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可.桑德爾是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這次分享他的兩本著作,敘述流暢易讀,舉許多真實例子,思考的過程中有時過癮、有時擔憂,有好多議題值得思考啊。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作者:邁可.桑德爾
出版社:先覺
桑德爾教授的課程「正義」,單次開課可以吸引破千名學生數,是哈佛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書籍就是從課程中誕生。作者從福祉、自由、美德三種角度,討論正義的理論。
舉一個「自由」的例子。支持輔助自殺者,應該支持自由至上主義,認為生命是自己所有,自己有權可以終止生命,然而支持者少談生命所有權,大多訴諸臨終者的尊嚴。在此例子中,的確很難將兩者分開談。作者又舉例,2001年邁韋斯(Armin Meiwes)在網路上徵求志願被吃的人,他會殺死志願者,切塊、烹飪。與前者相較,少了「減輕痛苦」的目的,是自由至上主義的考驗,如果認為自由至上主義是對的,那就不該處罰邁韋斯。讀者是怎麼認為的呢?
現實比思想實驗複雜得多,也會有未知狀況。如果遇到違背原則的情形,我們可以藉此釐清自己的信念,有什麼因素不同?思考後有可能修正判斷,或反思原則。在理性世界與現實中反覆琢磨,就是思辨。
相關資源:
哈佛向外界公開此課程,Youtube上有翻成中文的
版本,課堂影片與書籍的節奏不同、各有優點。哈佛架設的
網站,有為每一集提供討論指南。
《錢買不到的東西 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作者:邁可.桑德爾
出版社:先覺
犯人多付錢能住好的牢房、為了參加美國國會的聽證會,聘請專業排隊公司、花錢獎勵他人絕育、公司為員工買壽險,受益人是公司......,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事。
市場可能會侵蝕非市場基準。在瑞士一個村莊,51%居民接受核廢料設施蓋在自己社區,如果每年給補償金,卻只剩25%同意,把補償金調高,意願也沒有上升。對那些居民而言,誘因從公民義務變成了錢,破壞了公民義務這個信念。
對於一些有爭議的交易,公平性、腐化是兩種質疑的觀點。然而實際情形更複雜,1990年代,黑犀牛瀕臨絕種,南非國家無法杜絕盜獵者。2004年通過華盛頓公約核可,南非政府同意牧場主人限量「出售獵殺黑犀牛的權利」,讓牧場主人有繁殖、保護黑犀牛的動機,結果黑犀牛總數的確上升了。假設你認為獵殺野生動物是不道德的,那利用這種手段來保育黑犀牛是對的嗎?如果不做可能黑犀牛就絕種了。很難判斷,要考慮手段是否有效、手段是否有錯、若有錯道德嚴重性有多高。
生活有很多重要的要素──愛、健康、教育、公民意識等,我們可以思考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什麼價值不願意被用錢衡量,不要讓美好的東西被破壞殆盡。
因為我花在閱讀的時間變少,因此決定降低迷你書單發表的頻率。
迷你書單預定每半年發一次,時間於2/1、8/1
追蹤我可以收到通知~
購書連結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邁可.桑德爾。先覺*
《錢買不到的東西 金錢與正義的攻防》邁可.桑德爾。先覺
*我讀的是雅言出版社出版,已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