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種自利利他的「心靈煉金術」|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為了幫助我們瞭解世間萬物的實相以及具備更加清明的心,修心訓練的第二要首先討論了勝義菩提心的智慧。以下的口訣,將為我們日後培養世俗菩提心以及修持修心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自他交換法,預做準備:
思諸法如夢
我們都曾經做過感覺極為真實的夢。在夢境中,環繞在我們身旁的事物顯得實際、清楚而且栩栩如生。然而當我們醒來,張開眼睛,夢裡的一切瞬間消失,剛才的夢境,在現實世界中了無痕跡,僅留下心裡的印象,存在我們的心中。上面這句口訣示意我們修心的最終目標,是認清自己遇見的所有對境,以及我們產生的反應,其實都如夢一般,片刻而且不真實。
■ 看似真實,其實如夢般虛幻
每一件我們用「心」去覺知的事物,其實如夢一般虛幻,我們正感受、接觸的這個世界就在「那兒」,然而事實上,它也並「不在那兒」。
我們認知的現實,是由心所建構。我說我看著一棵樹,是我的眼睛看到一棵樹嗎?不是的。我的眼睛看見的是葉子,是樹枝,還有樹幹,是心稱它們為一棵樹,樹是一個字彙,是一個概念。我們的「心」根據他人給我們的零碎資訊,創造了我們宣稱的某個國籍或名字。
身體上來說,我們對哪些樂在其中或是不喜歡,全取決於心。某個味道聞起來很不錯,那是我們的心在喜歡這個味道,對鼻子來說,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
欲望與痛苦給人的感受總是那麼綿密而強烈,由於我們的執著,使它們看似真實;一旦我們認出它們也如夢一般,自然就不再受影響。
藉由為事物命名與賦予它們特質,我們試著讓這個世界看起來堅實而且具有連貫性。不過,當我們近距離來看,會發現世間的所有現象,其實是由複雜且相對的元素所組成的。萬物生起、消逝、然後再生,但它們不具基本或堅實的本質。如果對每項元素逐步分析,我們將不可避免地發現萬物的存在找不到任何絕對的基礎。我們無法在它們身上找到任何堅實的本質或本體。所有物質都可以被分解再分解,不斷地分解,直到物件本身消失為止。
每一件事物的存在需要具備所有因緣、並且同時運作,一旦缺乏其一,原來的條件不再存在,它也就消失了。比方說彩虹出現,需要具足太陽、水、以及觀察者等這些因緣,生成彩虹的這些因緣之間彼此相關,而且互相依附。如果太陽不見了,或是霧氣蒸發了,彩虹就消失了。所以,彩虹從未獨立於上述的相關條件而以自力出現在天空。彩虹其實譬喻著我們各種的感官經驗。基本上,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人際關係或者心裡,並沒有任何恆久或是真實存在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關於「空」的概念是如此震撼,動搖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也直接斬斷我們的貪愛與怨憎。如果萬物的本質是空,世間有什麼值得佔有、或是焦慮的理由呢?況且,也沒有什麼可選擇、執著、或是感到害怕與憎恨了。
觀心性無生
瞭解外在現象如同夢一般不真實而且短暫,有助我們探索自己這顆心的內在本性。心究竟為何物?如何形成,以及它的基本特質為何?我們能直接感受它嗎?心是一個物體嗎?我們看不見它,但是能感受它的覺性與心識。
■ 心為何物?心識是什麼?
