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芮氏規模15級,地方文化的轟鳴!「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台北雙年展(下)

2020/12/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拜全球化所賜,我們早已習慣文明社會無塵無垢的微量生態,即使被硬塞進自由的細縫,仍主張著中產階級式的生活(看看疫情期間爆炸式成長的網購和國旅就知道了)。這是最要命的:難道潘朵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覆水難收了?不能喊卡嗎?怎麼喊卡?最惱人的,是全球化/西化的野蠻膨脹,摧枯噬吞了遍地璀璨的異文化。最後一章,我將深入「實地星球:臨界區、蓋婭」展區,看見被點亮的「地方特色」招牌。

走心指數 ❤❤❤❤   回憶指數 ❤❤❤ 啟示指數 ❤❤❤❤❤

在殖民主義退潮後,現代化、都市化、全球化接踵而至。也許受盡摧殘的心理陰影,依舊會縈繞難解吧,被殖民者難免覺得,全球化是站在「地方」的對立面。難怪印度聖雄甘地會說:
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風都盡情地吹到我的家園,但我不願被連根吹走。
以全球化星球為起點,雙年展同樣充斥著地方觀點的作品。

圈護地方,在面目全非以前

一堵巨牆、一壠台座、兩張躺椅,荒灰、土黃、嫣紅的波狀色塊上,凝雪點點...。倫敦團隊「食事提案」丹尼爾・費南多・巴斯克瓦&阿隆・夏貝(Daniel Fernandez Pascual & Alon Schwabe)的《牡蠣間》,乍看如磨石子構件,實際上卻是牡蠣殼、糯米和麥芽糖製作成的「三合土混料」。臥躺在石椅上,耳機裡傳來西南沿海牡蠣養殖的口述故事,至於牡蠣殼敷料的去角質體驗,呵,先免了吧,反正我也沒在保養的。
「食事提案」丹尼爾・費南多・巴斯克瓦&阿隆・夏貝(Daniel Fernandez Pascual & Alon Schwabe)《牡蠣間》(局部)。作者攝於現場。
再瞧瞧武玉玲運用排灣族的「纏繞(lemikalik)」技法,所完成的《山林中的藤蔓》等五件軟雕塑吧。繽紛豔麗的編織物,附著蔓生在雪白牆面、天花,局部同心圓紋理彷彿年輪、垂掛如髮的線束又似藤蔓...。渾然一體的仿生編織作品,源自創作者衷心的盼望,期待2009莫拉克風災後迫遷的部落,能夠再次構連、重拾活力。
武玉玲《山林中的藤蔓》(局部) ,2020,毛線、苧麻、棉線、銅線、絲線、琉璃色珠。作者攝於現場。
兩件作品,似乎都展露出擁抱地方文化的柔軟姿態。尤其武玉玲,她試著延續自身部落的根、傳統上女性專擅的織布技藝,以柔御剛,試著抵抗鋪天蓋地的外力侵擾。而《牡蠣間》雖然出自外國藝術家之手,卻優雅謙遜地從台灣尋覓創作靈感,似乎又暗示著,西方強推全球化、卻與在地脫節的模式,已經左支右絀。
可是,尋根真的那麼容易嗎?尤其是曾陸續被多國殖民、不斷撕裂認同的台灣,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文化想像嗎?
別人我不清楚,還是從我自己說起吧。

變奏的尋根之旅,終究只能分道揚鑣

我的父親,是大時代的難民,是國共內戰中迫遷台灣,被迫與家人分離的軍人。對岸的親戚,前後我只見過兩次,一次是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後、一次就是父親去世,隨母親回去「省親」了。
老實說,大陸親戚對台灣同胞,的確因為血緣愛屋及烏,毫無保留地接納照顧,這點我心懷感激。只是當其中一個親戚雀躍地問我「什麼時候回來定居、工作啊?」坦白說,真是啞口無言。倒不是說,不曾考慮在大陸工作,只是,「回來」二字,真的言重了。毫無懸念往窗外扔的空瓶、隨口吐在餐廳地板的雞骨頭...,這些文化禮俗的差距可以體諒,但期待我抱著「回家」的心態落腳大陸,這...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生在台灣,我不只是後天地適應,還是徹頭徹尾地認同。《想像的共同體》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寫道:
所有國家統治者都痛恨「丟掉」領土,但是他們的人民通常都會迅速地調整適應。
龍應台的著作《目送》也有一段話: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公尺,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闔,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
戰爭無疑是一把利刃。它一刀劈開的,是地理上的海峽兩岸,更是世代間的家族認同。而我早已在自由、開放的沃土中扎根,與彼端的親戚吸取不同的養分、對不同的雲雨開闔。如果,不曾比肩淋過同一場雨、遠眺同樣的日昇月沈,兄弟,還算是兄弟嗎?除了血脈之外,是不是得兜在一塊兒生活,才是貨真價實的關係?
所以若真要問我,我的根究竟在哪?我只能說,在這塊島嶼上看得見的、摸得著的,都是我的養分,不管是多元、民主、還是自由。而我能做的,就是認同自己認同的價值,繼續前行。

最後就用雙年展,來結束雙年展吧。
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2016,Kriska鋁製簾、雷射切割、烤漆鋼框。作者攝於現場。
這是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不完全無限的數學符號)》,一個被簾幕隔開、若隱若現的四個空間。我們可以選擇撥簾直越,或是繞洞而行,雖自由卻又受限。至於破壞性地拆毀一切?我想沒人會這麼做,因為我們畢竟親眼見識了它的美好。
或許,走出北美館,我們也將換上一雙慈愛、接納的眼神,重訪鄉野地方、再續那些墜失已久的文化共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或者,這個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不如順手「留言」「分享」「追蹤」吧!
41會員
71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