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邏輯說: 「當沒有又被剝奪走時,就會成為匱乏,而被逼入供需平衡裡的邊緣,因窮途末路而持續拋棄理想直到遺忘。 對於這樣的人,怎麼會不想給予,而是想要剝奪?」。 但即便是被更大的事業或產業使用、有著因艱難困苦而無法達成的任務,也只是「任重道遠」的表示,怎麼會是剝奪? 於是對於環境是否要再持續給予,或著使用受其滋養長大的個體,變成有與無的定義問題,這個個體是否擁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更好的給予?
而有與無的定義,可以從歷程來看。 彷彿肌耐力訓練是肌肉的重建,要讓體內更多的組織,成為可以讓意志更好行動的肌肉;宛如教育訓練是大腦的重構,要讓腦內更多的想法,成為可以讓現實更好運作的意義。 而肌肉與大腦幾乎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所以基於訓練的使用,絕不是掠奪與剝奪,只是讓這個人可以讓更廣闊的世界所擁有,進而在支撐著世界中看見自己,肯定自己,接著就會帶來更完整的世界。 沒錯! 使用只是完整的過程,絕非是剝奪。
那麼! 匱乏的由來是什麼,是什麼導致牛山濯濯?
視野與格局,敝帚自珍才會匱乏。 是因為對進程的誤會不了解,才把使用原本擁有的存量,用來訓練後成為增量的過程,當成剝奪,卻忘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會陷入匱乏。 所以一旦認知到這一點,即便是被使用,甚至是被強迫,也只會成為主動的奉獻與貢獻,而在這個轉化過程中,壞的部分也逐漸地被轉化成好的部分,但自己卻從沒這樣想過,因此核心中沒有好壞之分,而是好壞自己呈現出的價值,成為現實的價值觀而已。
而開頭的邏輯: 「當沒有又被剝奪走時,就會成為匱乏,而被逼入供需平衡裡的邊緣,因窮途末路而持續拋棄理想直到遺忘。 對於這樣的人,怎麼會不想給予,而是想要剝奪?」,還不僅可以這樣用。
另一種用法是- 可以持續地昇華與提升給予。 原來對方只是因為匱乏或不自知匱乏,而陷入視野狹隘的僵局,那麽透過最佳時機的判斷、吻合搭配的物質,再佐以宛如疊加重現的巧合,將多重給予一次到位,滿足其適性,瞬間讓對方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時。 重點已經不是對方,因為「施比受有福」的關係,我們已學會創造美麗新世界,而讓其當中的生命,可以神清氣明,覺得自己像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