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潛在衝突的升溫,我們越來越看到一種駭人的可能性正在形成。
全球的新窮人階級正在迅速形成。
這個被稱為 working poor (有工作的窮人)的薪階層的形成正在充分打臉當前全球經濟學家對於經濟,就業率和gdp的淺薄認知。
Working poor這個概念,事實上和NINJA階級(NO INCOME/NO JOB/ NO ASSETS, 沒錢/沒活/沒資產)是完全相反的概念。
前者有收入,後者沒有收入。
但在西方世界,由於福利健保體系,這意味著:Working Poor的底薪假設是20美金/小時。然而:NINJA,或真正的窮人,由於得到福利網絡的幫助,如果我們將其獲得的月度補助量化,這些人群的所得:15~18美金/小時。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如今的歐洲社會正在快速形成,尤其是英國以及北歐,這讓我們看到一個極端危險的趨勢正在形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如果你拼死拼活努力工作,你的所得是20美金/hr,但是躺平啥都不敢,就能獲得15~18美金/hr請問你願意認真工作嗎?
從人道主義和白左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幫助每一個窮人和弱勢群體。
但過度氾濫的聖母心很可能正在危害整個市場經濟的基礎運作。
過度的福利系統正在瓦解市場的分配和匹配機制,扭曲了整個市場的運作模式,最終將使得經濟開始陷入完全的空洞化。
那麼當下的經濟制度是如何運作的呢?
政客競選 — — 推高福利 — — 增加稅收/赤字 — — 企業增稅/中產階級壓力擴大 — — 福利過度援助 — — 窮人/躺平族勞動力擴張 — — 福利過度援助 — — 窮人/躺平族勞動力擴張 — — 用勞工1 — 成本上升 — — 接納更多戰區難民補充經濟體的勞動力 — — 加劇社會不穩定性 — — 政客為了連任進一步推高福利/推高基本薪資/推高福利 — — 企業利潤縮減 — — 跨國壟斷集團利潤 增加 — — 中小企業更加困難。 。 。
最終的演變結果:
1. 福利健保體係不堪重負(例如英國醫療系統,其品質好,但是能否持續,前景堪憂。)
2. 政府大量舉債,對企業增稅,導致企業增加,倘若不增稅,國家財政難以為繼的兩難。
3. 自由市場的多勞多得機制被扭轉,通膨的客觀存在以及長期基本工資在政客的承諾下不斷上升,既給企業增加巨大的成本壓力,而過度福利的存在遏制了勞動力的流動,變相鼓勵躺 平者,而非獎勵勞動者。
4. 由於中小企業承受巨大壓力,無法像跨國企業一樣透過避稅/回購股票等方式規避交稅,實質上承擔了本國大量的經濟需求,中小企業成為事實上就業市場和勞動力甚至是醫療教育系統的主要 買單者。最終跨國企業集團形成在全球化/降息的周期中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團,進一步剝削其他發展中經濟體。
回到Working Poor這件事。
因為中小企業的弱勢,導致中小企業利潤有限,無法提供有競爭力的報酬,同時也極大增強了跨國企業的議價權(bargain power),這也意味著local 企業無法和大財團競爭,最終導致 薪資成長有限,即便工作總需求是增加了,很多地方缺人手,
但是:
1. 寧願躺平,不願意上班,反正拿的錢差不多。
2. 努力上班的捲死了也無法獲得薪資成長,其薪資收入成長曲線遠低於通膨上漲速率。3. 薪資和勞動所得收入成長曲線遠低於資產性價格成長曲線,只能透過卷來獲得線性的收入成長(人TM只有24小時要如何捲)。
因此從以上的邏輯來看。現在全球的精英集團正在合力,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透過舉債,激進擴張貨幣信用供應,正在將更多的勞工階級轉變為有工作的working poor。而當這些WORKING poor卷不動了,他們將完全淪為NINJA。而隨著NINJA階層的擴張,社會更加不穩定。政府需要更激進的預算擴編來提高福利。如此以來一個負的自我強化螺旋徹底形成(negative self-reinforcing spiral) 。這個自我強化的螺旋正在支配越來越多的經濟體。
一方面資產泡沫形成。
而來勞動市場陷入流動性困境。三來雖然政府宣稱提供了足夠的就業率,事實上是這點錢根本只能夠躺平,反過來就只能放棄養家糊口/生子娶妻的自然需求。表面上來看,GDP Growth 強勁,就業市場數據強勁。
事實上是,大量GDP中是跨國財團利潤(corpo profits) ,而這部分的利潤無法被有效徵稅,更難以回流到本國經濟,更多只是提供了一部分的就業需求,而其提振的需求 ,對應其獲得的巨大利益來說,是遠遠不合比例的。
試問,你有工作是有了。能買車買房找老婆嗎?
那麼,為何,你努力了這麼久也只能勉強躺平呢?這是當前經濟學家完全無法解決,甚至用傳統的經濟學口徑無法measure的一個悖論:一個有工作的窮人。離街友只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