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而你甚至無法自由地回憶──談《返校》中的記憶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返校》的故事從中間開始,女孩深陷惡夢,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她試著回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自己在那裡又扮演了怎樣角色。然而,「回想」並非當然,她無法區別哪些畫面是真正的記憶,哪些是從現成的印象去推定,哪些則是虛假的。

她必須反覆回到惡夢,又或者,惡夢會逼著她不能走。她得確實理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在那裡又扮演了怎樣角色?唯有銜上那段日子,她才能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如此才能作對。作對了,才能走出惡夢,才能醒來。所謂的未來,才能踏實前進。

raw-image

那是段白色恐怖時期的往事。一所高中,一個讀書會,參與的師生滿滿渴望與激情,他們讀著、交換著、抄寫著那些書,從紙頁想像世界真正的樣子。整個社會與校園的氣氛越來越肅殺,然後有一天,讀書會的人被抓了,被刑求殺害。

然而,做惡夢的女孩並不屬於那個讀書會。那麼,她和那個有什麼關係?惡夢為什麼不放過她?她不知道。那她要怎樣才會知道?

夢中,有條很長很暗的走廊,有一扇又一扇的門。推開,是血與骸骨,猙獰與破碎的臉。每張畫面或在訴說什麼,但要怎麼組裝?這事又怎麼會落到我頭上?女孩問。

raw-image

徐漢強的《返校》是一部「致自由」的作品。要瞭解自由的珍貴,總在失去它的時刻,這部電影帶我們來到那個失去與墜落的瞬間。電影採用的方式,並非通過被捕獵殘殺的第一線的人,而是一個無關者。這重大地提示著:關於自由,不曾有哪個真正與此無關的人。就算你不認為需要自由,看不出已被剝奪,你其實仍深深地感覺到之於那個的缺欠,只是那個「不自由」,將你對自由的感受,壓抑到讓它變成了別的模樣。你遂忘記了自己知道。你遺失了你的在乎、那麼在乎。

有人這麼睡了一輩子,有人則被惡夢逼醒。醒來的人就不是睡著的,《返校》主人翁就是如此。

但本文不討論自由或白色恐怖,我想談的是記憶與自我欺騙。

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記憶拼圖》中,有這樣一個段落:李奧每次去拜訪山米,山米都會對他點頭微笑,李奧發現,山米的笑容乍看有距離,裡頭卻有熟稔的成分。李奧拆穿山米,指他沒有真的失憶。……但事實是,山米為了自己的失憶感到無助,為了避免失禮,他儘管茫然又陌生,仍刻意在笑容裡放進一點親熟。

所謂你看穿的他的記得,其實是他裝出來的;而他為什麼要假裝,是因為他不記得。你看到的是你看到的。那麼,你是否可能看到你看不到的?

raw-image

如果把這過程結合到同一個人身上呢?我在 A 處境,做了 A’,造成可怕的結果 A’’。我為 A’’ 所自責。於是我告訴自己,我當時在的是 B 處境,由那裡所做的只會是 B’,而 B 和 B’ 並不通往 A’’。……我給自己說了謊,然後我相信了。然後我忘了這個過程。

然後有一天,我發現自己被困在 A’’。可我和 A’’ 怎會有關係呢?我記得確實有個 A,我曾以旁觀者的角度看過去,但 A 裡的人、那裡實際上發生了什麼,都與我無關。我怎麼會一再夢見 A’’?怎麼會常常一個閃神,就陷入了 A’’ 的恐怖?

