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的地球不是你的地球!?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我、他,自己的小星球、自己的軌道,本來可以相安無事。可運行總有交會、也總有如恆星者會膨脹吞併。台北雙年展,在災禍頻仍的庚子年,試圖在藝術家們的眾聲奇想中,探索地球更理想的使用方式。展覽分為全球化星球、維安星球、脫逃星球、實地星球(含:臨界區、蓋婭)等展區,這一篇我會先分享「全球化星球」的所見所感,談談全球化究竟是好是壞?它對我個人的影響是什麼?最後思考疫情也瘋全球化的時代,近似鎖國的台灣,又真的沒事了嗎?

走心指數 ❤❤❤❤❤   啟示指數 ❤❤❤❤  新奇指數 ❤❤❤

想逃離現實嗎?歡迎來到理想國的孤島!

Marianne Morild,《理想淨土(Shambala)》,2020,油彩、麻布,150x100 cm

Marianne Morild,《理想淨土(Shambala)》,2020,油彩、麻布,150x100 cm


伸手不見五指的二樓展間,懸掛著九張尺寸一致的圖畫。每張構圖大致相同:麻布原始的卡其色或漆黑背景前,都漂浮著一座島嶼,染上繽紛飽滿的色調...。

挪威藝術家瑪莉安莫里(Marianne Morild)的地景繪畫,像是在電影院觀影,讓人安心隱匿在黑暗中,展開一段未知的旅程。

旅程目的地似乎是「人間樂土」?中文作品名:《桃花源》、《幸福之地》、《理想淨土》...,進一步確認了我的猜想。只是作品的英文名稱呢?幾乎一無所知。

Marianne Morild,《桃花源(Mahoroba)》,2019,油彩、麻布,150x100 cm

Marianne Morild,《桃花源(Mahoroba)》,2019,油彩、麻布,150x100 cm


一陣估狗,答案出爐。英文俚語中形容狂喜狀態的「Cloud 9」,應是猶太文化中天國第七層、上帝的住所的概念演變而來。「Shambala」,展覽翻作「理想淨土」,但大家更熟悉的或許是直接音譯的「香巴拉」,藏傳佛教中的極樂世界。而全然陌生的「Hyperborea」,則是歐陸傳說中的「極北國」,日不落(永晝)、坐擁黃金、享壽千年...。

Marianne Morild,《瘋狂地圖[丑角哈勒奎](Folly Map [Harlequin])》,2020,油彩、麻布,150x100 cm

Marianne Morild,《瘋狂地圖[丑角哈勒奎](Folly Map [Harlequin])》,2020,油彩、麻布,150x100 cm


如果你開始懷疑:「藝術家不會只想畫夢幻國度吧?」沒錯!藝術怎麼會僅止於此,當然還要發人深省!例如「Schlaraffenland」,雖是安樂鄉、卻也延伸為「懶人國」之意。因為根據傳說,那兒的動物生下來就是熟的,讓人隨手取用,連烹飪都免了(出處)。(謎之音:到底有多懶惰、多厭惡做菜啊?)

說明手冊果然提到Marianne的創作初衷:希望我們不要像這些懸浮的孤島,關起門來享樂,而要腳踏實地的正視地球資源的侷限。

但全球化,難道根源於一抹惡意、想要榨乾地球嗎?當然不是。全球化擁護者,只是像湯馬斯·佛里曼一樣,嚮往世界是平的、全人類一體、追求著一個理想國度。

全球化,輸出的除了物品、還有「幸福」

讓我們瞧瞧阿根廷藝術家蜜卡・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怎麼用莞爾的方式詮釋「全球化」。她的影像作品《宇宙生成器(AP)》位於北美館二樓特展入口處,得先穿越狹窄的拱形甬道,才能來到螢幕面前。影片中,中國字與吉祥圖紋餐具、非黃種人服務生...,相當違和。原來,這是一間墨西哥的中國餐館。只見表情嚴肅的女服務生,熟練地擦拭餐具備餐,接著煞有其事地打開餐盤上的鐵蓋...。

全場一片竊笑:因為盤中央的葉菜上面,居然躺著四個西裝筆挺、鬢髮花白的白人菁英,標準跨國企業生意人的形象。然後,就是超現實的穿越劇了:跟入口的隧道呼應,我們又跟著影像穿梭在墨西哥、中國之間,來到一處市場,旁觀好奇的路人上前讓攤販打開鍋蓋,不斷往下「窺視」世界另一端的景象;下一秒,我們又從這頭,仰視他們驚訝的臉...。把世界,帶到任何有興趣的人面前,這就是全球化。

