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窮人從何而來? 又將去哪裡? | 90

90-avatar-img
發佈於投資理財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時代的變遷下,窮人也被變遷。

我們的生活方式是怎麼創造出新窮人?

現在消費主義的貧困要如何消除?


1.生產者社會

窮人並不是天生想要貧窮,而是社會賦予貧窮的定義!

背景

從18世紀工業革命,到19世紀工業化生產。
讓人們從大家族自給自足、拒絕雇傭的生活,工作中了解自己的意義與目標。
轉變成為需要符合工廠體系、發揮勞動力,人們逝去了對工作的意義,而是不加思索被動完成工作。


方式

此時,宗教為工廠工作加入了道德意義,工作倫理與價值,讓不進入工作是一種陋習、一種罪惡,讓勞動有優越性。
此時為了誘導人們工作,最低水平薪資,僅供生存需求的金錢 (如果給多餘的錢人就會懶惰),讓人們沒有多餘的金錢而必須持續勞動。


貧窮

將窮人 = 懶惰、不工作 = 罪惡,只用最小化原則,讓人去找工作,將窮人變廢為寶,加入勞動力的行列。


2.消費者社會

人不是用於生產,而是用來消費。

背景

隨著技術的革新,已經不需要很多人進行生產,而是需要更多人進行消費。
當經濟不好時,並不會優先處理社會結構,而是著重於各種刺激消費方式。


方式

行銷、廣告不斷刺激慾望,不斷大量的刺激購買力,並讓消費上癮
提供可以立刻帶來滿足並快速消失的快速消費品 (EX: 減少產品壽命、更快更新)。
注重於消費美學,關注於感覺、體驗、影響力,更激起購買慾望。
以自由靈活勞動力取代終生固定勞動力,專注於抓住風口的機會,人們專注於有趣、工作價值、滿足成就感、工作的意義,更多自由、靈活的選擇、、協槓人士。


貧窮

窮人 = 不消費的人、無法選擇、無聊的工作
喜歡月光族、不在意個人收入不穩定不在意,只考慮讓人把錢主動積極的花出去。


窮人的威脅

貧窮會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不是不見而是看不見。

社會

現在窮人是指不消費的人,不參與資本社會的生產與消耗,失去經濟的意義,窮人變得完全沒有用,只是負擔。
過去貧窮勞動會引發革命,現在只剩零碎的關係無法團結抗爭的剝奪感,從憤怒成為可悲。


道德

過去窮人也是上帝的子民,苦難更是進入天堂的保證,也是勞動的預備軍。
現在貧窮在道德意義上被賦予:底層階級、負面含意。窮人成為罪惡,貧窮等於犯罪候選人。


未來

貧窮引發恐懼與焦慮、警惕防範,利用法律規範、監獄隔離。越來越多的孤獨老,以及越來越嚴苛的法律規範。


貧窮不是原罪,而是缺乏眼界,故事還沒結局,還能持續成長


還在學習寫文章,如果看完覺得還不錯可以收藏、按心、追蹤, 或者有任何可以改善的懇請留言、傳Line (id: 5490904554909045),非常感謝。


Re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LSw-Agjk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27155


