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廢退》與被操弄的男性焦慮(一):女孩成績更好?那就為男孩打造新特權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男性廢退》與被操弄的男性焦慮(一):女孩成績更好?那就為男孩打造新特權〉2025-07-16

 

  前陣子,志祺七七的影片介紹了《男性廢退》(Of Boys and Men)這本書,在社群上引起了一小波關於「男性困境」的討論。當時,我也在評論網站上寫了相關議題的文章。我認為這些討論確實是重要的,現代社會中男性的確也有一些需要被看到的困境,但單論這本書,其實我並不推薦。

 

  雖然這本書的作者理查.V.李維(Richard V. Reeves)在許多地方都標舉著自己認為左派與右派的做法都有問題,但這種左右各打五十大板(而且經常是打稻草人、刻意妖魔化進步陣營)的表述方式,恰恰是當前的民粹右派最喜歡的包裝。

 

  而且,相信大家都已經很清楚,高喊「進步派和保守派都有問題」的結果,往往是讓保守派更加得利,因為只要進步派希望的改變不發生,社會的方向就會往保守派想要的不平等現狀繼續滑落。

  

錯誤推論與強化刻板印象的性別本質化

   以書本中的第一個主要議題「教育」來說,作者首先從一些可信度堪慮的「獨家數據」出發(註),搭配其他選擇性引用的研究成果,指出「女學生的學業表現高於男學生」。

 

  然後,他跳躍地將這個數據說成是「教育制度對女性有利」,而刻意地忽略其他可能造成女學生成績比男學生好的原因--譬如社會更加鼓勵男性發展學業以外的活動、更加容許男性「不乖乖當個好學生」等等。

 

  接著,他刻板印象地指出,男孩子本來就較衝動、坐不住,因此學業表現較差。並本質化地稱男性與女性的大腦成長階段不同,男性發展較同齡女性慢,想以此來說明「如果讓男性與同齡女性在學業上競爭對男性是不利的」。

 

  這種本質化與刻板印象化的做法,不只無助於改善男孩處境,更是加劇性別對立、強化人們性別化孩子個人氣質,讓所有小孩的多元發展都更加受限的不合理要求。

 

  再者,他把「男性的學業表現較差」與「職場對女性不利」相提並論,好像兩邊各有吃虧,所以都需要變得更平等。然而,就算男學生的學業表現真的較差,也不是如「同工不同酬」那樣「答對相同數量的題目卻變得低分」,沒有人系統性地剝奪男性在學業上的機會--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男性被斷言更「理性」、更適合做研究,反而是女性的受教權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剝奪。拿這兩者相類比,不只可笑,甚至是可恥的。

  

歸因錯誤之外,解方更是荒謬

   在這一連串錯誤的前提之後,作者提出的解法也相當荒謬。他提議讓所有男孩在學前班多待一年,晚一年進入正式教育。換句話說,他想要讓每一個班級中的男性都比女性大一歲,好讓他們能夠舒適地,比同班女性在課業上取得更好成績。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做法。他想要透過這種方式自幼建立男性的信心,卻沒有想過這會如何在另一面傷害女性的機會。如果真的這麼做了,相當於所有女性被迫在全部的領域中與比自己年長一歲的男性競爭。

 

  不只是學業成績或體育表現,在影響更廣的人際關係、日常互動裡面,這種作法都是在創造一個系統性的「男大女小」社會。無論性別與學業表現的關係是怎樣的,這種政策都絕對不是一個讓事情變公平、讓社會更進步的做法,而完完全全是一種想要為男性重新建立優勢的特權制度。

 

  而且,必須強調的事情是,「受教育」是一種基本權利,但「學業表現好」並不是。如果教育制度有問題,那當然值得批判與調整。但作者李維要求的,是政府需要主動給出系統性的政策,幫男性改善「男孩成績不好的問題」,這就和要求政府幫男性解決找不到伴侶的問題一樣荒謬。完全是在追求特權,而非平權。

 

  在後續的文章裡面,我會進一步舉例說明,本書的作者(及其背後的意識形態)如何有目的地模糊焦點,放大本來不存在的對立。並說明他們所謂「被忽視的男性權益」其實是在抽換概念,那些被建構出來的問題並非真正存在的性別問題,遭遇困難、需要協助的群體也沒有被忽視。