蜜卡・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宇宙生成器(AP)》(影片截圖),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圖片來源:邁阿密的當代美術館「The Bass」官網

蜜卡・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宇宙生成器(AP)》(影片截圖),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圖片來源:邁阿密的當代美術館「The Bass」官網

你問我有沒有幻想過一個理想國?說來汗顏,在天真爛漫的年少時期,我曾天真以為,是非對立、好人都想追求公平正義、最後安居樂業兄友弟恭,享有絕對的幸福和自由。更無知的是,我心目中理想國的原型,彷彿與西方世界、尤其美國劃上等號。記得「地球村美語」嗎?至少在千禧年前的台灣,美國不但是地球村、理想國的代名詞,還約略等於多數台灣人想像中的「全球化」(畢竟英國文化協會在1996年才成立、歐洲經貿辦事處更是2003才進入台灣)。

大學以前,總被動接收著主要閱聽管道的美國娛樂片,劇中小人物往往出身貧寒、卻憑一己之力力爭上游最後達標。當時風靡的影集「六人行(Friends)」,一樣泛著夢幻的玫瑰色,雖然有小摩擦、小掙扎(如費解的多角戀情),但生活大致上是歡樂正向的,主角們相親相愛、人生滋味淨是甘甜。如此體面的American Dream。

剛看過揪心的電影《不丹是教室》,片中堅持下山去澳洲追夢的男主角烏金,讓村長不禁感嘆:

「聽有些人說,我們(不丹)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度,可是像你這樣受好教育...象徵我們國家未來的年輕人,卻總想去別的地方尋找幸福...。」

原來,不管全球化是西化還是美國化,它都不再受限於人和貨物的流動,更是「生活方式」和某種「幸福」詮釋的輸出。即使張騫通西域遠在西元前二世紀,讓很多人覺得全球化缺乏新意,不過以歐美國家為主、「冒險」和「掠奪」為主調的航海與殖民時代,的確是在二戰(請參考《留我不留?忠泰美術館「SOS粗獷主義建築展」》,關於國際風格和現代主義建築的分享)、網路興起之後,大肆舉著「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的大旗,如病毒般攻佔你我的「荷包」和「心」。

美麗煙花般的幻滅

幻想,總是會破滅,我心中的歐美淨土如此,全球化更是如此。那破滅的預感,在《預兆》中被轉化成一首優雅的影像詩。創作者伊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說:

所謂的污染,其實就是在特定範圍裡以高濃度出現的一種『純粹』產物,像是一些實驗室生成物。

一百八十度全景螢幕上,好像特種珊瑚一般不斷作用、生成的化學物質,乍看璀璨如詩、鮮豔如畫,卻是不折不扣的污染物。好比裹著美麗糖衣的「全球化」,背後一樣危機四伏。

伊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預兆》(截圖),2007迄今,燒杯、化學物、攝影機、即時投影。作者翻攝現場。

伊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預兆》(截圖),2007迄今,燒杯、化學物、攝影機、即時投影。作者翻攝現場。

我忍不住想:

理想,究竟是誰的理想?代價又是什麼?誰被犧牲了?

還記得,多年前曾經造訪日本滋賀縣琵琶湖畔的美秀美術館。打著世界十大建築、羅浮宮金字塔建築師貝聿銘的名號,美術愛好者都想親訪那引人入勝的「桃花源」。經過一番跋涉從京都來到園區,眼前是如畫山景、雄偉隧道、加上室內琳琅滿目的精緻藏品。可是,理想的美術淨土卻止於一張畫。畫中,描繪著慈祥的觀音大士,仔細閱讀文字說明,面容竟是取自創辦人,神慈秀明會創始者小山美秀子...。寒毛直豎,難道理想,最後就是自我神格化嗎?

可能,全球化跟所有美夢一樣,還是得劃定適用範圍吧。

有邊界的夢想,比什麼都踏實。
放棄前進的務實,是嚴寒;但無限上綱的自由,是騷亂。

尤其後疫情時代,不管「全球化」是否嘎然而止(應該不可能也沒必要),我們能夠自滿於台灣相對安全的孤島狀態嗎?「一體適用」的理想防疫措施下,是否犧牲了仰賴「社群扶持」和「經濟保障」的弱勢族群?

