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界線

含有「建立界線」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探討家庭與人際關係中界限設定的困境,如何在愛與責任、付出與期待間取得平衡,並在痛苦中選擇與自己和解。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9/03
舊時鼓勵做人要認份 我其實很贊同 盡本份就是很正確的人際互動 雖然家庭 伴侶 手足 更遠的表親甚至姻親等都和一般職場或第六倫的關係不同 封建制度以降 最少也提倡:溫良恭儉讓。對家人親戚可能被要求更需忍受和付出 為的是“求全”的觀念 這不能說嘴對錯 畢竟家族的周全和共同利益是捆綁在一起自是重於對外人的層次。 因為愛而要求異於常理又被情感裹脅就是所謂“情勒” 這個詞近來才出現 但早在封建制度時代行之有年了。 我對適當的自私很贊同 就像婚姻是兩個人的自私 不光是感情 性生活和財務要兩個人共同協力分享 對屋子外的應對只需合乎禮節 對親友盡些道義就是人情世故兼顧的好人了。
在課堂上遇到學生言語批評,教學者該如何優雅應對、維持尊嚴又不失教化?本文整理心理動因與六大應對策略,從理解對方、堅守專業、設立界線到運用幽默和後續溝通,協助教學者化挑釁為對話,保護自己也教會學生尊重與理性。
Thumbnail
這篇文,想寫給總是習慣先顧慮他人、討好世界的你── 願你把努力留給自己,而非旁人的期待。
Thumbnail
溫柔話語下,藏著難以察覺的勒索 「我真的很失望。」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充滿理性與克制,沒有大吼大叫,也沒有惡意中傷。 但如果你在聽到這樣的話之後,感到莫名內疚、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那麼,很可能你正遭遇一種隱性卻強大的心理操控——溫柔版情緒勒索。 這種以「失望」為包裝的情緒操控,比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 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都有主張並維持獨立和自主的權利,任何人不能違犯,任何人不能侵擾,否則就會讓當事者覺得不舒服,不自然。可是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有時會因教養(例如孩子跌倒,哭了,家長說男孩子不可以哭喔,次數多了,孩子習得不能將感受表達出來),個性,環境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