註:他在言談中先以「本以為這些數字很容易查到」、「但奇怪的是,州政府不必根據性別報告結果」暗示政府隱瞞關鍵的性別資訊,再以一種彷彿自己是正義揭露者的姿態說:「事實上,我是在布魯金斯學會弄了一個小型研究計畫才查到的」這種作法,實在很難讓人完全不對他數據的可信程度產生懷疑。無獨有偶,在後續的文章裡面,我們還會再談到他其他啟人疑竇的不公正表達方式。



延伸閱讀:
〈《致未來的男孩們》閱讀筆記:名為「想受到女孩子歡迎」的詛咒〉
〈不要把男孩養成一輩子不懂尊重與愛的巨嬰〉
〈不是堅持要你洗碗,但為什麼你什麼家事都不做?〉
〈「權力不對等」,以及從中誕生的性犯罪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99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對於孩童或較為迷信的人來說,當這些資訊大量出現在網路上時,他們很難一一判斷真偽。其中,這種可能引發恐慌的災難預言尤其危險,長期暴露於這種資訊底下,就好像處於一種時刻有風雨的糟糕氣候,如果被惡意人士瞄準,就有可能進一步受到操控、傷害。
2025/07/04
  對於孩童或較為迷信的人來說,當這些資訊大量出現在網路上時,他們很難一一判斷真偽。其中,這種可能引發恐慌的災難預言尤其危險,長期暴露於這種資訊底下,就好像處於一種時刻有風雨的糟糕氣候,如果被惡意人士瞄準,就有可能進一步受到操控、傷害。
2025/07/02
  對我來說,「盡量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有意思的體驗」和「把決定權留給他們」在這類「自由規劃行程」的課程裡面都是重要的。大人能做的事情是讓我們認為有趣的路變得更好走,但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想走,那就之後再去也不遲!
2025/07/02
  對我來說,「盡量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有意思的體驗」和「把決定權留給他們」在這類「自由規劃行程」的課程裡面都是重要的。大人能做的事情是讓我們認為有趣的路變得更好走,但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想走,那就之後再去也不遲!
2025/06/30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2025/06/30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太田律師指出,日本男性倍數於女性的自殺比率以及更高的過勞死比例,都與這樣的陽剛競爭有關。她認為,這是一種社會在男性身上加諸的詛咒,而這樣的詛咒,甚至在他們還是男孩子時就已經存在。尤其顯著地,首先展現為「受女孩子歡迎的程度」。
Thumbnail
  太田律師指出,日本男性倍數於女性的自殺比率以及更高的過勞死比例,都與這樣的陽剛競爭有關。她認為,這是一種社會在男性身上加諸的詛咒,而這樣的詛咒,甚至在他們還是男孩子時就已經存在。尤其顯著地,首先展現為「受女孩子歡迎的程度」。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正確教導男孩,可以讓他們避免許多和異性相處的衝突,與新時代女孩們順暢交流,而擁有更美滿的感情與人際生活。
Thumbnail
正確教導男孩,可以讓他們避免許多和異性相處的衝突,與新時代女孩們順暢交流,而擁有更美滿的感情與人際生活。
Thumbnail
圖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wacowbei/photos/a.577505089004371/4353676771387165 上圖為去年開學時,本粉專於臉書所發表的作品,後來被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看到,做為第92期第5頁文章的附圖,用來探討這圖文案背後,社會對
Thumbnail
圖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wacowbei/photos/a.577505089004371/4353676771387165 上圖為去年開學時,本粉專於臉書所發表的作品,後來被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看到,做為第92期第5頁文章的附圖,用來探討這圖文案背後,社會對
Thumbnail
  以下摘錄一些個人覺得書中頗有啟發的部分,並略為潤飾,有些則加上自己的體會與看法。 電影裡的旁白,為何一律是男人的聲音。洗髮精廣告多半是長髮妙齡女子,但介紹成分等科學性語言時,卻又出現男性聲音。 站在男性觀點的詞語:英雄所見略同、雄心壯志、雄才大略、事實勝於雄辯、英雄救美、賠了夫人又折兵
Thumbnail
  以下摘錄一些個人覺得書中頗有啟發的部分,並略為潤飾,有些則加上自己的體會與看法。 電影裡的旁白,為何一律是男人的聲音。洗髮精廣告多半是長髮妙齡女子,但介紹成分等科學性語言時,卻又出現男性聲音。 站在男性觀點的詞語:英雄所見略同、雄心壯志、雄才大略、事實勝於雄辯、英雄救美、賠了夫人又折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