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憨吉」的紅肉與黃肉:劑量決定一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小時候常聽到長輩說台灣人的精神是番薯精神,等到長大後發現原來番薯根本不是「台灣囝仔」,甚至也不是來自中國,而是道道地地的「洋貨」的時候,還真的受到了很大的驚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植物)研究新發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76會員
924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原產於南美洲,17世紀先傳入歐洲,再經東南亞傳入中國,這類境外傳入的事物都習慣加上「番」字,不過對岸都叫它西紅杮。 番茄可細分為一萬種以上的品種,顏色除了紅色之外,也有黃、黑、紫、綠等顏色。 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 美國最高法院則在尼克斯訴赫登案中,將番茄歸類為蔬菜,原因是番茄常入
Thumbnail
原產於南美洲,17世紀先傳入歐洲,再經東南亞傳入中國,這類境外傳入的事物都習慣加上「番」字,不過對岸都叫它西紅杮。 番茄可細分為一萬種以上的品種,顏色除了紅色之外,也有黃、黑、紫、綠等顏色。 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 美國最高法院則在尼克斯訴赫登案中,將番茄歸類為蔬菜,原因是番茄常入
Thumbnail
我以為它只是英國蜂蜜醬或醬油膏,但...
Thumbnail
我以為它只是英國蜂蜜醬或醬油膏,但...
Thumbnail
對於番薯,你瞭解多少呢? 你知道番薯其實是道道地地的「外國人」嗎? 你知道很多我們吃的番薯其實有外來基因嗎? 你知道紅肉番薯為什麼是紅肉的嗎? 你知道番薯的塊根要長大,其實竟然還跟「胞壁擴張蛋白」有關嗎? 只能說,番薯真的超有趣的!
Thumbnail
對於番薯,你瞭解多少呢? 你知道番薯其實是道道地地的「外國人」嗎? 你知道很多我們吃的番薯其實有外來基因嗎? 你知道紅肉番薯為什麼是紅肉的嗎? 你知道番薯的塊根要長大,其實竟然還跟「胞壁擴張蛋白」有關嗎? 只能說,番薯真的超有趣的!
Thumbnail
番茄這個發源於中南美洲的水果/蔬菜,因為人類的育種,從只有小番茄這麼大,產生了牛番茄這種大果番茄。但是,從小番茄到大番茄,改變的不只是大小,還有味道。 相信大家都聽過抱怨:番茄越來越難吃啦!影響番茄味道的原因很多,但是有兩個原因,卻完全是人類「自作孽」。 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可以讓番茄又大又甜喔!
Thumbnail
番茄這個發源於中南美洲的水果/蔬菜,因為人類的育種,從只有小番茄這麼大,產生了牛番茄這種大果番茄。但是,從小番茄到大番茄,改變的不只是大小,還有味道。 相信大家都聽過抱怨:番茄越來越難吃啦!影響番茄味道的原因很多,但是有兩個原因,卻完全是人類「自作孽」。 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可以讓番茄又大又甜喔!
Thumbnail
由於馬鈴薯烹飪的多元性及營養價值,在全世界被廣為栽種及食用。目前全世界第一大馬鈴薯生產國是中國,第二大則是印度,兩國的產量合計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馬鈴薯是繼牛奶、小麥和稻米的第四大主食。
Thumbnail
由於馬鈴薯烹飪的多元性及營養價值,在全世界被廣為栽種及食用。目前全世界第一大馬鈴薯生產國是中國,第二大則是印度,兩國的產量合計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馬鈴薯是繼牛奶、小麥和稻米的第四大主食。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美食作家薩瓦蘭說:“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誰” 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 你最愛的食物是什麼? 毛澤東 曾說”能吃辣的人革命性比較強” 寫了超多著名童話故事的 安徒生 最愛吃的東西是奶油XD #原來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美食作家薩瓦蘭說:“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誰” 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 你最愛的食物是什麼? 毛澤東 曾說”能吃辣的人革命性比較強” 寫了超多著名童話故事的 安徒生 最愛吃的東西是奶油XD #原來
Thumbnail
種子是生物文化多樣性具體而微的體現,它蘊含幾億年來生物及文化演化的歷史,也揭示無數生命據以生息的未來。──范達娜‧席娃博士
Thumbnail
種子是生物文化多樣性具體而微的體現,它蘊含幾億年來生物及文化演化的歷史,也揭示無數生命據以生息的未來。──范達娜‧席娃博士
Thumbnail
香草豆莢/香草精/香草醬 看了網路上很多不同烤布丁的文章、影片,烤布丁有放香草籽、香草精、香草醬的成份;然後去甜點材料行,看了一枝香草豆莢約NTD. 160元,又看到香草醬、上面寫著由新鮮香草籽製成,但一罐才NTD. 100多元,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是魔法嗎?
Thumbnail
香草豆莢/香草精/香草醬 看了網路上很多不同烤布丁的文章、影片,烤布丁有放香草籽、香草精、香草醬的成份;然後去甜點材料行,看了一枝香草豆莢約NTD. 160元,又看到香草醬、上面寫著由新鮮香草籽製成,但一罐才NTD. 100多元,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是魔法嗎?
Thumbnail
古老的南美大陸上孕育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傳說在開天闢地渾沌初始,美麗崇高的羽蛇神庫庫爾坎,用這些玉米磨碎並混入自己的寶血,成功的賦與這黑、白、紅、黃四色人種完美的生命
Thumbnail
古老的南美大陸上孕育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傳說在開天闢地渾沌初始,美麗崇高的羽蛇神庫庫爾坎,用這些玉米磨碎並混入自己的寶血,成功的賦與這黑、白、紅、黃四色人種完美的生命
Thumbnail
番茄為眾所皆知的蔬果。16世紀被帶往英國,17世紀剛被引進歐洲時曾被當成食物,但是當時人們所食用是作為迷幻藥物的葉子,科學家不認為果實是可食用的,18世紀中葉前世人因為種種傳說而不敢輕易嘗試,一直到一位法國畫家嘗試之後而廣為流傳。台灣在荷蘭殖民時期,1645年左右曾引進南美野生種,至今……
Thumbnail
番茄為眾所皆知的蔬果。16世紀被帶往英國,17世紀剛被引進歐洲時曾被當成食物,但是當時人們所食用是作為迷幻藥物的葉子,科學家不認為果實是可食用的,18世紀中葉前世人因為種種傳說而不敢輕易嘗試,一直到一位法國畫家嘗試之後而廣為流傳。台灣在荷蘭殖民時期,1645年左右曾引進南美野生種,至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