要耙梳我和 A’’ 的關係,很難。我明明記得那段日子我在 B。B 和 A’’ 要怎麼連起來呢?

raw-image

多數時候,記憶處於一種自動鎖進(lock-in)的狀態,你餵入可相嵌合的元素,記憶將日益趨向豐滿結實的單一敘事線。當你注意力可及範圍被逐步佔滿,無法嵌入的元素,因無從長大、累積、演化,慢慢淪為一些孤立、懸浮的元素。從這時起,你的記得,與遺忘,會來到新的階段。

如果幸運,那個讓你發動此一重置工程的源頭,會凍結在原處。而有時則是不幸的,它可能為風吹草動喚醒,如此,那個「牠」(It),趕進度地,加倍奉還地,快速連起一切線索,當年的故事呼之欲出,報復性反撲正式到來。

《返校》裡女孩的故事,就是這個社會的故事。我們不僅忘了,我們處進的甚且是一種系統性遺忘。我們把自己放進另一筆情節,就可以虛假地解釋那些不曾完全痊癒的隱隱的痛。

raw-image

然而記憶的敘事,儘管可以層層築起,卻難以消滅裡頭的鬼魂,一旦頻率對上,虛假的情節終會被侵蝕而全面解離。因為真相那麼細密,無法有贗品。電影裡,當女孩終於記得了,故事變得流暢而快速──真正發生過的事,能在瞬間暴漲成茂林。

……如果重來一次,我不會這麼做……。但如果不能重來呢?我就是該去進行補救的人。而這得要我,重新清洗瀝乾從淺到深的意識,才回得去那個戛然而止的故事,親自將它繼續寫完。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raw-image
全文劇照提供:牽猴子整合行銷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raw-image

【釀電影】2019 年 9、10 月號

【跟爸媽說一個秘密】專題
客座主編的話 by 楊婕
我媽媽一個人去看電影 by 張亦絢
投石 by 許亞歷
父親的崩解 by 趙剛
Frances Ha,以及結局 by 蕭詒徽
世界上沒有誰會需要誰到最後一秒鐘 by 吳曉樂
「戴洛維夫人說她自己要出門買花」──所有的母親,《時時刻刻》 by 神神
爸媽,要不要和我看電影? by 鄧九雲

【釀特務】專欄
午夜八厘米:電影與台北酒店業的奇幻接觸 by 有鑫酒店經紀
剃刀理論拍《返校》,導演徐漢強留下最必要的,其他都割掉! by 雀雀

【釀影評】專欄
《下半場》:你的人生值得奮力一搏 by 黃瑞祥
《返校》:學校的陰森,是因為政治的恐怖 by 朱宥勳
而你甚至無法自由地回憶──談《返校》中的記憶危機 by 黃以曦
《返校》:那些政治的、太政治的事情 by 桑妮
《星際救援》:我的目標不是星辰大海,而是終結孤單 by 甜寒

【釀影癡】付費讀者限定專欄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上)by CharMing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下)by CharMing

【釀選書+】專欄
《歡迎光臨火星》,湯姆・漢克斯的創作宇宙 by Krist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但是,如果青年一輩如我們不曾經歷,為何害怕遺忘?《返校》後,人們的對話才要開始。
Thumbnail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但是,如果青年一輩如我們不曾經歷,為何害怕遺忘?《返校》後,人們的對話才要開始。
Thumbnail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Thumbnail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Thumbnail
這不是要滿足於某種期待的電影,而劇情的恐怖氛圍,不是要你受到驚嚇的刺激感,而是若你生在那黑暗時期,才是真正的可怕;還有一種恐怖就是無知、無情、無人性⋯⋯
Thumbnail
這不是要滿足於某種期待的電影,而劇情的恐怖氛圍,不是要你受到驚嚇的刺激感,而是若你生在那黑暗時期,才是真正的可怕;還有一種恐怖就是無知、無情、無人性⋯⋯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相似或相同的狀況。 就是我們的惡夢多半都以「學校」為根基。 在實際設計不同,但整體氣質相同的惡夢校舍裡,反覆著無法逃離又必須重複的某種痛苦過程。夢醒之後你不會清楚記得那個過程是什麼,但你會記得那很痛苦,而且是專屬於「學校」這個空間的痛苦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相似或相同的狀況。 就是我們的惡夢多半都以「學校」為根基。 在實際設計不同,但整體氣質相同的惡夢校舍裡,反覆著無法逃離又必須重複的某種痛苦過程。夢醒之後你不會清楚記得那個過程是什麼,但你會記得那很痛苦,而且是專屬於「學校」這個空間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