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的沙龍
首頁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方案
關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23
公開內容
<p>破土來自街頭,帶著批判的左翼觀點連結台灣與世界。破土不為謀利,成員們不靠這一獨立平台維生,募資所得皆用於網站基本運作。</p>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破土
2018/08/07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專訪:苗博雅
《破土》編輯丘琦欣和安風龍在今年的5/12訪問了苗博雅,討論她競選市議員的過程,以及社會民主黨的現況等等。 丘琦欣(以下簡稱丘):可不可以先跟不認識妳
#
苗博雅
#
社會民主黨
#
社民黨
1
留言
破土
2018/06/29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p>華山草原殺人事件之後,藝術份子成為台灣社會性強暴行為的替罪羔羊</p>
近日於120草原自治區,一名三十歲的高姓女子,被一名37歲的陳姓射箭老師殺害分屍。從大眾反應中,可明顯看出台灣的保守社會道德,企圖將責難推給一小撮年輕人,同時避免解決台灣社會傳統沙文主義(toxic masculinity)根深蒂固的問題。許多社會反應來自網路,尤其是PTT,包括鄉民進行人肉搜索。
#
120草原自治區
#
120草原自治區grassroots
#
分屍案
3
留言
破土
2018/06/29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p>香港年輕世代的幻滅:專訪《地厚天高》導演林子穎</p>
林子穎導演近期的紀錄片作品《地厚天高》,主要拍攝香港本土派人士梁天琦。林子穎另有其他影像創作,執導《旺角黑夜》,並擔任《未竟之路》其中一位導演。 以下是破土成員詹斯閔與丘琦欣和她的訪談。
#
地厚天高
#
旺角黑夜
#
林子穎
2
留言
破土
2018/06/29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文化與政治無關?你所不知道的日本時代台灣唱片業
2017 年初,剛上市就紅遍世界的電腦遊戲《返校》選用《月夜愁》、《望春風》等台語歌曲作配樂。2017 年,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由台南歌手謝銘祐奪得,他在專輯《舊年》裡也大量運用日本時代台語流行歌元素。究竟日本時代的台語流行歌藏有什麼瑰寶,值得一提再提?
#
台灣唱片行
#
台灣日治時代
#
台灣音樂
3
留言
破土
2018/06/29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p>專訪:艾琳達</p>
1960 年代初到台灣時還是少女的艾琳達,在1970 和1980 年代成為台灣民主運動的老將。她在美麗島事件之後雖被驅逐出境,卻仍持續在境外為台灣民主奔走,1990 年獲准重返台灣之後,也繼續參與台灣社會運動。艾琳達2007 年起任教於台北醫學大學,直到2012 年。
#
艾琳達
#
黨外運動
#
民主運動
4
留言
破土
2018/06/29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p>侯孝賢的《聶隱娘》與左統:侯導由政治遁入美學</p>
侯孝賢終究是一位帶有左統色彩的電影人。我們在《聶隱娘》裡同樣能看出這點。
#
侯孝賢
#
左統
#
聶隱娘
喜歡
留言
破土
2018/06/29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p>專訪:楊小娜</p>
《破土》編輯丘琦欣透過Skype訪問了楊小娜。楊小娜最近出版了敘述台灣白色恐怖與威權統治的小說《綠島》。她目前任教於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創意寫作課程。
#
威權統治
#
楊小娜
#
白色恐怖
1
留言
破土
2018/06/29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p>人權之恥:台灣的諾魯難民秘密協定</p>
台灣與澳洲簽署的秘密協定中,對待那些澳洲滕博爾(Turnbull)政府拒絕入境的諾魯難民的方式,證明了台澳兩國共謀侵犯人權,可恥至極。然而,蔡政府卻試圖將此事件美化為台灣對國際人權的貢獻,以及和國際間關係密切往來的里程碑。《雪梨先驅晨報》揭露了這則新聞之後,台灣和澳洲政府先後證實了報導的確屬實。
#
民進黨
#
澳洲滕博爾
#
蔡政府
1
留言
破土
2016/10/05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歲有榮枯,以身證道 ——關於台灣左翼革命家史明
<p>史明的覺醒過程存在著選擇與棄卻兩個面向:首先,選擇革命之路必然得拋棄家庭;再者是,在自我追尋、決定成為台灣人的過程當中,史明意識到「中國」(不管是中共或者國民黨的版本)的虛假。</p>
#
反殖民
#
台灣人四百年史
#
台獨
喜歡
留言
破土
2016/07/06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國民黨不是鐵板一塊,誰在急著辯護?
