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鄉下這幾年
陸續看到一些同輩的朋友
在50歲之天命之後
有些同學開始減少工作量
花比較多的時間回家陪父母親
有位同學私下來找我
他說想看看我蓋的房子
他告訴我
他正準備從教職退休
老家附近有地
他打算蓋個房
我們談了很多
我也知道他的老婆是職場女強人
兩個兒子都在國外
我問他
房子蓋了之後有誰會一起居住
爸爸媽媽會不會跟你一起住?
因為我考量建議他使用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
他看了我家的動線
比較通齡的設備
我也回饋一些看法
他知道我們這些設備就是為了快90歲的父母親而設計的
只是他回答我
他的爸爸媽媽還是會住在老家,不會跟他一起居住
那我就直接問了
那老家的廁所有沒有扶手?
爸爸媽媽生活的動線有沒有加裝扶手?
廁所有沒有安全座椅讓老人家洗澡比較方便?
他說爸媽的老房子是平房
這次看完我家的這些細微動線
他知道怎麼實質上幫助爸爸媽媽的
我笑著問他
那爸爸媽媽沒有要同住
老婆可能假日偶爾來
孩子遠在國外
你蓋那麼大的房子做什麼?
他就說
這是她媽媽的希望
原來
他在原媽媽的夢想
他正在滿足媽媽,對於孩子成就的具體實現。
我們都是少小離家的孩子
經歷了出外就學就業 到組織家庭
再到孩子長大離巢
慢慢地到了,自己也在準備離開職場的時刻
我們這些鄉下出生的孩子
少數人將爸爸媽媽接到都市裡頭居住
但多數的父母親比較難適應都會的生活
在鄉下可能院子裡頭一小塊地還可以種種菜
到都會區幾乎不一樣的生活了
對這些長期居住在鄉下的長輩們
真的極少數是無法自理生活了,才勉強到孩子的都市房子裡頭
但是這種改變
常常是慢慢拉成了
越來越密集
越來越長時間
漫長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