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通誡偈〉云: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七佛通誡偈〉總括了一切佛教大小乘的教法。惠能大師的師兄,神秀大師,將這首偈語應用在戒、定、慧三無漏學,教示學人:
「諸惡莫作名為戒,
諸善奉行名為慧,
自淨其意名為定。」
諸惡莫作是佛法的根本,防非止惡,是為戒;以戒為師,意則清淨,是為定;意清淨者,則不顛倒夢想,能生出一切善法並且信受奉行,是為慧。勤修戒、定、慧,就是實踐諸佛教示的〈七佛通誡偈〉。我們再來看神秀大師的另一首偈語: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人之色身是一棵能自我覺悟的菩提樹,人之清淨本心是一座明亮的鏡台。時時刻刻都要記得勤加拂拭,莫讓身心沾染了世俗的塵埃幻垢。整首偈子說的是「脫落身心幻垢」。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神秀大師的教示是依法起修,勤修三無漏學,實踐四聖諦,修六度萬行。筆者以為,神秀大師的教示非常偉大,給予後世學人一個依循的方向。而他的師弟,也就是惠能大師,則是作了一首悟境更高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子不落階級,直指見性成佛,說的是「本無身心幻垢可脫落」,於是五祖弘忍大師便將衣缽傳給了惠能大師,是為禪宗第六祖。也因為有了這層相互比較的關係,很多學者常常把神秀大師所說的偈子講的一文不值,每每聽到如此批判的言論,筆者總是內心一陣酸澀。上根利器之人,萬中無一,你我皆不是,小兒未習走路便想疾馳奔跑,甚至一躍至解脫彼岸,不切實際。聽的懂道理,不代表就一定做的到,聽懂和開悟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切莫以考試答題的模式來看待開悟這件事,未悟言悟,未證言證,是增上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惠能大師教示學人應當脫離對治法門,方達究竟,也就是行思禪師說的:「聖諦亦不為」、懷讓禪師說的:「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心經》說的:「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金剛經》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神秀大師教示學人:「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惠能大師則是提出了不一樣的見解: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痴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筆者將惠能大師和神秀大師的見解,綜合詳述如下:
【心地無非自性戒;諸惡莫作名為戒】:「無非」就是「卻非心」,也就是《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所說的:「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卻非心的意思是去除執著於人我是非的妄心,亦即不思善、不思惡,去除執取分別的妄心就是平等,也就是〈疑問品第三〉所說的:「心平何勞持戒」。但自卻非心,離假即心真,自心歸依自性,即是回到那不思善、不思惡的本來面目。神秀大師所言的:「諸惡莫作名為戒」,是防非止惡,是就相上來說,是於相上起了是非善惡的分別;惠能大師則是於相不起是非二元化的對待分別,不思善,不思惡,心平何勞持戒,即是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痴自性慧;諸善奉行名為慧】:《起信論》云:「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慧」就是般若智慧,以智慧照見諸法本空,斷除結縛,止息煩惱,妄念俱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萬法盡在自心,自心歸依自性,於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這就是慧。「痴」就是「無明」,心性闇昧,迷於事理,一切煩惱由之而起。《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前念著境即煩惱乃是起因於愚痴及無明。慧是般若,覺是菩提,智慧覺燈照亮,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純一直心,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內外不住,去來自由,不取不捨,不染萬境,後念離境即菩提,念念不愚,本無煩惱,純一直心心無痴,心地無痴自性慧。神秀大師所言的:「諸善奉行名為慧」,倘若能不思善、不思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生滅心、無所得心、無希望心、無勝負心,了空寂如如之心,生大悲妙有之行,即是空性智慧的顯現。
【心地無亂自性定;自淨其意名為定】:《起信論》云:「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何期自性本不動搖,心是相用,自心歸依自性,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常住空寂,能離一切相,無有生相,無有滅相,不見生滅之有無。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即為禪定,這就是心地無亂自性定。神秀大師所言:「自淨其意名為定」,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除心垢,淨諸瑕穢,實則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離假即心真,自心歸依自性,外離一切相,無相為體,能離於諸相,則法體清淨,本無幻垢瑕穢可除。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