<p>寇謐將反對國民黨一致主張兩岸統一的觀點,認為國民黨「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派系林立、充滿差異且意見分歧,尤其是在台灣南部,這足以抵銷黨內僅存那些仍在情感上認同中國的老頑固的力量」。國民黨亦不是由一致主張兩岸統一的死忠黨員組成的。可是,寇謐將似乎有些太急著幫國民黨被指為親中促統辯護了,進而宣稱國民黨以自己的方式傾向台灣。</p>
#
中國國民黨
#
國民黨
#
朱立倫
1
留言
破土
2016/06/28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殺事件:同志空間與國家暴力
<p>奧蘭多的同志夜店槍殺事件,除了凸顯美國城市同志空間中,性少數與有色人種在保守政策下不斷被套入僵持與對峙關係的問題之外,LGBTQ 社群所受到暴力後的創傷情感,從八零年代同志運動主流化後,經常被保守勢力挪用為合理化國家權力與國家機制的動能。</p>
#
HateCrime
#
LGBTQ
#
PulseClub
喜歡
留言
破土
2016/06/12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社會主義與當代科技的潛力(二)
<p>今天這個世界充斥著社會性科技以及新契機,但同時,世界資本主義系統卻每況愈下且無法滿足社會需求;我們有前所未有的責任,來了解我們能夠建立更進步世界的龐大空間和可能性。人類經濟的挑戰不再是真正的物質匱乏,而是一個無法有效使用資源的社會結構。不幸的是,資產階級對這個體制的擁護以及對政治的控制讓他們變成實現我們潛力的最大障礙。</p>
#
Lyft
#
thefinebros
#
Youtube
1
留言
破土
2016/06/12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社會主義與當代科技的潛力(一)
<p>每一種社會的分配和物質生存條件的聯繫,如此深刻地存在於事物的本性之中,以致它經常反映在人民的本能上。當一種生產方式處在自身發展的上升階段的時候, 甚至在和這種生產方式相適應的分配方式裡吃了虧的那些人,也會熱烈歡迎這種生產方式。只有當這種生產方式已經走完自身的沒落階段的頗大一段行程時,這種愈來愈不平等的分配,才被認為是非正義的,只有在這個時候,人們才開始從已經過時的事實出發訴諸所謂永恆正義。</p>
#
Lyft
#
thefinebros
#
TwitchPlaysPokemon
2
留言
破土
2016/06/02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東方主義:異國情調化的亞洲投射
<p>東方主義批判則認為,西方思想在他們對亞洲的闡述之中投射了某些觀念,但它們實際上投射的,絕非亞洲的真貌。「東方」總是被建構成與人們所認知的「西方」相反,但我們也可以說,何謂「西方」的觀念同樣在本質上是被建構出來的,既然它被斷定是與人們所認為的「東方」相反。</p>
#
亞洲
#
東方
#
薩依德
喜歡
留言
破土
2016/05/25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到底是誰在怕台獨?(二)
<p>台獨的立場真的有那麼無理取鬧嗎?台灣被國際社會排擠,已經被邊緣化了;因此,台灣亟需一反當前友邦不斷減少趨勢,但就算是留下中華民國的架構,將之本土化,這個趨勢很可能也不會變。相反地,推翻中華民國架構的種種嘗試,讓我們有機會讓一切重新來過,讓台灣重啟與國際社會的關係。</p>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憲法
#
中華民國體制
2
留言
破土
2016/05/25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到底是誰在怕台獨?(一)
<p>近來有許多人高唱台獨已死,必須拋棄。這樣的呼聲並沒有成功,因為種種「超越台獨」的嘗試仍舊沒有超越同樣的基本問題。事實上,各種「超越台獨」的論述,反而只是讓台灣當前的基本問題更加混淆不清。</p>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體制
#
中華民國憲法
2
1
爬格子的雀榕
2018/12/23
1.第二段「我們不必將「中華民國」的憲法架構轉變成為一個現今尚未存在的「台灣共和國」,只是要將「中華民體」的體制本土化而已。」,「中華民體」是「中華民國」吧? 2.「台灣能見度之缺乏」這一節裡,「如果外人只以台灣與中國的相關係當出發點,使得讓「台灣」是「台灣」是這麼困難的事,那麼我們真的有辦法讓人以為「中華民國」只是「台灣」的另一個名字嗎?」的「如果外人只以台灣與中國的相關係當出發點」,是「台灣與中國的相互關係」還是「台灣與中國的相關」?
破土
2016/04/12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臺灣為什麼被看成一個小國?
<p>雖說中國相較於臺灣當然是大國,但我們或許會注意到,中國政府是如何運用地大物博的自我宣稱,將自身的內政與外交正當化。例如,它們說因為臺灣是小國,臺灣就是中國的一部份,無論臺灣人怎麼想,既然臺灣人口遠遠少於中國,少數人的看法就可以直接無視。</p>
#
國家
#
台灣
#
外交
喜歡
留言
破土
2016/03/03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中國「新左派」:介於左派思想與民族主義之間?
<p>「新左派」一詞取自於那些急於將新左派定性為某種紅衛兵狂熱再現的保守派批評者。照那樣說來,「新左派」恐怕會產生誤導,因為中國的新左派是個當代現象,和 1960 年代晚期西方的新左派幾乎毫無關聯。新左派的成員大多是學者,其中很多人都曾出國留學,受到各種西方批判理論影響。新左派與歡迎中國走向資本主義化,呼籲依照美國及西歐強國的路線進行西方式政治改革的「自由派」彼此對立。</p>
#
中國
#
大躍進
#
文化大革命
喜歡
留言
破土
2016/02/23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下的悲劇中國:毛澤東、史達林如何背叛馬克思主義(下)
<p>另一方面,文革理論是相當荒唐的。雖然馬克思從來沒有否認文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但是文化最終還是會被物質、經濟條件影響。所以革命一定要先從物質條件著手,才能影響文化。直接從文化著手,不但會遇到很多永遠爭不完的定義性問題(如什麼是中華文化?什麼是中國人?),更是給不肖份子一個鬥爭別人的理由。紅衛兵大肆破壞所謂「封建」的建築設施,更是錯失了利用這些既有建設來幫助經濟成長的良機。</p>
#
中國
#
共產黨
#
勞動波拿巴主義者
1
留言
破土
2016/02/01
發佈於
破土線上雜誌—論述台灣分析亞太的激進新觀點
阿進教你馬克思:史達林、毛澤東如何背叛馬克思主義?(上)
<p>托洛茨基的「勞動波拿巴主義」概念,其實是從一個宏觀的角度描述史達林和毛澤東的崛起(當然每個案例不完全相同,但是還是相當相似的)。史毛兩人自己又分別在理論、實踐上因一己之私,嚴重的曲解了馬克思主義,造成了無數歷史悲劇和對世界左派巨大的打擊。</p>
#
一國社會主義
#
共產主義
#
俄國勞動階級革命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