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之旅:重溫鐵道風情與SL31賞楓列車的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10月12日樟腦寮路段發生地滑坍方以來,歷經近16年的修復與改建,終於在2024年7月6日全線恢復通車營業。為了替通車活動暖身,林鐵及文資處在通車前的週年紀念日推出三年五票活動,讓鐵道迷在收集懷舊感十足的名片式車票的同時,還預約了通車後可以搭乘一趟嘉義到阿里山的火車。我也終於在年底找到得以兌現嘉義到阿里山旅程的機會,這次還順便搭上SL31賞楓列車開行的日子。

塔山夕照和雲海並稱為阿里山的五奇,如今終於可以搭乘阿里山林鐵本線來親近這些奇景

塔山夕照和雲海並稱為阿里山的五奇,如今終於可以搭乘阿里山林鐵本線來親近這些奇景

阿里山林鐵全通‧未來實現

專車緩緩駛入嘉義站的月台

專車緩緩駛入嘉義站的月台

根據林鐵及文資處公布的兌現辦法,持有未來車票和三年五票的乘客可以選擇搭乘2024年10月29日、11月13日、12月17日或2025年1月15日的中興號專開列車,行前到專屬網頁上填寫資料,開車前集合時間帶著車票到場即可。由於12月17日正好遇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行SL31賞楓專車的日子,我和幾個鐵道社團的朋友不約而同地都選在這天上山。這天專車共有16位乘客再加上一組外國Youtuber團隊,客車共出動3輛,其中2輛是長條椅的中興號客車。行程表定上午8:30出發,途中僅停靠奮起湖上便當,以及第一分道交會下山的8次阿里山號列車,並在13:04抵達終點阿里山。

林鐵發行的三年五票終於得以兌現!但有一組票好像有點奇怪?

林鐵發行的三年五票終於得以兌現!但有一組票好像有點奇怪?

晴空萬里,遠方的山頭也清晰

晴空萬里,遠方的山頭也清晰

列車稍微延誤了十多分鐘才從嘉義出發,一路上經過時常去拍照的鳳梨田、鹿麻產的菸葉田,平原與丘陵景觀交錯。過了竹崎之後,列車向著獨立山螺旋線攀爬,沿著分隔牛稠溪和清水溪的分水嶺而行,天清氣朗的天氣讓遠方的嘉義市區和不時從森林縫隙中探出頭的山頭都看得一清二楚。

小時候的我並沒有搭火車上阿里山的記憶,只有參加天文館舉辦的寒假天文營時在二萬平餐廳有過匆匆一瞥的經驗。就算是在那之後年紀稍長,16年的時間對我來說也久到完全沒有阿里山火車可以從嘉義直抵阿里山的印象。(甚至因為2024年的體感時間實在太長,都快忘記林鐵是在2024年恢復通車)搭乘里程最長的紀錄一直只到十字路而已。這次終於可以經由新開鑿的42號隧道穿過百年地理難關的屏遮那大崩壁,再次來到火車社31週年社慶大會舉辦地的第一分道。不過和我們在第一分道交會的列車已經不是當年的深綠色祝山線客車,而是米白色的阿里山號,這才感受到曾經無人聞問的鐵道又活了過來。

意料之外的「特別服務」

然而,此行最大的敗筆是看似好心提供沿途導覽服務,實則超級雞婆的老嫗志工。整趟旅程列車並沒有配合在特殊的觀景點慢行,許多窗外的觀賞目標往往一閃即逝,但老嫗志工導覽時卻常常沒有事先預告,目標就已經消失在車窗中。導覽時也讓人搞不清楚重點在哪裡,例如經過車庫園區,老嫗志工看到什麼車就點名,但標的一下子就消失在車窗,第一次來的人根本不知道在講哪輛車。這情況到了常常有林木遮蔽的山區路段更嚴重,點了一堆的山名,但最佳觀景點一通過之後想拍也不知道怎麼拍,也不知道在說哪座山。

意料之外的特別服務讓整趟旅行的好心情大打折扣

意料之外的特別服務讓整趟旅行的好心情大打折扣

神奇的是老嫗志工明明站在第一節車廂,卻沒有時時確認前方展望,根本連列車現在開到哪裡都不知道。例如途經嘉義縣市交界的平交道時,該老嫗志工居然問乘客「有沒有感覺在上山」,但曾騎車經過那座平交道就知道那裡是該段路線的最高點,接著是下坡到灣橋和鹿麻產,根本不會感覺到正在上山。