希望我們的理想,千萬別成為他人的地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或者,這個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不如順手「留言」「分享」「追蹤」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49會員
78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2024/06/10
「萬張早鳥瞬間秒殺」、「首週創下三萬人觀展紀錄」......,看似聳動的新聞標題,卻僅能浮光掠影地捕捉這檔展覽的話題性。原因很簡單:英國國家藝廊,拉斐爾,梵谷,三個關鍵詞一下,滔滔巨浪順勢而起,讓人想轉頭忽視,都難。可說穿了,藝術欣賞並不止於對傑作的瞻仰、朝聖,卻更近似於俯視一池鏡湖。
Thumbnail
2024/06/10
「萬張早鳥瞬間秒殺」、「首週創下三萬人觀展紀錄」......,看似聳動的新聞標題,卻僅能浮光掠影地捕捉這檔展覽的話題性。原因很簡單:英國國家藝廊,拉斐爾,梵谷,三個關鍵詞一下,滔滔巨浪順勢而起,讓人想轉頭忽視,都難。可說穿了,藝術欣賞並不止於對傑作的瞻仰、朝聖,卻更近似於俯視一池鏡湖。
Thumbnail
2024/01/19
這裡有賽博格,可並沒有賽博龐克(Cyber Punk)。這檔舉重若輕的展覽中,藝術家、機器共創的明日,猶如一場愉悅至上的想像力習作,絕美、詩意、明燦,大抵上隔絕了賽博龐克作品中一貫暗黑的「High Tech, Low Life」,卻也像泡泡一樣讓我好想拿針刺破。感覺就像遇上一隻河豚,很美也很致命。
Thumbnail
2024/01/19
這裡有賽博格,可並沒有賽博龐克(Cyber Punk)。這檔舉重若輕的展覽中,藝術家、機器共創的明日,猶如一場愉悅至上的想像力習作,絕美、詩意、明燦,大抵上隔絕了賽博龐克作品中一貫暗黑的「High Tech, Low Life」,卻也像泡泡一樣讓我好想拿針刺破。感覺就像遇上一隻河豚,很美也很致命。
Thumbnail
2022/07/30
四十歲,半老、不舊。繼髮絲染上銀白後,白鼻毛也在鼻翼間,悄悄現蹤。奔向人生下半場,毛髮由墨黑刷白成雪,肉身也從緊緻轉向鬆頹,但靈魂,卻不知道能否順遂地蛻變,變得輕似蟬翼,從此擁有飛行的能力,飄升到那不知存在與否的靈魂庫裡。三字頭的最後兩個月,幸運巧遇日本攝影師——石內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2/07/30
四十歲,半老、不舊。繼髮絲染上銀白後,白鼻毛也在鼻翼間,悄悄現蹤。奔向人生下半場,毛髮由墨黑刷白成雪,肉身也從緊緻轉向鬆頹,但靈魂,卻不知道能否順遂地蛻變,變得輕似蟬翼,從此擁有飛行的能力,飄升到那不知存在與否的靈魂庫裡。三字頭的最後兩個月,幸運巧遇日本攝影師——石內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全球化與地球村 有許多朋友都分享說夢想是環遊世界。沒去哪裡與哪裡就終生遺憾!都說趁年輕出國多走走,多看看,可以擴展視野!有一陣子,我以自身的經驗,也是如是想, 不同的文化、人文風土刺激,的確是可以幫自己開許多的腦洞,接受更多不同! 前幾年,疫情開始後,接著不能出國趴趴走。有一位以前專帶歐洲團的年輕
Thumbnail
全球化與地球村 有許多朋友都分享說夢想是環遊世界。沒去哪裡與哪裡就終生遺憾!都說趁年輕出國多走走,多看看,可以擴展視野!有一陣子,我以自身的經驗,也是如是想, 不同的文化、人文風土刺激,的確是可以幫自己開許多的腦洞,接受更多不同! 前幾年,疫情開始後,接著不能出國趴趴走。有一位以前專帶歐洲團的年輕
Thumbnail
「界限不但不是實存世界的摹描,它本身就是實存世界的虛構性塑造方式。」 ——董啟章,《地圖集》 - 策展人在展覽介紹引用了上述董啟章的話,來貫穿這一組的展覽。以我的角度來看,這組展覽所要表達的是關於「媒體釋讀
Thumbnail
「界限不但不是實存世界的摹描,它本身就是實存世界的虛構性塑造方式。」 ——董啟章,《地圖集》 - 策展人在展覽介紹引用了上述董啟章的話,來貫穿這一組的展覽。以我的角度來看,這組展覽所要表達的是關於「媒體釋讀
Thumbnail
       我將以下分為幾項重點介紹給大家,並且分為上下集,本次介紹如下       ◆平行世界       ◆地球第一人       ◆金色星球海奧華       基於書中的內容過多資訊,因此我只分享幾個在書中我認為有趣的部分
Thumbnail