可是心識又是什麼呢?心識來自我們的感官,經由觸摸、品嚐與觀看等途徑所激發。那麼心識又是如何起作用的?我們有沒有可能不經由眼睛看,不藉由耳朵聽呢?在夢境與想像的世界中,我們知道可以這麼做。這些,都是我們一直想要解開的謎團。
我們認為自己從出生、童年、直到老年的漫長過程中,心一直沒有變。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口訣中的「無生」字眼,挑戰了我們長久以來把心看成是具體而且恆常的傾向。其實,心的本質超越了生與死的條件;它無所來,也無所去,我們找不到它的起源,也看不見它的盡頭。除了覺知川流不息的念頭之外,並沒有一顆「心」的存在;可是,那大量而且速度飛快的念頭誤導了我們,認為自己有一顆固定、持續而且獨立存在的心。心是瞬息萬變的,我們總在短暫、自然的情況下與它交手,然而僅止於當下的那一瞬間,心便隨即消逝,只留下回憶。
■ 安住在當下
我們是有可能在與心交會的瞬間,察覺到心性的某一部分,可是從來看不到它的全貌。就像一位旅人,對於一個初次造訪的陌生城市,在短暫停留中所能獲得的瞭解,將非常有限。
在禪修的狀態中,當心相當平靜時,我們得以瞥見自心無生、純淨以及證悟的特質,這是一個難以言喻的瞬間體驗,不過要記得,就把它放在那裡吧,安住在當下——這個介於過去與未來,超越時間的片刻裡。
對治亦自解
這口訣試著提醒我們別對禪修的美好經驗產生貪著,在禪修時,我們也許有機會瞥見心的空性,這時候保持平常心很重要。一次的瞥見,並不表示我們已經獲得一個絕對、究竟的證悟。
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禪修只是相對的、在某些條件下發生的。我們必須從這裡持續再精進,並且自問:「是誰在禪修?尋找禪修中的心的是誰?又有什麼被找著了?」在禪修中,在超越這顆無常且無實的心之外,如果我們無法找到任何獨立、分開的尋心者或是真理的話,那麼,我們在禪修中所找著的,也就是幻象。
我們不該從自身的禪修中找出任何結論,因為禪修者與禪修兩者的本質皆空,都不是真實存在的。空性中無物,也無智。我們哪能在其中找到什麼呢?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理解禪修的體驗,我們就不會再拚命尋找解答,從而安住在一個無所尋求的狀態。
道體住賴耶
我們的日常覺知源自七種心識:五種感官識、意識、以及產生「我」念的末那識。日常心識之下,還有阿賴耶識,它是心的全部基礎。阿賴耶本性是生命最純淨、簡單的狀態,也是人類覺性中最細微的層次。當我們證悟時,它被認為是我們的「明光」或「佛性」直接、不受干擾或扭曲的展現。
阿賴耶本性就是最直接的當下。我們不習慣停留在「當下」,不過說真的,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過去的已經過去了,而未來尚未發生。所以很簡單,此時此刻就只有「當下」存在著。「當下」是不受任何駕馭的,想留住它,這「當下」便成為過去;希望它持續,「當下」又被送往未來。
所以禪宗有這麼一句話:「吃的時候好好吃,睡的時候好好睡。(飢來則食睏則眠)」活在當下,能為生命創造出空間與自由。由於我們經常活在過去或未來,因此勝義菩提心的禪修練習,目的是讓我們的心能安住在當下。
阿賴耶本性的清明,經常被遮蔽或隱藏了起來。尤其在生氣或感到心煩意亂的時候,我們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在清醒時的思維中,阿賴耶本性往往被遮蔽、掩蓋;然而熟睡時,因為所有感官暫停運作,我們的知覺會短暫地融入阿賴耶本性。在睡眠持續的狀態中,當感官意識重新以夢境的形式出現時,我們便離開了此種清明狀態,而阿賴耶本性,也再度被淹沒。
佛教的禪修包含兩個階段:禪修過程本身,以及下座後將禪修體驗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到這裡為止,口訣都是關於禪修的指導與建議。下座後的修持重點,是將我們禪修時的體會,如何落實並運用在平日與外界的互動之中。
坐間修幻化
對阿賴耶識的覺知將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知道世間一切萬物皆是無常,也不真實,我們不再輕易被吸引我們的事物所迷惑,也不再對事情激情執著,能夠放鬆自己,心平氣和地面對自己的處境。
問:我們要怎麼訓練自己不把世間萬物看成是實有而恆常的呢?一直以來,我們被教導這麼地去看待它們。這是我們最頑強的習氣之一。即使學法後在知性上理解一切是相對且性空,但是內心深處的基本態度還是難以改變。
答:空性是一種體驗,就像我們在睡眠中突然察覺自己在做夢,意識到自己的夢境。無論時間長短,只要有過一次這種體驗,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就將改變。世上不再有任何事情讓人害怕或不信任,因為我們已經明白,這樣的東西並不真實存在。
情緒仍然會在心中消長,但是因為體認了它們的空性本質,我們不會再去抗拒它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與印象都「一切如幻夢」時,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將會大不同,沒有任何東西能像以往那樣困擾我們,痛苦與煩惱也不再像過去那樣,令我們感到恐懼與受侵犯,因為我們知道它們終究不會持續太久。視情緒為空性的,能減少它們對我們的干擾。生活中,我們不再那麼敏感地被情緒所左右,情緒也不再占據我們那麼多的注意力,於是,我們能活得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