天邊的飄渺想法,感覺踏實不少。
然後我略略體會到『不強求』的計畫有時就是最好的計畫,『強摘的果子不會甜』的俗諺似乎通透了道理。
而今我還是對想法侃侃而談的傢伙,只是面對下一步不再空白無力,能說得出也做得到那個短淺的未來。
我並不討厭眼光變得短見的自己,因為淺顯反而踏實,因為踏實反而未來變得穩固,變成一條真正可以走的道路。
即便抬頭看眼前一片荒蕪無路,但路不就只要披荊斬棘的拓荒就會有嗎?怕什麼?
怕了也沒關係,先認輸再重來就好,理想不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成為現實的嗎?
傻傻地走,聰明地活,終究會有走到終點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