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由政府管理退撫新基金極可能讓新進公教人員老年貧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銓敘部召開退撫新基金公聽會,從銓敘部提出的方案可以得知,若新基金仍繼續由管理舊基金的銓敘部管理,新進人員的老年生活陷入貧困中,是定可預見的。

理由~

1、銓敘部提出的方案為確定提撥制(DC),卻缺乏DC制度該有的不同自選投資方案。

2、銓敘部預設的投資績效過低(4%),難以對抗通膨。

3、以退撫基金過去的投資表現,恐怕連4%的長期投資績效都難以達到。

一般來說,國際間改良的DC退休金,都會提出自選方案讓計劃成員選擇。舉例來說,國際DC模範生—澳洲—就提供不同風險係數的退休金自選方案,如:高成長型、平衡型、保守型、現金型…等,並告知計劃成員每個方案短、中、長期的風險係數,建議計劃成員選擇平衡型基金為長期最有利的方案。

他們為何要建議平衡型基金為最有利方案呢?因為平衡型基金雖然波動性較大,但長期來看,它對抗通膨風險的能力比保守型強多了。

讓我們來看看澳洲超級年金對通膨的預估(圖1)

raw-image

圖1顯示,經過30年的歲月(2020年→2050年),許多生活日用品的漲幅都翻倍。

由於澳洲對於CPI物價指數的預估約為2.5%,因此,若計劃成員要對抗老年貧窮,應選擇的自選方案為平衡型(4%長期收益率+2.5%CPI=6.5%),而不是穩定型(1.5%長期收益率+2.5%CPI=4%)。

澳洲超級年金還做了不同自選方案的範例圖,讓計劃成員瞭解,為何選長期收益率6.5%的平衡型,對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圖2)。

raw-image

在圖2中我們可以看到,若假設退休後餘命為20年,退休後將25萬澳幣放在平衡型基金(6.5%),可以用26年(超越餘命年數),若放在穩定型(4%)的話,只能用19年(未達餘命年數)。由此可知,銓敘部將新基金長期績效的預設值設為4%,就是將新進人員的退休生活置於危險之中。

那麼,以過去銓敘部管理退撫基金的表現,是否能達到甚至超越4%呢?

就其過去25年的表現(1996-2020),非常困難。根據退撫基金2020年的年報,退撫基金1996年-2020年的年化收益率為3.78%(圖3)。

raw-image

若我們再將澳洲平衡型、穩定型和退撫基金的歷年的年化收益率比一比(註1、圖4),

raw-image

就會發現,澳洲平衡型預設的長期績效為6.5%,但是其最低的歷年年化收益率也超過7%,大部份期間在7%~8%之間;澳洲穩定型預設的長期績效為4%,但是其投資表現大約在6%上下,表現超過預期;反觀退撫基金,其投資績效開高走低,從2000年網路泡沫開始,就不斷在4%左右掙扎,經過2008金融海嘯之後到2020年,歷年的年化收益率更是不曾超過4%,請問,銓敘部所管理的退撫基金,長期投資表現連澳洲的穩定型基金都不如,若DC型態的新基金仍由銓敘部管理,新進人員的老年生活不就有極大可能陷入老年貧窮嗎?

因此,為了讓新進人員的老年生活有保障,能遠離老年貧窮,退撫新基金不應繼續由銓敘部管理,而應效法OECD國家,將新基金私營化,以財團法人的方式管理。我國目前私校退撫就是優秀私營退休金的例證。

註1:在圖中所呈現的每一年的年化收益率,計算方式都是從其起始投資年到該年的年化收益率。舉例來說,2000年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996年~2000年的年化收益率。