沒料就算了,這個老嫗志工又很愛講。根據同行學弟的統計,車到獨立山之前老嫗志工導覽口說停頓時間最長只有「35秒」!完全沒有要給乘客空白時間的意思。沒景物好講的時候,老嫗志工就會開始從檜木扯到台灣杉,再扯到傳統領域根本不在阿里山附近的魯凱族,或是預告少說十分鐘,甚至一個多小時後才會看到的車窗景,然後到了之後又一閃即逝並再重複一次一樣沒料的內容。列車暫停奮起湖送上便當的時候,有感覺到車長委婉地請老嫗志工也先吃飯休息一下,但老嫗志工完全不領情,繼續劈哩啪啦地停不下來一直講,就算逃到後面的車廂也沒用,因為擴音是全列車放送。

後來林鐵及文資處透過中間人向我致歉,並輾轉得知是因為我搭乘的這一趟車有和某政府單位合作的外國Youtuber團隊同行,所以才有四趟未來專車裡唯一一趟的「特別服務」。不過找來這種毫無重點、不眠不休的疲勞式轟炸老嫗志工導覽,恐怕外國觀眾看到的不是從嘉義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山景,也不是百年前克服地理限制的鐵路,而是台灣特產喋喋不休的老嫗吧。

SL31賞楓列車再相遇

林鐵及文資處成立之後不久,自2020年起舉辦的SL賞楓列車已成為每年的定番。今年的主題「楓光旖旎」行程搭配改建完成的祝山車站、對高岳及沼平公園,由SL31號蒸汽機車牽引檜木車廂,帶著遊客體驗林業鐵道與阿里山的生態之美。

驚險趕上的一枚!

驚險趕上的一枚!

本來算算步行時間應該可以勉強趕上對高岳的開車時間,但因為搭火車上山得在阿里山車站購買森林遊樂區的入園門票,而售票員居然是用手寫統一發票的方式開票,因此延誤了不少時間。於是,我和學弟一行人決定到塔山步道上的跨鐵道天橋上等候回程的蒸汽機車專列。儘管抵達時間綽綽有餘,攝影器材也準備就緒,但沒想到就在火車剛彎過遠方的彎道之際,我的相機居然沒電了!好在火車行駛速度夠慢,更換電池之後還是成功捕捉到蒸汽機車穿梭森林間的畫面。

賞楓專列在大約下午14點半抵達沼平車站,接著就讓乘客跟著導覽員到沼平公園遊覽。火車經轉線後放在第二股道,等到下午16:10左右才會發車回到阿里山車站。早上上山時還是相當晴朗的藍天,我們回到沼平時天空卻成一片白牆,甚至不時有雲霧飄散下來干擾我們的拍攝。但就在我們在鐵路邊與剛才上山同行的鐵道迷交流的過程中,回程列車調車轉線的時間也很快地就到了。沒想到這時天空突然放晴,日落的黃金光照亮了火車和一旁的紅葉樹林,為這趟旅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探訪時間:2024.12.
完稿時間:2025.2.

