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部壽司坦丁的影片,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想,有關於Old Money、鬆弛感以及一點點靈性產業的崛起,我產生將這些點點連結在一起的想法。
在本格最多人瀏覽的那篇講有錢人家的小孩有什麼不一樣裡,提到的是有錢人家的小孩幸不幸福、快不快樂,就人類學的觀察而言有錢人家的小孩並不會快樂到哪去,但就社會學的角度而言,有錢人家的小孩還會是有錢人這點似乎是事實。
今天討論的重點,是來自於前篇研究小間的標題:配得感。
最近兩年的流行風格是Old money,我在這個主題之上多有著墨,在這點上要明白,即使穿得像有錢人,本質也並不會(短時間內)改變。真正讓你像有錢人的,是你透露出的「配得感」。
這個配得感是指「我值得我想要的,而且我一定會得到」,並且這種堅定的自信是與生俱來,而這個特質在有錢人家的孩子上更能夠被刻意的培養,因為父母有資源和環境讓他們弭平家庭中的權力關係,也就是富人家的孩子會被鼓勵說出自己的需求,而且通常會被滿足。
但很明顯地,中產至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環境中,可能展現不出這樣的特質,因為在成長環境中必須以父母的要求或需求為重,也就是培養出察言觀色的能力,相對來說,在社交的情況中可能會展現自卑,也就是侷促感的產生。
舉個例子,在那種《霸道總裁愛上我》類型的故事裡,最常被提的爛梗之一,就是總裁在一個宴會上救平民女主角與女配爭鋒相對的橋段,那個平民女主角就是對「侷促感」描寫。
而Old money風的流行,不也是想學有錢人的鬆弛感嗎?同時,Old money風的單品相對地好入手,容錯率也高,因為低色彩的運用的確拉高了容錯率,相反地,也降低你個人的識別度。Old money本身的特色就是不用穿的花枝招展就可以吸引全場目光。
靈性產業的流行,我不確定有沒有讀者經常刷到吸引力法則或最近星盤、塔羅、希塔療癒的短影音或者Instagram創作者,他們最常講到的詞是「顯化(manifestation)」
顯化的關鍵在於你「相信」你「已經得到」那個東西了的「安心感」,如果你的潛意識不相信,那你可能會顯化的很慢或者根本不會來,且顯化的主題也和財富大有關係,一個來自中產階級或者普通家庭的孩子,對「錢」的態度要怎麼達到這個境界?在長大的過程中,「金錢」就是有限資源,有手足的家庭更需要注意一碗水端平,為什麼要注意?除了心是長偏的之外,沒有能力提供,我想才是原因之一。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從小就不是有錢人,在更多的情況下要得到父母的關注來自於成績或知識上展現,這個東西就成為我自信的來源,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在成績或學術上取得認同,同時是我自信與自卑的來源。
我對成功和完美的執著就限制了我,也部分因為父母在我長大的過程中,用「出社會/職場」的角度要求我跟我妹的學習,用經濟的權力要求我們達到某些目標,這搞不好就是我對金錢如此焦慮的原因。我必須做我不喜歡的事情才能換到我想要的東西、我必須花加倍的努力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因為我不夠努力才會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等等,總而言之,我有極大的機率可能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在各種意義上,甚至有一點,也許這也是我很常放棄的原因,因為不一定能得到,那我就換個東西/目標。
我對金錢沒有與生俱來的配得感,所以要「清理」和「釋放」這些限制性信念,並重新灌入新的正向信念(有在逛書店的應該有發現什麼吧)。
這些成功顯化的人都會告訴你:「我以前也是失敗到爆炸,但接觸這些之後我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我變美、變有錢、我可以四處旅遊還擁有影響力,想變得跟我一樣嗎?我提供包括但不限於這方面的引導、教學,或者教你怎麼正確地向宇宙下訂單喔!」最後就回到收錢環節(價格還挺不菲,至少444美金我是負擔不起(註:主要是國外的 Manifesting Coach)。
但「清理」和「釋放」才是整個靈性產業中,或是宗教引導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容易展現權力的一環,因為你沒辦法確定「活在終點」具體是什麼,或者說你不知道「神」會怎麼跟你講話,所以你去找了你信得過的權威,相信他或她可以帶領你走向更好的人生。(這也許能帶到後現代的理論發展跟現代的關係,這個我們之後再談。)
最後,並不是要譴責宗教都在斂財,也並非說跟Old money流行是自欺欺人,只是單純的發現這些事情似乎有一點點的關聯性,這是我開啟我研究時尚和社會學之間的交織的契機。
希望讀者們可以明白,社會學展現的是一個社會(集體)的結果,他並不是展現什麼不可打破的戒律,只是中性的揭示出了一個事件。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方向和路途中,為你的人生而努力還是很重要的,行動起來吧!
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心心並追蹤我!❤️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