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窮人從何而來? 又將去哪裡? | 90

90-avatar-img
發佈於投資理財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時代的變遷下,窮人也被變遷。

我們的生活方式是怎麼創造出新窮人?

現在消費主義的貧困要如何消除?


1.生產者社會

窮人並不是天生想要貧窮,而是社會賦予貧窮的定義!

背景

從18世紀工業革命,到19世紀工業化生產。
讓人們從大家族自給自足、拒絕雇傭的生活,工作中了解自己的意義與目標。
轉變成為需要符合工廠體系、發揮勞動力,人們逝去了對工作的意義,而是不加思索被動完成工作。


方式

此時,宗教為工廠工作加入了道德意義,工作倫理與價值,讓不進入工作是一種陋習、一種罪惡,讓勞動有優越性。
此時為了誘導人們工作,最低水平薪資,僅供生存需求的金錢 (如果給多餘的錢人就會懶惰),讓人們沒有多餘的金錢而必須持續勞動。


貧窮

將窮人 = 懶惰、不工作 = 罪惡,只用最小化原則,讓人去找工作,將窮人變廢為寶,加入勞動力的行列。


2.消費者社會

人不是用於生產,而是用來消費。

背景

隨著技術的革新,已經不需要很多人進行生產,而是需要更多人進行消費。
當經濟不好時,並不會優先處理社會結構,而是著重於各種刺激消費方式。


方式

行銷、廣告不斷刺激慾望,不斷大量的刺激購買力,並讓消費上癮
提供可以立刻帶來滿足並快速消失的快速消費品 (EX: 減少產品壽命、更快更新)。
注重於消費美學,關注於感覺、體驗、影響力,更激起購買慾望。
以自由靈活勞動力取代終生固定勞動力,專注於抓住風口的機會,人們專注於有趣、工作價值、滿足成就感、工作的意義,更多自由、靈活的選擇、、協槓人士。


貧窮

窮人 = 不消費的人、無法選擇、無聊的工作
喜歡月光族、不在意個人收入不穩定不在意,只考慮讓人把錢主動積極的花出去。


窮人的威脅

貧窮會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不是不見而是看不見。

社會

現在窮人是指不消費的人,不參與資本社會的生產與消耗,失去經濟的意義,窮人變得完全沒有用,只是負擔。
過去貧窮勞動會引發革命,現在只剩零碎的關係無法團結抗爭的剝奪感,從憤怒成為可悲。