澳洲平衡型由於成立年較早,故採用與退撫基金同期(1996年)開始算,澳洲穩定型從2003年開始運作,故從2003年開始計算。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5會員
172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勞保要破產」的新聞。問題是,每次政府做退休金改革的時候,只想從人民身上剝皮,要人民多繳少領,至於管理部份則絲毫不改,更不願意仿效OECD國家退出管理。這讓人不禁要問:政府真的在意人民的退休福𧘲嗎?
勞退是勞工退休所得的第二支柱。由於它屬於確定提撥制退休金,因此,投資收益的好壞會影響到勞工退休金的多寡。自政府管理勞退,長期以來投資績效過低,因此勞工極可能面臨退休金不足。唯有要求政府比照OECD國家退出退休金管理,並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方案,勞工的退休金才會較有保障。
自政府強硬推動公教退休金改革以來,每每將公教退撫基金破產的緣由推給「未足額提撥」,本文透過國內外資料說明,退撫基金不足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政府管理退撫基金績效不彰。
退休基金管理財團法人化早已是國際趨勢,可是,考試院和銓敘部對此法案始終推三阻四,甚至將其汙名化,與國際趨勢相悖。由於他們的逃避改革和僵化,造成公教人員的退休基金遲遲無法透明化,更無從得知其實際運作狀況。
2022年,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來我國爭取我國退撫基金、勞退基金投資Anarock基金公司。儘管我國政府已信誓旦旦已拒絕此事,但是,由於退休基金由政府管理,這類事件就可能會層出不窮。唯有政府退出退休基金管理,才能杜絕政治干預退休基金管理。
許多人會用勞保和公教退撫的退休收入做比較,事實上,用這兩者做比較是不適宜的,因為公教退撫每個月的繳費是勞保的兩倍以上,所以,繳得多而領得多是理所當然的。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勞保要破產」的新聞。問題是,每次政府做退休金改革的時候,只想從人民身上剝皮,要人民多繳少領,至於管理部份則絲毫不改,更不願意仿效OECD國家退出管理。這讓人不禁要問:政府真的在意人民的退休福𧘲嗎?
勞退是勞工退休所得的第二支柱。由於它屬於確定提撥制退休金,因此,投資收益的好壞會影響到勞工退休金的多寡。自政府管理勞退,長期以來投資績效過低,因此勞工極可能面臨退休金不足。唯有要求政府比照OECD國家退出退休金管理,並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方案,勞工的退休金才會較有保障。
自政府強硬推動公教退休金改革以來,每每將公教退撫基金破產的緣由推給「未足額提撥」,本文透過國內外資料說明,退撫基金不足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政府管理退撫基金績效不彰。
退休基金管理財團法人化早已是國際趨勢,可是,考試院和銓敘部對此法案始終推三阻四,甚至將其汙名化,與國際趨勢相悖。由於他們的逃避改革和僵化,造成公教人員的退休基金遲遲無法透明化,更無從得知其實際運作狀況。
2022年,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來我國爭取我國退撫基金、勞退基金投資Anarock基金公司。儘管我國政府已信誓旦旦已拒絕此事,但是,由於退休基金由政府管理,這類事件就可能會層出不窮。唯有政府退出退休基金管理,才能杜絕政治干預退休基金管理。
許多人會用勞保和公教退撫的退休收入做比較,事實上,用這兩者做比較是不適宜的,因為公教退撫每個月的繳費是勞保的兩倍以上,所以,繳得多而領得多是理所當然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人均壽命延長和退休生活需求的增長,為未來規劃一個穩健的退休基金計畫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財務目標。退休基金計畫提供了資金支持,使員工在退休後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主要的退休基金計畫可以分為「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 Plan,簡稱 DB)和「確定提撥制」(Defined C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Thumbnail
94年7月1日導入勞退新制,在94年7月1日之後進入職場者,一律適用新制退休金,而在之前的勞工可選擇舊制或5年內改為新制。當時我是84年進入公司,有10年舊制年資,最後我選擇新制或舊制?後面公布,先來看勞工退休金新制、舊制差異有哪些?   1.帳戶所有權: 舊制帳戶屬於雇主 新制帳戶屬於勞工
退休後的收入為勞保,勞退及自行準備。 台灣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老年給付是台灣勞工保險提供給符合資格的退休勞工的福利,分為三種給付項目: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以及一次請領老年給付1。以下是這些給付的概要: 老年年金給付:適用於年滿60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的退休勞工。請領年齡將根據出生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在很早以前我曾研究過,對退休族群投資被動收入而言,要以甚麼樣的方式配置,才能達到風險最低,而報酬尚可的投資方式,畢竟對退休族來說,報酬率相形之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考慮風險才是,只要能存夠餘生所需的財富並足以超越通膨的追趕,就已堪稱完美了。以股債不同比例的投資配置,便可以勝過通膨且達成低波動及更穩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Thumbnail
臺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比已超過 20%。政府提供的退休福利有限,因此個人需要更主動地進行理財規劃,以確保退休後仍能維持舒適的生活水準。通膨是無形的價格上漲,對退休金的實際購買力造成潛在威脅。在退休理財中,必須謹慎考慮通膨因素,以確保未來的退休金能夠應對生活成本的增加。
Thumbnail
付出這麼多的委外代操費用與主動交易的摩擦成本,還要冒著委外代操得標的投信衍生弊案的風險,得到這樣的成果,有符合廣大勞保投保人的最大共同利益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人均壽命延長和退休生活需求的增長,為未來規劃一個穩健的退休基金計畫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財務目標。退休基金計畫提供了資金支持,使員工在退休後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主要的退休基金計畫可以分為「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 Plan,簡稱 DB)和「確定提撥制」(Defined C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Thumbnail
94年7月1日導入勞退新制,在94年7月1日之後進入職場者,一律適用新制退休金,而在之前的勞工可選擇舊制或5年內改為新制。當時我是84年進入公司,有10年舊制年資,最後我選擇新制或舊制?後面公布,先來看勞工退休金新制、舊制差異有哪些?   1.帳戶所有權: 舊制帳戶屬於雇主 新制帳戶屬於勞工
退休後的收入為勞保,勞退及自行準備。 台灣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老年給付是台灣勞工保險提供給符合資格的退休勞工的福利,分為三種給付項目: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以及一次請領老年給付1。以下是這些給付的概要: 老年年金給付:適用於年滿60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的退休勞工。請領年齡將根據出生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在很早以前我曾研究過,對退休族群投資被動收入而言,要以甚麼樣的方式配置,才能達到風險最低,而報酬尚可的投資方式,畢竟對退休族來說,報酬率相形之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考慮風險才是,只要能存夠餘生所需的財富並足以超越通膨的追趕,就已堪稱完美了。以股債不同比例的投資配置,便可以勝過通膨且達成低波動及更穩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Thumbnail
臺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比已超過 20%。政府提供的退休福利有限,因此個人需要更主動地進行理財規劃,以確保退休後仍能維持舒適的生活水準。通膨是無形的價格上漲,對退休金的實際購買力造成潛在威脅。在退休理財中,必須謹慎考慮通膨因素,以確保未來的退休金能夠應對生活成本的增加。
Thumbnail
付出這麼多的委外代操費用與主動交易的摩擦成本,還要冒著委外代操得標的投信衍生弊案的風險,得到這樣的成果,有符合廣大勞保投保人的最大共同利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