       我將以下分為幾項重點介紹給大家,並且分為上下集,本次介紹如下       ◆平行世界       ◆地球第一人       ◆金色星球海奧華       基於書中的內容過多資訊,因此我只分享幾個在書中我認為有趣的部分
Thumbnail
「你想住在哪一個星球?」第12屆台北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為主題,將臺北市立美術館打造成星象廳,這場館長口中的「Mega(巨大)秀」,集結27國的藝術團隊,以78組繪畫、影像、編織、裝置藝術,展現各方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分歧觀點。開展2個月來,參觀人數已超過7萬人。
Thumbnail
「你想住在哪一個星球?」第12屆台北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為主題,將臺北市立美術館打造成星象廳,這場館長口中的「Mega(巨大)秀」,集結27國的藝術團隊,以78組繪畫、影像、編織、裝置藝術,展現各方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分歧觀點。開展2個月來,參觀人數已超過7萬人。
Thumbnail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鎖國、封城,甚至於封院,或是禁止外出……等等因應防疫而採取的措施,讓本來蓬勃發展,各國互通有無的全球工廠供應鏈近乎停擺,每個人、每個城鎮、每個國家就像是一個自體運轉的星球一般,依照自己的節奏,同時也關注著其他星球的行進狀況,維持著自己的運轉。
Thumbnail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鎖國、封城,甚至於封院,或是禁止外出……等等因應防疫而採取的措施,讓本來蓬勃發展,各國互通有無的全球工廠供應鏈近乎停擺,每個人、每個城鎮、每個國家就像是一個自體運轉的星球一般,依照自己的節奏,同時也關注著其他星球的行進狀況,維持著自己的運轉。
Thumbnail
你、我、他,自己的小星球、自己的軌道,本來可以相安無事。可運行總有交會、也總有如恆星者會膨脹吞併。台北雙年展,在災禍頻仍的庚子年,試圖在藝術家們的眾聲奇想中,探索地球更理想的使用方式。這一篇我會先分享在「全球化星球」展區中的所見所感,談談全球化究竟是好是壞?它對我個人的影響是什麼?
Thumbnail
你、我、他,自己的小星球、自己的軌道,本來可以相安無事。可運行總有交會、也總有如恆星者會膨脹吞併。台北雙年展,在災禍頻仍的庚子年,試圖在藝術家們的眾聲奇想中,探索地球更理想的使用方式。這一篇我會先分享在「全球化星球」展區中的所見所感,談談全球化究竟是好是壞?它對我個人的影響是什麼?
Thumbnail
地球太危險,那就閉上眼,前往一顆無憂無慮的微型星球吧! 親愛的旅人您好,我們即將告別太陽系的軌道。 請記得地球的美麗與善良,也請記得陽光的和煦、生命的氣息, 但關於那些複雜又瑣碎的煩惱,就暫時封裝,讓它們成為身後的太空垃圾吧!
Thumbnail
地球太危險,那就閉上眼,前往一顆無憂無慮的微型星球吧! 親愛的旅人您好,我們即將告別太陽系的軌道。 請記得地球的美麗與善良,也請記得陽光的和煦、生命的氣息, 但關於那些複雜又瑣碎的煩惱,就暫時封裝,讓它們成為身後的太空垃圾吧!
Thumbnail
釣魚島不屬於中國人,也不屬於日本人,而是屬於魚、海龜和飛鳥。 馬克思說過國家將會消亡,但我懷疑自稱社會主義者的人們是否仍對此嚴肅對待?
Thumbnail
釣魚島不屬於中國人,也不屬於日本人,而是屬於魚、海龜和飛鳥。 馬克思說過國家將會消亡,但我懷疑自稱社會主義者的人們是否仍對此嚴肅對待?
Thumbnail
你能想像若現在生活中已知的所有道德倫理與風俗習慣全都被顛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在村田沙耶香《地球星人》這本書當中,「地球」是個巨大而且完美的「工廠」,人們在這裡都會被徹底洗腦,被灌輸在地球生存所需要的思想觀念...
Thumbnail
你能想像若現在生活中已知的所有道德倫理與風俗習慣全都被顛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在村田沙耶香《地球星人》這本書當中,「地球」是個巨大而且完美的「工廠」,人們在這裡都會被徹底洗腦,被灌輸在地球生存所需要的思想觀念...
Thumbnail
『藝術是世界的共同語言,讓世界變得美麗與和平』 夢遊-遊展覽-
Thumbnail
『藝術是世界的共同語言,讓世界變得美麗與和平』 夢遊-遊展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