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會委屈自己了!解構解決問題的3種思維模式,以及臺灣人必須覺醒的時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解決問題的方向,我簡單分為三種:

A改變自己(檢討自己→改變/委屈自己→配合對方)
B改變對方(表達自我、請求/命令對方→對方配合)
C求助外部(請託他人、依循法律)

這三種同樣重要。


一、

在權威環境長大的人,常常只會A的思維模式,因為他們從小學到的就是BC無效(沒有發言權、求助只會招來的批判),然而一個人若只會A,很容易被軟土深掘、被擅長B的操控、離不開家暴(他打我一定是我不好)。這類人要停止內耗,只能遠離人群,甚至結束生命——因為已經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再怎麼努力了,因為自己對父母家人來說已無可救藥,因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垃圾。

這類人,一定要學會B和C,才能正常生活、找回自己。

以我自己為例子:我上半輩子只會A,努力練B和C。以被房東趕的例子來說,我情急之下只會A,是家人提醒我有簽約,房東不能隨便趕我走,這就是C。後來房東要漲房租,我試圖B,請他延後幾個月,結果他雖然沒延後,但把漲幅折半,也算是我B成功。


二、

「關係」也一樣,正常的、能持續的關係,最好ABC都有:可以雙向溝通、AB互相,不會只有單方面的改變或付出,同時還要有C法律的保障。不管是婚姻關係、人際往來,還是工作都一樣。

越小的公司越需要暢通無礙的溝通,即便是大公司,無法直接對老闆,中間也會有主管,主管的部分職責就是擔任上下溝通的橋樑。

最近較熟為人知的例子就是麥當勞事件。


三、

說來,現在大家都對「檢討受害者」有較高的警覺心了吧?發生事件,大家會知道是加害者的錯,會小心不要落入檢討受害者的情況。

然而,現在面對中國,還是很多人習慣A:我們乖乖配合就好,是我們不該去挑釁他們、不夠聽話。

真正有效處理問題的方式,絕對不是一路A退讓到底(認為「不可能改變對方、撼動局勢」也是A的想法),而是要適時B表達自己的訴求、阻止對方一再進犯。必要時,也可以運用C。

只是長輩活在威權時代太久了,我們受到的又是威權教育,一時很難跳脫單向思維(指:「黨國威壓長輩、長輩威壓子女,只能服從,沒有逆向可能」),我們必須學會思考(而不是一昧聽從配合),要勇於表態,才能活出自我——走自己的路,才會有更好、更長遠的未來。

「勇敢、自信、向前行」是新台灣人的精神指標。

習慣服從、害怕發聲的台灣人,現在就是表達自我意志的好機會:


拒絕再被威權思想綁架、拒絕中共的惡意操弄、拒絕各種威逼利誘侵犯

——簽下罷免連署書,改變惡質國會,是我們自救自立的第一步!


台灣加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巷弄裡的雪花
54會員
330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巷弄裡的雪花的其他內容
2024/08/10
雖然我跟楓雨早就相識,但他成為千魚招牌作家不是因為我,相反地,他比我還早進千魚,是我們千魚第一位簽進的作家。這就要說回他這個人本身。認識他的人都知道,楓雨是一個......
Thumbnail
2024/08/10
雖然我跟楓雨早就相識,但他成為千魚招牌作家不是因為我,相反地,他比我還早進千魚,是我們千魚第一位簽進的作家。這就要說回他這個人本身。認識他的人都知道,楓雨是一個......
Thumbnail
2024/04/08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2024/04/08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2024/02/19
「永遠不會死去的我」邂逅「每日都在死去的她」,這種衝突設定本身就很吸引人,翻開閱讀的感覺也像打開酒瓶:先是香氣襲人,入口微微的苦澀刺激,只適合慢慢品嘗,雖然喝到後來好像怕太苦似地加入果汁調味,但是已經涉入太深的人還是會被後座力影響。如此以結果來論,可以說是治癒系,也可以說是致鬱系......
Thumbnail
2024/02/19
「永遠不會死去的我」邂逅「每日都在死去的她」,這種衝突設定本身就很吸引人,翻開閱讀的感覺也像打開酒瓶:先是香氣襲人,入口微微的苦澀刺激,只適合慢慢品嘗,雖然喝到後來好像怕太苦似地加入果汁調味,但是已經涉入太深的人還是會被後座力影響。如此以結果來論,可以說是治癒系,也可以說是致鬱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如何通過溝通、合作和求助來勝出。內容涉及自我認知、社會互動和麵對認同議題的挑戰。文章提出了改進建議,涉及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培養同理心、鼓勵批判性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和接受不完美等方面。最後,鼓勵讀者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連結來加速生命整題質量的提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如何通過溝通、合作和求助來勝出。內容涉及自我認知、社會互動和麵對認同議題的挑戰。文章提出了改進建議,涉及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培養同理心、鼓勵批判性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和接受不完美等方面。最後,鼓勵讀者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連結來加速生命整題質量的提升。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關係中學習到的四個步驟,幫助她不再委屈自己,並且勇敢表達感受與界限的經驗。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關係中學習到的四個步驟,幫助她不再委屈自己,並且勇敢表達感受與界限的經驗。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而這些誤會,最終導致關係的疏離或破裂。文章分享⁣面對關係中的受傷,如何運用三步驟帶自己走出來~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而這些誤會,最終導致關係的疏離或破裂。文章分享⁣面對關係中的受傷,如何運用三步驟帶自己走出來~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