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當然,本作之所以引人矚目,亦因為這是日本名導是枝裕和以及知名編劇坂元裕二的首次合作。
回顧兩人的創作足跡,要說是枝裕和跟坂元裕二有何共同之處,想必是那顆總是不忘溫柔的創作之心,往往能狠狠傾倒敘事,一邊穩穩接住失重的角色。或許,對於他們來說,不先攤開世界如何殘忍,便難以抹平生命中的皺褶。然而,這次的《怪物》不僅是難得一見的強強合作,更由教授坂本龍一親自操刀電影配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曲,無疑是扮演收攏功能的《aqua》,前半段細膩而朦朧,帶著豐沛的水氣與愁緒,正巧契合孩子們的抑鬱。來到後半段,歌曲進程轉而越來越歡快、輕靈,恰恰匹配孩子們特有的透明與純粹。
神奇的是,坂本龍一的《aqua》其實早於《怪物》好幾年誕生,卻彷彿像是量身打造,如同一座寂寞的屋子,終於等到那聲:我回來了。
當然,除了音樂之外,電影本身的選題,同樣是一大亮點,延續了是枝裕和對於非典型族群的關注,大膽放入日本主流影壇中相對少見的酷兒元素,即便隱晦、結論未明,卻依然是拓寬大眾視野的重要一步。至於敘事,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混亂與無奈,但彼此之間又得環環相扣,而這跟是枝裕和過去的風格,那種較為發散、著重於日常展現的影像步調大相逕庭,正好交由經常描繪人際糾葛,並且也擅長刻畫邊緣群體的坂元裕二,一幕幕精準串聯。以此足見,三強合作,絕非噱頭,更因為創作上有其必要性。
承前所述,《怪物》相比是枝裕和過往作品,更為結構分明,巧妙地將敘事切割成三種視角,先從表面親近卻遙遠的母親開始,接著以幾乎觸及真相的導師作為轉折,結尾則是透過位處於事件核心的孩子們,揭露令人心疼的事件全貌,藉此形成極具穿透力的收束。也因此,與其說作品像是撥洋蔥,步步逼近事實,倒不如說經由視角轉移,一層層疊加情感直至飽滿,甚至外溢,最後在觀眾心底刻下悠遠的印記。
是故,雖然《怪物》以校園霸凌作為敘事的起點,同時一路埋下各種不對勁,但人們口中的怪異,背後沒有什麼蠢蠢欲動的惡意。相反地,孩子的偏移不過是種自保/保護的手段,或許醜陋,也或許弄巧成拙,皆都源自於不被理解的壓抑。
另外,當電影選擇以純真的同性情誼,一舉揭開失序的謎底,剛好也推翻先前所塑造出的二元對立局面,亦即撇除星川的父親、霸凌的同學,聚焦要角群,沒有根本上的終極惡人。每個人都會說謊、隱瞞,有時出於體貼,有時則出於懦弱,可是都關於真心,而非想要毀滅一切。簡而言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到頭來,所謂怪物,不過是因為兩顆孤單的心,湊巧碰撞起了漣漪,卻苦於沒有傾訴的自由,才會被迫走上「天真有邪」這一條險路。
為此,誣陷導師,算是一種誤打誤撞,因為太過焦急想要隱藏,想要保護,才會選擇感覺最為溫柔,或許可以信任的保利老師。殊不知,謊言竟越滾越大,變成壓垮教職的巨石。大人的世界實在過於複雜、霸道,那是麥野與星川還讀不懂的陌生荒原,看似廣袤,實則狹隘,容納不下一粒反常的沙。正如校長所說,真相並不重要,沒有人在乎真相,重點在於如何讓世界「如常」運作。
只可惜,為了維持那份如常,勢必得犧牲「違常」的存在,好比保利老師,還有愛錯方向的麥野以及星川。所以,不管是星川父親不斷提及的治療,抑或是麥野母親所寄託的正常就好,都像是粗暴的剝削,利用孩子之於父母們的渴望,有意無意地操弄他們走上自我疏離的末路。
所幸,遭到拋棄的孩子們,還有彼此,即便遭到世界拒絕,依然合力打造出一座與世隔絕的秘密基地。經過細心妝點,那一輛在他人眼中屬於廢物的出軌車廂,搖身一變成為通往自由的璀璨列車。至於自嘲式的暗號:「誰...是怪物呢?」,則恰巧翻轉「怪物」的意涵,使其成為共情的基礎——不用說出口的我懂你。
自從《小偷家族》之後,許多人會說是枝裕和變得太溫柔,不夠犀利,少了最初的洞察力。然而,來到《怪物》這部作品,可以發現,從小至大,無論是體制、流言蜚語或親子關係,或多或少皆有暴力的影子。甚者,就連落幕前的救贖,也是隨著暴風雨降臨,亦即自由要以死亡作為代價。換言之,電影結束前,孩子們之所以能夠不受藩籬限制,盡情地在草地上奔跑,實因為他們早已不在人世。
最後,猶如是枝裕和受訪時所透露,電影當中的列車就是致敬國民作家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所設計,巧的是,兩臺列車都通往死亡。再者,何謂幸福這個主題,同樣亦為《銀河鐵道之夜》的重點。校長跟星野所講的:「只有部分人的幸福,不能稱為幸福。」,正在呼應宮澤賢治所寫的:「當全世界的人都幸福的時候,才會有個人的幸福。」。
於是,褪去層層包裝之後,冷冽、驚悚但又溫馨的《怪物》,最為核心的主題,依舊還是是枝裕和過去一貫強調的:唯有擴寫人的幸福輪廓,才好收容流離失所的靈魂。由此可知,從《海街日記》、《小偷家族》、再到遠渡韓國的《嬰兒轉運站》以及上次的《舞伎家的料理人》,就算影像基調不盡相同,但是枝裕和的本心從未變過,端看觀眾能否接受,如此多變的敘事口吻。
結語
每每看完是枝裕和的作品都能獲得某種療癒、洗滌,有時因為其中的美食,有時則來自於那一份看穿武裝的鋒利。所以,幸福的同時,也會感到一股蒼涼,而這正是是枝裕和的魅力,既苦又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