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時候這個詞會被用來形容過度理想樂觀,但今天產生一個不太一樣的觀點。
不切實際不僅可以用來形容對自己的未來過度樂觀,同時也能用來描述看待事情過於悲觀的表現。
常常對於自己的未來走向抱有過度完美理想主義、對自己『要做得很好』這件事情有著強迫式的期望與執著,問題是同時又對那樣的想法感到懷疑、不確定,於是下意識認為自己可能做不到,因而產生挫折感導致拖延、躺平甚至徹底放棄。
所謂的不切實際包含的並不只有過度樂觀的一面。
更多時候,我們對於未來有一大堆毫無根據、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的負面想法,比起過度樂觀而失敗,這些負面悲觀的想法才是真正阻礙自我發展的主因。
因爲過度樂觀而導致的失敗可以從中汲取經驗重新來過,但若因為過度悲觀而選擇什麼都不做的話,就什麼都不會發生也沒有任何改變現狀的可能性了。
如何活在當下不要產生一堆自我打擊的想法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然又怎麼會冒出一本又一本以「你所擔心的事情有十之八九都不會發生」為主題的暢銷書?
可以嘗試多讓自己活在當下,做不到樂觀至少也可以練習做到不要悲觀就已經足夠優秀了,下次比起「不要這麼不切實際,事情哪有可能這麼順利」,試著改成對自己說「既然什麼事情都還沒發生就別這麼不切實際想一堆有的沒的,趕緊動起來吧!」
不試試怎麼會知道結果究竟如何? 做不好也無需責備自己,因為很多人也跟自己一樣都還正在不斷努力嘗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