道德

過去窮人也是上帝的子民,苦難更是進入天堂的保證,也是勞動的預備軍。
現在貧窮在道德意義上被賦予:底層階級、負面含意。窮人成為罪惡,貧窮等於犯罪候選人。


未來

貧窮引發恐懼與焦慮、警惕防範,利用法律規範、監獄隔離。越來越多的孤獨老,以及越來越嚴苛的法律規範。


貧窮不是原罪,而是缺乏眼界,故事還沒結局,還能持續成長


還在學習寫文章,如果看完覺得還不錯可以收藏、按心、追蹤, 或者有任何可以改善的懇請留言、傳Line (id: 5490904554909045),非常感謝。


Re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LSw-Agjk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271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90的沙龍
89會員
188內容數
從走入職場工作,到規劃退休,自由安排人生的旅程。
90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5
1.找到熱情與興趣 用有趣的方式重組構想 我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人生的簡單小事,3的法則。 世界上只有50個人。 好好說自己的故事,學習助人的藝術。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做聰明的事。 找到自己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交集 拋開別人的期望, 為自己,做做最想做的事, 找到能夠發
Thumbnail
2024/01/25
1.找到熱情與興趣 用有趣的方式重組構想 我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人生的簡單小事,3的法則。 世界上只有50個人。 好好說自己的故事,學習助人的藝術。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做聰明的事。 找到自己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交集 拋開別人的期望, 為自己,做做最想做的事, 找到能夠發
Thumbnail
2024/01/22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1.不同的差異 個性 - 不同 自然界沒有正確答案,重要的是保有自我。 生物演化出個性的存在,不會毫無意義,也不可能不重要。 個性演化出生物多樣性,個性是生物為了存活創造的戰略, 而失去個性的優良馬鈴薯,敵不過病菌而引發了悲劇。 個人風格,源
Thumbnail
2024/01/22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1.不同的差異 個性 - 不同 自然界沒有正確答案,重要的是保有自我。 生物演化出個性的存在,不會毫無意義,也不可能不重要。 個性演化出生物多樣性,個性是生物為了存活創造的戰略, 而失去個性的優良馬鈴薯,敵不過病菌而引發了悲劇。 個人風格,源
Thumbnail
2024/01/05
重點不在於你,而在於你的人際關係。 1.認識本色 真誠 最好的自己,就是表現真實的本色,而不是努力表演的你。 你想建立、拓展人脈,從展現本色做起, 用真誠與關心,來催化人脈的成長。 形象 首先,喜歡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與自己溫柔的對話,發現隱藏版的自己。 正向聚焦,負
Thumbnail
2024/01/05
重點不在於你,而在於你的人際關係。 1.認識本色 真誠 最好的自己,就是表現真實的本色,而不是努力表演的你。 你想建立、拓展人脈,從展現本色做起, 用真誠與關心,來催化人脈的成長。 形象 首先,喜歡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與自己溫柔的對話,發現隱藏版的自己。 正向聚焦,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下,窮人也被變遷。 我們的生活方式是怎麼創造出新窮人? 現在消費主義的貧困要如何消除? 1.生產者社會 窮人並不是天生想要貧窮,而是社會賦予貧窮的定義! 背景 從18世紀工業革命,到19世紀工業化生產。 讓人們從大家族自給自足、拒絕雇傭的生活,工作中了解自己的意義與目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下,窮人也被變遷。 我們的生活方式是怎麼創造出新窮人? 現在消費主義的貧困要如何消除? 1.生產者社會 窮人並不是天生想要貧窮,而是社會賦予貧窮的定義! 背景 從18世紀工業革命,到19世紀工業化生產。 讓人們從大家族自給自足、拒絕雇傭的生活,工作中了解自己的意義與目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天一大早出門上班(或工作),直到天黑才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你是不是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卻愈做心愈累而看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你是不是每天非常忙碌,甚至下班後還兼差但收入依舊不高,那麼你極有可能是屬於「窮忙族」。 一、 科技的進步替代部分勞動力市場 一、 開始學習理財規劃 二、 把錢花在刀口上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天一大早出門上班(或工作),直到天黑才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你是不是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卻愈做心愈累而看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你是不是每天非常忙碌,甚至下班後還兼差但收入依舊不高,那麼你極有可能是屬於「窮忙族」。 一、 科技的進步替代部分勞動力市場 一、 開始學習理財規劃 二、 把錢花在刀口上
Thumbnail
我們的人類已經習慣於用金錢去交換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透過可有可無的工作去進行交換,鮮少人去思考工作的必要性,人類被根深蒂固的傳達要工作才有飯吃,而沒有人再去思考為什麼不直接去取得食物就好?非要透過繁複的工作,層層複雜的交換機制,讓人類活在這樣的無線迴圈之中。
Thumbnail
我們的人類已經習慣於用金錢去交換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透過可有可無的工作去進行交換,鮮少人去思考工作的必要性,人類被根深蒂固的傳達要工作才有飯吃,而沒有人再去思考為什麼不直接去取得食物就好?非要透過繁複的工作,層層複雜的交換機制,讓人類活在這樣的無線迴圈之中。
Thumbnail
《失控的努力文化》作者邀請大家重新思考"空暇"為何物?以及重新評價閒逸。閒逸就此意義來說不代表沒有活動,而是非關生產的活動。現在社會對於擁有空閒時間的歧視,讓大家很害怕失業,不只擔心失去金錢來源,同時也代表著不被社會所接納的恐懼。到底要以何種心態和方式安排工作,能達到最高效率又同時兼顧幸福感呢?
Thumbnail
《失控的努力文化》作者邀請大家重新思考"空暇"為何物?以及重新評價閒逸。閒逸就此意義來說不代表沒有活動,而是非關生產的活動。現在社會對於擁有空閒時間的歧視,讓大家很害怕失業,不只擔心失去金錢來源,同時也代表著不被社會所接納的恐懼。到底要以何種心態和方式安排工作,能達到最高效率又同時兼顧幸福感呢?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快速又競爭異常激烈的世代,若自己本身沒有堅強的才智實力、沒有所謂不可替代的優勢、專業能力…,是非常容易被別人替換、被這個社會淘汰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快速又競爭異常激烈的世代,若自己本身沒有堅強的才智實力、沒有所謂不可替代的優勢、專業能力…,是非常容易被別人替換、被這個社會淘汰
Thumbnail
現在只是開始 時間回朔到第一個工作面試通過的那一天,清楚的知道這代表自己步入社會,跟大部分人一樣按照公司的規定,開始步入工作賺錢領薪水的生活,代表著是為自己或家人已經開始創造收入。 回想當步入社會的同時,看著現在的收入,有人是預計自己要當窮人嗎?這是絕對一面倒的答案,無庸置疑。時間飛快地來到現在,
Thumbnail
現在只是開始 時間回朔到第一個工作面試通過的那一天,清楚的知道這代表自己步入社會,跟大部分人一樣按照公司的規定,開始步入工作賺錢領薪水的生活,代表著是為自己或家人已經開始創造收入。 回想當步入社會的同時,看著現在的收入,有人是預計自己要當窮人嗎?這是絕對一面倒的答案,無庸置疑。時間飛快地來到現在,
Thumbnail
開始之前,請大家先問自己一句話:「如果我們在一個沒工作但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你會感覺怎麼樣?」 我想搞不好第一直覺是開心,可以離開壓榨人的公司、遠離討厭的同事,盡情旅遊看遍整個世界,或是天天追劇追到爽,短期也許如此,然而時間一年兩年過去,都是沒工作的狀態,人類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呢?
Thumbnail
開始之前,請大家先問自己一句話:「如果我們在一個沒工作但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你會感覺怎麼樣?」 我想搞不好第一直覺是開心,可以離開壓榨人的公司、遠離討厭的同事,盡情旅遊看遍整個世界,或是天天追劇追到爽,短期也許如此,然而時間一年兩年過去,都是沒工作的狀態,人類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呢?
Thumbnail
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出身於印度,針對貧窮這件事,做了許多真正田野的研究,提出以收入S曲線概念來貫串全書。如用簡單得來概括此圖的含義:即落入貧窮陷阱的人們,當下的收入會高於未來收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下收入會越來越少,陷入到貧窮與負債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出身於印度,針對貧窮這件事,做了許多真正田野的研究,提出以收入S曲線概念來貫串全書。如用簡單得來概括此圖的含義:即落入貧窮陷阱的人們,當下的收入會高於未來收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下收入會越來越少,陷入到貧窮與負債的漩渦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