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焦慮到幸福:PERMA正向心理的五大誤區

從焦慮到幸福:PERMA正向心理的五大誤區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微壓力微習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引言

艾麗是一位技術經理,工作上表現優異,但她總是感到疲憊和焦慮。她告訴自己要保持積極,但卻忘了傾聽自己的心聲;追求效率和投入,卻忽略了休息的重要性。透過她的故事,我們來看看 PERMA 模型中的誤區,學習如何避免幸福陷阱,找到內心的平衡和滿足感。


PERMA 五大要素的誤區與案例啟發

1.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

三大誤區

  1. 「快樂就要無憂無慮」:以為快樂就是要排斥負面情緒,忽略了悲傷和焦慮其實也有它們的價值。
  2. 「只靠外在刺激才能快樂」:認為快樂只能來自物質享受或別人的讚美,忽視了內心的滿足感。
  3. 「保持樂觀就是不需要真實感受」:過度強調要表現積極,結果壓抑了真實的情緒。

艾麗的故事: 艾麗認為技術經理應該保持樂觀,讓團隊看到積極的一面,因此她總是壓抑自己的焦慮和疲憊。然而,她發現這種壓抑導致自己的情緒無法紓解,內心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影響了與團隊的溝通效果。

啟發
接納負面情緒:悲傷和焦慮是內心的提醒,適時接納能幫助找到問題的根源。
探索內在滿足:真正的快樂來自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而非依賴外界。
表達真實情緒:在健康的範圍內表達情緒,能促進自我調節和人際連結。
raw-image


2. 投入(Engagement)

三大誤區

  1. 「只有心流狀態才算真正投入」:忽視日常工作中小專注的價值。
  2. 「投入就等於工作狂」:過度追求效率,忽略休息的必要性。
  3. 失去專注就無法再投入」:一旦分心就認為無法重新開始,陷入沮喪。

艾麗的故事: 艾麗追求高效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認為唯有徹底投入才能保持專業水準。然而,長期的過度投入讓她感到精疲力盡,甚至在重要會議中無法集中精神,導致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啟發
平衡專注與休息:休息是提升長期專注力和效率的必要條件。
接受偶爾分心:分心其實是重新找到方向的機會,而不是失敗的象徵。
重新定義投入:不需要每次都進入心流狀態,專注完成小目標也很有價值。


3. 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三大誤區

  1. 「好關係應該沒有衝突」:認為衝突是威脅,忽視了它其實是成長的機會。
  2. 「親密關係不需要溝通」:以為有默契就不需要溝通,忽略了交流的重要性。
  3. 「維繫關係的努力只需一方」:認為只要一方努力就夠了,忽視了雙方共同付出的重要性。

艾麗的故事: 艾麗避免在團隊中引發任何衝突,總是試圖讓每個人都滿意。然而,這種做法導致團隊內部一些潛在問題被忽視,影響了協作效果。同時,她對團隊成員的關心大多停留在表面,未能建立深入的信任關係。

啟發
善用健康衝突:適當的衝突能促進溝通,幫助問題解決。
深化溝通:即使有默契,主動的溝通仍是增進關係的關鍵。
雙向經營:關係的建立需要雙方共同付出努力,而非單方面承擔。


4. 意義(Meaning)

三大誤區

  1. 「有意義的人生需達成偉大成就」:忽略日常小事的意義感。
  2. 「尋找意義是一次性的任務」:認為意義一旦找到,就不需再探索和調整。
  3. 「意義來自外界賦予」:將意義寄託於他人的認可,而非自我定義。

艾麗的故事: 艾麗認為她的職業價值必須體現在完成重大項目上,而忽略了日常管理中的小成就。當遇到困難或失敗時,她容易感到迷茫,認為自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啟發
重視小事意義:意義不只在偉大的目標裡,也在日常的小事中。
持續探索:意義會隨著人生階段變化,需要我們不斷調整和發掘。
自主定義意義:意義不是由別人給予的,而是由自己創造和珍視的。


5. 成就(Accomplishment)

三大誤區

  1. 「成就只看外在標準」:只看外在的成功,忽視了內在成長和過程中的努力。
  2. 「必須超越他人才能有成就」:以為成功就是超越別人,忽略了自我成長的重要性。
  3. 「成就一旦達成就結束」:以為達成目標就完結,忽略了反思和持續學習。

艾麗的故事: 艾麗以外界的認可作為衡量成就的唯一標準,例如升職或贏得獎項。當她完成一個目標後,便迅速開始追逐下一個,幾乎沒有時間欣賞自己的努力和進步,結果越來越疲憊,缺乏成就感。

啟發
欣賞過程努力:不僅重視結果,更要肯定過程中的付出與成長。
自我進步為核心:成就不在於超越他人,而是看見自己持續的進步。
反思與學習:達成目標後進行反思,能為未來設定更有效的目標。


結語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們常被錯誤的信念所迷惑,忘記了幸福的真諦。幸福不僅是外在的光環和結果,更是內心的平衡與滿足。當我們放下對完美的執著,擁抱生活中的矛盾與挑戰,就會發現,真正的幸福其實蘊藏在那些看似不完美的細節中。

以下是每個 PERMA 要素的一句名言及其說明,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它們的重要性:

  • 正向情緒
    「不要因為害怕跌倒而不敢前行。」 — 泰勒·斯威夫特
    這句話提醒我們,正向情緒並非要我們忽視恐懼或悲傷,而是要勇敢面對並接受這些情緒,因為它們是成長和前進的動力。
  • 投入
    「當你全心投入時,世界會與你同在。」 — 尼克·沃伊契奇
    尼克強調,真正的投入來自內心的熱情和專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夠與周圍的世界達到和諧,實現更高的效率和滿足感。
  • 人際關係
    「人與人之間最美麗的連結,是彼此真誠的理解。」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這句話強調了真誠溝通在建立深厚人際關係中的關鍵作用,只有通過真實的理解,才能建立真正有意義的連結。
  • 意義
    「意義不是被找到的,而是被創造的。」 — 維克多·弗蘭克爾
    弗蘭克爾的觀點指出,意義感是我們主動創造的,而非被動接受。這鼓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尋找和創造自己的價值和目的。
  • 成就
    「成就的真正意義在於過程,而非終點。」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提醒我們,成就不僅僅是達到目標,更在於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成長,這些才是真正持久的成就感來源。


幸福是一段探索的旅程,願我們擁抱不完美,珍惜每一個成長的瞬間。

延伸閱讀:PERMA系列文章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79會員
340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