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事情,你不靠著閱讀是無法靠近與理解的,遊民議題,對我來說就是。
而同理心這三個字,需要先丟在書本外頭的。
作者李佳庭年輕漂亮,家庭和樂,即使從事社工工作,都知道只能從助人工作中逐漸靠近個案,但永遠無法同理個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無,而看著這本書的我們又隔了一層,我們能如何透過這本書了解這個題目?
問題:你為什麼會想拿起這本書?
可能:你想理解為什麼需要同情遊民
可能:你想知道遊民真正的成因
如果你拿起這本書,想理解為什麼需要同情遊民,那你可以發現,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宇宙,才是重點。
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基調,社工是人,遊民也是人,是人就有醜惡的一面,遊民的形成,其實每個人的際遇都不相同,從有家者變成無家者,遊民有扶不上牆的,也有好不容易重返社會的,李佳庭並不想為他們代言,也不想寫下溫馨感人的小故事,這些隨筆記錄著每一天身為社工的心裡掙扎,真實而且現實:沒有這麼多光明面可以寫出來激勵讀者與善心人士,更多的是對心累:
我最氣的是對個案生氣、嫌惡、疲倦的我自己。
整本書站在社工的位置,有時讀來帶點黑色幽默,政治正確的理智上不想污名與標籤化遊民,但是真的有遊民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真的有遊民只想利用政府資源而毫無貢獻,也有連遊民都瞧不起的遊民,若寫出這些人的劣根性,完全無法鼓勵民眾同情遊民,甚至對遊民處境有任何幫助,於是李佳庭寫了下來她對這些矛盾與衝突的想法,反而讓讀者更深刻的思考,同情是不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濫情?
大家都想看感人小故事,以便合理化自己同情遊民議題的需求,但是李佳庭寫出這與現實狀態上的衝突,工作現場中出現的許多個案,就是如同標籤化所說的好吃懶做、不求上進、有錢就喝酒賭博花光光。每天經手個案有這麼多狀況,十個有九個怎麼樣都救不起來,總是有天使般的前輩安慰著她.若有一個被救起來了,他的人生就有了希望。
所以寫下這麼多容易讓理智斷線的負面經驗裡,仍然會有微小的成就感滋生在明顯改善處境的遊民身上,讓遊民一點一滴的重返工作現場,例如輔導有成的街頭導覽員,轉化他們負面的生命經驗,將他們的生命向民眾導覽,社會也給予正面回饋的時候,正是這份工作能夠滋養辛苦的社工們最好的報答。
可是在我讀的時候有一點怵目驚心,其實要成為遊民的底線相當容易,仔細想想,低薪、沒有可依靠的親友子女(或子女不願扶養)、無自有房屋、無存款、若六十歲以後出了任何變故導致無法有固定收入,就掉到街頭上了。
而且,每一個人都有想要振作跟爬不起來的時候,就像我現在完全不想工作只想寫書介文幾乎沒有收入一樣,只要有一點差錯,我也可能是到在街頭上的其中一個人。
因此,遊民本身都不認為自己是這個集合體中的一員,沒有人是願意成為無家者的,而正因為每個人的成因不同,必須切割充滿貶抑的遊民稱謂,否則無法面對自己,所以有固定工作的遊民瞧不起一直喝酒醉不工作的遊民,沒領物資的瞧不起領便當拿福利的,睡橋下的瞧不起睡公園的......其實可以說明的是,沒有人想被當成遊民,這樣的身分與處境都仍存有小小一絲的自尊,但是,只要收入開始不穩定,又缺乏人際網絡支持,真的太容易自我放棄而走到最糟的境地。
而社會安全與社會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國家有義務保障生存權,而落實下來的看,非關個案是否成才是否努力,不論是居民或遊民,都應該受到生存的保障。
國家高度所看下來的情操,落實來說就是要陪伴照護無家者直到回歸社會,得到社區支持,對現場的工作者來說實在艱難,而社會工作者需要的基本薪資與福利保障,甚至艱困的幾乎容易成為無家者預備軍。
最後,有一篇黑色幽默,大概可以為這本書作結: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李佳庭|寶瓶文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