avatar-img
90會員
188內容數
從走入職場工作,到規劃退休,自由安排人生的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90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如何開始有錢? 儲蓄 開始把收入分成3份,7成生活、2成還債、1成儲蓄。 進一步控制我們的花費支出,只花在必要而非想要,開始讓你的錢袋變得更加飽滿。 防禦 提早準備,規劃保險,讓我們建立結實的城牆能絕對的防禦,不會再受到外在的打擊。 2.如何持續有錢? 守護 對已經到手的
投資神通千百種,結果只有盈虧比一種。 投資像是簡化的戰場,資金為兵力、市場為戰場、投資為交戰。 1.計 慎重地計算、評估勝率,了解天時地利的條件,並且分析外部分析形勢、手上資源條件、內在專業才能,最後建立規則紀律、用明確的系統制度進行管理。 投資需要慎重地評估盈虧比,並且了解外部的市
只知道存錢的人,最後窮得只剩下錢。 不能只懂系統性的儲蓄,把錢存下來不做任何事、存銀行定存、儲蓄險是一定虧錢的行為,最後窮得只剩下沒有價值的錢。 守財奴的錢是如何被分給大家使用的呢? 1.銀行利差 把錢存在銀行,就是把錢送給銀行。 銀行誕生時就已經破產,只是還沒被擠兌宣告。 當我
貨幣的歷史,就是貨幣持續不斷貶值的歷史。 貨幣 不斷的匯率波動、債務累積、通貨膨脹、經濟危機、緊急紓困。 國家不是必須要捍衛我們的貨幣?國家不是要調節貨幣的供需平衡? 國家干預帶來的不是秩序,而是混亂與經濟動盪,唯一的抉擇是要健全的讓貨幣貶值。 1.自由的貨幣 以物易物 從以物易物
大家講投資理財大多都側重於投資,但財富自由的第一個基石是儲蓄率。 當我們在談自己的儲蓄率,發現經常都是會高估的,雖然現在有很多理財法,例如: 3罐子 、6罐子等等,各式各樣的理財法。 但當錢分批進來時(多種收入來源更明顯),再加上各種花費,東一筆入帳,西一筆出帳,很容易亂成一團, 金錢就像
如果不想被動投資,而是想主動學習有意識的投資,這本書可以給我們明確的方向,再主動投資前需要學習重要的事。 1.理解風險與報酬 超額獲利是指在相同收益下並降低風險,以不確定作為投資前提,聰明有效承擔風險,並長期的正確處理風險。 風險本身只能被分散而不會消失,即使是在多頭行情也需要控制風險,只追求
1.如何開始有錢? 儲蓄 開始把收入分成3份,7成生活、2成還債、1成儲蓄。 進一步控制我們的花費支出,只花在必要而非想要,開始讓你的錢袋變得更加飽滿。 防禦 提早準備,規劃保險,讓我們建立結實的城牆能絕對的防禦,不會再受到外在的打擊。 2.如何持續有錢? 守護 對已經到手的
投資神通千百種,結果只有盈虧比一種。 投資像是簡化的戰場,資金為兵力、市場為戰場、投資為交戰。 1.計 慎重地計算、評估勝率,了解天時地利的條件,並且分析外部分析形勢、手上資源條件、內在專業才能,最後建立規則紀律、用明確的系統制度進行管理。 投資需要慎重地評估盈虧比,並且了解外部的市
只知道存錢的人,最後窮得只剩下錢。 不能只懂系統性的儲蓄,把錢存下來不做任何事、存銀行定存、儲蓄險是一定虧錢的行為,最後窮得只剩下沒有價值的錢。 守財奴的錢是如何被分給大家使用的呢? 1.銀行利差 把錢存在銀行,就是把錢送給銀行。 銀行誕生時就已經破產,只是還沒被擠兌宣告。 當我
貨幣的歷史,就是貨幣持續不斷貶值的歷史。 貨幣 不斷的匯率波動、債務累積、通貨膨脹、經濟危機、緊急紓困。 國家不是必須要捍衛我們的貨幣?國家不是要調節貨幣的供需平衡? 國家干預帶來的不是秩序,而是混亂與經濟動盪,唯一的抉擇是要健全的讓貨幣貶值。 1.自由的貨幣 以物易物 從以物易物
大家講投資理財大多都側重於投資,但財富自由的第一個基石是儲蓄率。 當我們在談自己的儲蓄率,發現經常都是會高估的,雖然現在有很多理財法,例如: 3罐子 、6罐子等等,各式各樣的理財法。 但當錢分批進來時(多種收入來源更明顯),再加上各種花費,東一筆入帳,西一筆出帳,很容易亂成一團, 金錢就像
如果不想被動投資,而是想主動學習有意識的投資,這本書可以給我們明確的方向,再主動投資前需要學習重要的事。 1.理解風險與報酬 超額獲利是指在相同收益下並降低風險,以不確定作為投資前提,聰明有效承擔風險,並長期的正確處理風險。 風險本身只能被分散而不會消失,即使是在多頭行情也需要控制風險,只追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貧窮盛行的地方,窮人沒有錢 如果人們都把他們餓肚子的原因全都用一個「窮」字、或是無可避免的天災來敷衍過去,這種單一故事的思考是非常恐怖的。這會讓人們忽略掉這些難民為何而窮的原因,而擅自把他們當作天生可憐的、沒有未來的,比我們低階好讓我們來發揮愛心去同情的一群人。 不生活在貧窮中應該是全人類的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Thumbnail
充滿窮氣的人總帶著滿滿的壓迫感,全世界他最苦,事實上不是命更不是運,而是壞習慣與錯誤觀念集結而成的氣息。 親友相聚容易出現各種靈魂拷問系列,「親戚聚會+長輩提問+無止盡比較= 各種不正三觀」。有的人當作是成果發表會,也有人自搭舞台對於政治、投資各種議題高談闊論,自嗨程度不遜於胖虎唱歌。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在生活的洪流中,貧窮思維如同一股無形的潮流,時刻影響著我們的感知。貧窮本身並不可怕,這可能只是一時的低潮狀態,你該害怕的是否擁有貧窮思維,它不僅會使人蒙蔽雙眼,更可能讓我們低估未來成長和繁榮的無盡機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貧窮盛行的地方,窮人沒有錢 如果人們都把他們餓肚子的原因全都用一個「窮」字、或是無可避免的天災來敷衍過去,這種單一故事的思考是非常恐怖的。這會讓人們忽略掉這些難民為何而窮的原因,而擅自把他們當作天生可憐的、沒有未來的,比我們低階好讓我們來發揮愛心去同情的一群人。 不生活在貧窮中應該是全人類的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Thumbnail
充滿窮氣的人總帶著滿滿的壓迫感,全世界他最苦,事實上不是命更不是運,而是壞習慣與錯誤觀念集結而成的氣息。 親友相聚容易出現各種靈魂拷問系列,「親戚聚會+長輩提問+無止盡比較= 各種不正三觀」。有的人當作是成果發表會,也有人自搭舞台對於政治、投資各種議題高談闊論,自嗨程度不遜於胖虎唱歌。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在生活的洪流中,貧窮思維如同一股無形的潮流,時刻影響著我們的感知。貧窮本身並不可怕,這可能只是一時的低潮狀態,你該害怕的是否擁有貧窮思維,它不僅會使人蒙蔽雙眼,更可能讓我們低估未來成長和繁榮的無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