avatar-img
44會員
184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中斷至今已經15年,期間還遭遇八八風災(2009年)與杜鵑颱風(2015年),讓路線全通的希望一再破滅。讓路線全通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前述的後兩次風災中一再發生大坍方的屏遮那前後路段。趁著上山拍火車的機會,場長走訪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頗為神秘的屏遮那車站,記錄下今日的現況。
位於塔山東側的塔山裏線有著許多神秘傳說,有人說裏頭埋藏著黃金,也有人說藏著阿里山林鐵下落不明的蒸汽火車。藉著阿里山林鐵處舉辦《再建祝山─祝山車站改建紀念活動》的機會,時光土場與長期合作夥伴《鐵道情報》便一同上山進行踏查,接下來就跟著場長的腳步一揭阿里山林鐵廢棄路線的神秘面紗。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中斷至今已經15年,期間還遭遇八八風災(2009年)與杜鵑颱風(2015年),讓路線全通的希望一再破滅。讓路線全通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前述的後兩次風災中一再發生大坍方的屏遮那前後路段。趁著上山拍火車的機會,場長走訪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頗為神秘的屏遮那車站,記錄下今日的現況。
位於塔山東側的塔山裏線有著許多神秘傳說,有人說裏頭埋藏著黃金,也有人說藏著阿里山林鐵下落不明的蒸汽火車。藉著阿里山林鐵處舉辦《再建祝山─祝山車站改建紀念活動》的機會,時光土場與長期合作夥伴《鐵道情報》便一同上山進行踏查,接下來就跟著場長的腳步一揭阿里山林鐵廢棄路線的神秘面紗。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好行東部6條路線電子票券免費搭乘活動,來一場深度的臺東之旅吧!從新竹出發,透過火車與臺灣好行路線遊臺東,探索玉里火車站、石梯坪、北迴歸線、金剛大道及金剛好事館,還買到限定乖乖,超好吃~~。
Thumbnail
由新營糖廠轉型而來的新營鐵道文化園區因軌道改善而停駛多年之後,終於在今年2月3日自新營中興站復駛至柳營火燒店。以短小的單行車之姿行駛的藍色內燃機客車勝利號,在社群推波助瀾下更成為新營鐵道的新招牌。藉著鐵道復駛的契機,我將使用公共自行車尋找勝利號的拍攝景點,以及實地踏查糖鐵第一條載客路線的現貌。
Thumbnail
已是仲夏六月,來三義不是賞桐花、看木雕,而是想騎一趟舊山線鐵道+水庫之旅,早上五點半從板橋搭車,到達三義車站已是上午七點半了,天氣晴朗、微風是個騎車的好天氣!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集合很多的幸運的斯里蘭卡高山線火車之旅,從搭乘康提到努沃勒埃利耶的城際列車,準時出發又遇上好天氣和茶園翠綠,搭乘遊客少車廂乾淨舒適,遊走各車廂和體驗「外掛」火車。
Thumbnail
臺鐵藍皮解憂號提供獨特的鐵道旅行體驗,隨著介紹車廂裝潢和沿途景點,搭乘者可以享受多日行程或單程旅程。穿越山脈回鄉的過程中,沉浸在火車運轉聲中,零距離感受海潮氣息,欣賞海岸線美景。 行程提供部落走讀、美食小點心,讓旅程更加豐富有趣。以及獨家車站體驗,高CP值的鐵路小旅行體驗。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好行東部6條路線電子票券免費搭乘活動,來一場深度的臺東之旅吧!從新竹出發,透過火車與臺灣好行路線遊臺東,探索玉里火車站、石梯坪、北迴歸線、金剛大道及金剛好事館,還買到限定乖乖,超好吃~~。
Thumbnail
由新營糖廠轉型而來的新營鐵道文化園區因軌道改善而停駛多年之後,終於在今年2月3日自新營中興站復駛至柳營火燒店。以短小的單行車之姿行駛的藍色內燃機客車勝利號,在社群推波助瀾下更成為新營鐵道的新招牌。藉著鐵道復駛的契機,我將使用公共自行車尋找勝利號的拍攝景點,以及實地踏查糖鐵第一條載客路線的現貌。
Thumbnail
已是仲夏六月,來三義不是賞桐花、看木雕,而是想騎一趟舊山線鐵道+水庫之旅,早上五點半從板橋搭車,到達三義車站已是上午七點半了,天氣晴朗、微風是個騎車的好天氣!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集合很多的幸運的斯里蘭卡高山線火車之旅,從搭乘康提到努沃勒埃利耶的城際列車,準時出發又遇上好天氣和茶園翠綠,搭乘遊客少車廂乾淨舒適,遊走各車廂和體驗「外掛」火車。
Thumbnail
臺鐵藍皮解憂號提供獨特的鐵道旅行體驗,隨著介紹車廂裝潢和沿途景點,搭乘者可以享受多日行程或單程旅程。穿越山脈回鄉的過程中,沉浸在火車運轉聲中,零距離感受海潮氣息,欣賞海岸線美景。 行程提供部落走讀、美食小點心,讓旅程更加豐富有趣。以及獨家車站體驗,高CP值的鐵路小旅行體驗。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